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会不会跌破400美元?亏钱还是赚疯,看这一招就够了!

特斯拉股价会不会跌破400美元?这大概是最近许多投资者茶余饭后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对于特斯拉死忠粉来说,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跌还是不跌”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战略思考和战术分析的投资哲学课题。

长期投资者的视角

如果你问一个坚定的特斯拉多头为什么看好这家公司,他可能会滔滔不绝地给你讲特斯拉如何领导电动车市场、机器人研发和自动驾驶技术的故事。长远来看,特斯拉的核心业务通过稳定的盈利为创新研发提供资金支持,从而在机器人、全自动驾驶和新能源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2030年的股价预测高达1万美元以上,年化收益率80%听上去确实有点疯狂,但这正是特斯拉忠实粉丝的信念核心。

可问题是,长期的乐观能否让你在短期内保持冷静?毕竟,我们不可能忽略市场的短期波动。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的不仅仅是信念,还需要策略。

短期战术:在震荡中寻找机会

最近,特斯拉股价在420至480美元之间来回震荡。这个区间看似无聊,但对于懂得操作的投资者来说,这却是个能赚“快钱”的好机会。。。。 继续阅读

特斯拉:高目标价与隐忧并存,散户如何借力机构视角

华尔街总是有些人能引起股民的注意,而Gary Black绝对是其中的“红人”。他不仅管理着FEND基金,还频繁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对特斯拉(TSLA)的看法,堪称“死多头代表”。他最近给出的目标价744美元,更是引发了投资圈的一片热议。不过,他的观点真的值得我们盲目追随吗?今天就来好好聊聊他那份细致到有点吓人的分析,以及散户如何利用这些信息薅机构的羊毛。

机构的稳健与不稳健

先说Gary的FEND基金表现吧,过去三年的收益略逊于标普500指数,但比那些激进型基金稳得多,比如ARKK的亏损达到了39.2%,而FEND还涨了4.3%。这个成绩看起来不错,但问题是,特斯拉作为其第三大持仓,最近涨幅惊人,基金的收益却只温和增长。Gary自己也承认,他没对特斯拉更大胆加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7500美元税收优惠可能取消的风险,二是紧凑型新车型的不确定性。你说他保守吧,也不完全错,但对于机构资金来说,稳健就是核心诉求。。。。 继续阅读

以太坊2025年展望:ETH会是下一个「逆袭之王」吗?

2024年,以太坊的表现可以说是「高不成低不就」。虽然价格涨了点,市场却没有像过去那样热血沸腾。然而,有些事情就是这么神奇,越是不起眼的时候,越可能在转角给你来个惊喜。以太坊,这个曾经加密世界的王者,如今俨然一副「弹簧被压到极限」的状态,2025年是否会迎来大爆发,真让人想好好盘一盘。

以太坊的核心驱动力:趋势与潜力并存

以太坊未来的看点可以从几个关键词出发:技术升级、政策红利、市场趋势。这些东西看似无聊,但组合起来就是让市场动荡的那根导火索。

技术升级:Pectra与Layer2的革命

很多人听到技术升级这类话题可能就打哈欠了,觉得跟自己没啥关系。其实大错特错。以太坊的Pectra升级就像一场网络大扫除,不仅让网络更快、更便宜,还会减少那些耗资源的验证者数量。这意味着未来的以太坊体验会更流畅。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这些变化就是两个字:利好。

而Layer2解决方案,比如最近火起来的Hyperliquid,也正在让去中心化协议跟中心化交易所竞争。这可不是「雷声大雨点小」的假象,而是真刀真枪地提高用户体验和使用率。。。。 继续阅读

苹果要破4万亿市值了,你手里的股票还好吗?

苹果,市值即将突破4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已经大到有点难以想象。如果你拿现在的股价乘一下公司的股份总数,结果就是这么离谱。但问题来了,苹果的成长到底还有没有天花板?还是说,这家公司真的要让华尔街重新定义“全球最赚钱的企业”?

AI的力量:市场还在低估?

