[新闻简报] 她用Excel骗到1.75亿!连摩根大通都被骗得团团转

一间只存在于Excel表格里的公司,竟然成功骗过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拿下1.75亿美元收购款。你可能以为这只是Netflix剧本,但这不是剧情,这是Charlie Javice(查理・贾维斯)亲手写下的现实故事。

她用一堆假的客户资料,把自家做FAFSA助学申请的平台Frank包装成”超级热卖的产品”,成功吸引华尔街大佬们抢着出价。最后由Jamie Dimon亲自拉起收购大旗,急着出手,结果……成了代价昂贵的教训。

为什么重要

这不只是创业圈又一桩诈骗案,更关系到大企业在高压交易环境下如何做判断、识别风险。从创投圈到大型投行,人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Javice这类操作让我们看到,在FOMO(错失恐惧)主导的市场里,就算是摩根大通这种顶尖团队,也可能陷入”恋爱脑”状态,对风险视而不见。

关键点

  • Charlie Javice(Frank创办人)被判多项诈骗罪名,将于7月26日宣判,预估刑期14至17.5年。
  • Frank声称有400万用户,实际不到30万。Javice还聘请数据科学家伪造资料文件。
  • 2021年9月,JPMorgan以1.75亿美元收购Frank,CEO Jamie Dimon亲自推动交易,因为担心另一家银行先下手。
  • 当时银行拒绝第三方Acxiom提供的反查验证建议,只进行表面检查,错失识破机会。
  • Frank拒绝直接提供用户数据,理由是触犯隐私法,最终JPM妥协接受间接验证。

大局观

Javice固然是诈骗主角,但整起事件真正该被检讨的,是摩根大通内部对风险的判断失灵。这家全球最强的银行之一,在明知资料有疑点的情况下仍选择视而不见。

这反映出一个严重的现实:当交易时间紧迫、上层积极推动时,”先签了再说”就成了唯一选项,验证机制被抛在脑后。

他们怎么说

“你不能凭空捏造客户名单。辩称是JPM自己没查清楚,不算正当防卫。” — Andrew George(白领犯罪律师)

言外之意

说白了,这不是什么高端诈骗,而是标准的”把人性当漏洞”来利用。Javice长得讨喜、背景漂亮,又是Wharton毕业,这些外部包装让人自然降低戒心。这跟Bernie Madoff当年骗掉640亿美元如出一辙。

创业者学到的不是怎么骗,而是怎么被看穿。投资人也该记得,真诚的眼神不代表真实的报表。就像找另一半,别只看外表,要验DNA。

下一步

这类诈骗不会就此结束,反而会进化,尤其在生成式AI和数据伪造技术越来越成熟的今天。接下来企业在收购前,该怎么进行有效尽调?怎么设计流程确保不被表象迷惑?

是否该要求创办人签下更严格的数据真实性声明?或许比起法律条文,更该加强人性直觉的训练:当一个案子”好得太不真实”,那可能真的不是真实。

结语

Javice案不是个案,而是系统性松懈的缩影。真正可怕的不是有人会说谎,而是我们太想相信,然后忘了去验证。

这事给投资人和企业上了一课:别爱上交易,就像谈恋爱一样,爱上那个肯细看细节、不怕验证真相的自己。

《[新闻简报] 她用Excel骗到1.75亿!连摩根大通都被骗得团团转》有1条评论

  1. I really like reading through a post that can make men and women think. Also, thank you for allowing me to comment!

    回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