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你个头,这根本是人力外包假扮智能

2025年,科技圈又一次被打脸,狠狠地。这次不是某个币圈诈骗,也不是元宇宙造梦破灭,而是我们口中那个正在改变世界的AI。你以为只有工程师才会被炒掉?其实投资人也一样容易被骗得一愣一愣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波AI熱浪下,科技公司是如何一边吹牛,一边圈钱,最后炸裂的。

AI正在洗我们的脑

现在讲AI几乎变成了科技公司的通关密语,只要在Pitch Deck上加上“我们是AI驱动”、“人工智能引擎”这种关键词,钱就来了,投资人就点头。有些创业者真的把“AI”当成万能钥匙,反正没人真的懂他们在说什么。就像以前大家都说“区块链革命”,但你问他比特币钱包地址怎么转账,十之八九支支吾吾。

这几年不少号称用AI的公司,实际上根本没有多少AI成分。有的是拿传统的流程自动化硬凹成AI,有的则更离谱,直接找人工来扮演AI的角色。像是那个爆掉的Builder.ai,后来改名叫Engineer.ai。这个团队当初打着“用AI帮你自动打造App”的口号四处融资,听起来是不是很像“只要说句话,App自己就做好”?

拿人冒充AI,骗的是信任

Builder.ai这个案子最精彩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早在ChatGPT红之前就开始布局了,一开始只是个普通的开发外包公司。后来他们发现,软体开发接案这件事很难吸引VC的钱,就干脆把自己重新包装成“AI平台”,还推出了一个叫Natasha的“AI助手”,说得好像你下个订单,她就能帮你自动生成App一样。

实际呢?很多功能根本不是AI做的,是人力在后面手工敲出来的。他们自己都吹嘘有3万多个工程师在“网络中待命”,这不是AI,这是人海战术。最扯的是,他们的销售人员讲得天花乱坠,说什么“我们的AI能估价、规划开发流程”,最后被媒体踢爆其实是用传统软件+人工决策完成的,压根儿没啥智能可言。

数字游戏才是终极魔术

你可能会想,哎,这么明显的假AI怎么还有人投?问题就在于,只要数字好看,就没人深挖。Builder.ai拿到的融资不只一次,什么A轮、D轮一路往上爬,连微软都参与投资,最后估值干到10亿美元变成独角兽。

但财务数字是可以编的啊。他们对外宣称2024年的营收是2.2亿美元,实际呢?后来被查出来只有5500万美元,差了快4倍。这不叫“乐观预期”,这叫诈欺了好吗?而且更讽刺的是,负责审计的会计师和创办人还有过去的工作关系……有够黑。

不只他们在演戏:大型科技公司也在装

别以为这种事只有新创公司才干得出来,大公司也一样在演,只是演得比较精致。例如Amazon Go(亚马逊无人超市)这个概念你肯定听过,说是你走进店里拿了东西就可以“直接走人”,AI系统自动扣款。

听起来像极了未来超市对吧?但后来的调查指出,Amazon其实有上千名印度的后台作业人员在“人工复核这些交易”。你没看错,就是你买个三明治,背后有个印度哥在帮你点头过账。Amazon的说法是“我们在训练AI”,但你训练个五年还在复核70%的交易,这AI也太菜了。

再看看Duolingo。他们CEO放话说课程未来会以AI为主,不再靠真人老师。结果社群爆炸,说他们不尊重员工、抛弃语言专家。但从商业角度看,这其实很合理,毕竟你要扩张,AI比真人便宜太多。只是CEO太不会讲话,把合理的转型说成“我们要淘汰人类”,当然挨骂。

投资人到底在想什么?

讲真的,有些投资人根本不在意技术逻辑,只在意有没有“风口”。ChatGPT出来以后,AI变成最火热的buzzword。你说你在搞AI,我就投。什么是AI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不能错过下一波Google或特斯拉。

这就像以前大家争抢区块链项目、元宇宙概念,现在轮到AI登场。问题是,真正懂AI的工程师其实少之又少,大多数创投自己也搞不清楚LLM(大型语言模型)是什么东西,只知道它会写字、能画图,然后就兴奋了。

创业者该怎么活下来?

身为一个有点年纪的创业者,说真的我很理解为什么会有人想要“假装AI”。因为你不装,钱就不会来。市场不是奖励认真开发产品的公司,是奖励会说故事、会包装、有办法在一堆pitch里面脱颖而出的团队。

你不信?想想Theranos。创办人伊莉莎白(Elizabeth Holmes)当初也是满腔热血要“改变世界的验血技术”,但技术做不出来,故事讲得太大,最后只能继续演下去,直到整个骗局崩溃。

不是每个人都一开始就想骗,有些人可能只是“再撑一下,再来一轮融资”,然后就陷进去了。

小结:不要再盲信“AI”三个字

如果你是创业者,不要觉得“说AI”是一种作弊。问题不是你用了AI,而是你有没有真的理解它在解决什么问题。如果只是为了融资讲得头头是道,那最后也只能是自掘坟墓。

如果你是投资人,也别只看Buzzword。你投的是人,不是术语。问清楚技术细节、看穿包装的能力,比多会点头重要一百倍。

这波AI泡沫还没破,但很多水分已经开始露馅了。未来肯定还有更多“Natasha”、“无人工超市”继续登场。你是要当下一个傻眼的投资人,还是那个看穿骗局的人?自己决定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