说到苹果的未来,不可能不提AI。很多人可能觉得苹果的AI动作不像微软、英伟达那么猛,但这才是苹果的套路。它不说,但一直在干,比如最近的“Apple Intelligence”。有分析师说,这一块的潜力还没被市场完全意识到。什么潜力呢?苹果正在开发的那些基于AI的应用程序,有望催生一个全新的数十亿美金服务收入流。这听起来好像很玄乎,但别忘了,苹果做硬件起家,软硬件结合才是它的杀手锏。你想想,当AI深入到iPhone、Mac甚至Apple Watch时,用户体验会不会直接起飞?

iPhone升级周期:不止是换个壳

再来说说iPhone。每次一出新款,总有人吐槽“没啥变化”,但股价却年年新高。原因很简单,苹果已经不只是卖手机,它卖的是整个生态系统。比如,这次AI技术的融入,不仅能提升产品本身的吸引力,还会鼓励消费者更频繁地升级设备。过去你可能三年才换一次手机,现在可能两年就忍不住换了。尤其在中国和美国这些市场,苹果依旧是最强的品牌号召力。。。。 继续阅读

美国CEO离职潮:当老板也不好当?

今年,美国上市公司的CEO像秋天的树叶一样“飘落”。你没听错,327位CEO选择了告别他们的宝座,这可是创下了历史新高。这不是一个“老板不干了”的简单故事,而是一场复杂的大戏,每一个离职背后都藏着让人拍案惊奇的故事和深刻的经济逻辑。

在我们一边喝咖啡、一边抱怨老板不放假时,这些年薪数千万美元的CEO们也没闲着。他们的离职,可能比你辞职还要多一份戏剧性。

离职背后的多重因素

业绩不佳,压力山大

要是公司表现不佳,CEO的日子也不好过。比如英特尔的帕特·格尔辛格,本来以救世主身份上任,但扭亏计划没见效,最后只能“体面地”选择辞职。这种情况就像你家楼下的餐馆老板,半年不开张,最后只能关门大吉。

波音的CEO同样难逃业绩压力。这家公司不是第一次因为安全问题上新闻,今年更是出现了飞机部件在半空中掉落的事故。这种情况换做任何一个CEO,也只能“提前退休”。

贸易战与政策不确定性

美国的政策变化,也是CEO离职的一个重要推手。关税、贸易战给全球供应链带来巨大压力,很多CEO看不到解决方案,只能选择“跳船”。毕竟,谁都不想在一个随时可能沉没的船上浪费时间。。。。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2024年新加坡如何领先香港,成为加密货币枢纽?

新加坡和香港,一个是稳扎稳打的“优等生”,一个是政策严格的“学霸”。当加密货币这个“未来科技风口”砸在两地头上时,谁能抓住机会,成为亚洲的数字资产中心?2024年的种种动态,给了我们不少答案。

为什么这场竞赛重要?

加密货币不仅是炒币玩家的游戏,更是未来金融和技术的结合点。谁能抢先布局,就能吸引企业、资本和创新者。对新加坡和香港来说,这不仅是为了“风口”,更是为区域金融地位争一口气。

关键点

  • 新加坡发力:2024年,新加坡共发放13张加密货币牌照,比前一年多一倍,涵盖OKX、Upbit等顶级交易所,还有Anchorage、BitGo这样的全球玩家。
  • 香港慢热:相较之下,香港审批进度缓慢,截至年底只完全批准了7个平台,多数还带限制条件。OKX和Bybit甚至直接撤销了申请。
  • 政策差异:新加坡更灵活,鼓励创新,适合初创企业。而香港的严格规则,比如只允许交易比特币和以太坊,让企业“跑得心累”。
  • 区块链应用:新加坡通过Project
。。。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新加坡人柔佛购房陷阱:买的不是房,是租约?

最近,一场跨国房产纠纷让不少新加坡买家头疼不已。一些人发现,他们辛辛苦苦买下的马来西亚房产,产权竟然不属于自己,而是落入了所谓的“私人租赁计划”(PLS)。这起事件不仅曝光了海外投资中的法律盲点,也敲响了新加坡人投资的警钟。

为什么重要

房产是很多人的“终极投资品”,既是资产配置的保障,也是未来生活的依托。然而,当你以为买了“家”,实际却租了“房”,这就不是小问题了。尤其是跨国投资,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和法律差异都可能让你成为规则的牺牲品。

关键点

  • 私人租赁计划(PLS):这种模式让买家享有99年的租赁权,但产权归开发商所有。买家在出售或出租房产时需要开发商批准。
  • 合同细节模糊:许多买家签署的销售合同(SPA)看似标准,但未明确提到PLS的限制性条款。
  • 法律争议:目前,至少80名新加坡买家对开发商提起诉讼,希望将租赁权更改为完整产权。
  • 市场反应:2024年柔佛房产价格上涨近30%,但这种纠纷可能对投资者信心造成影响。
。。。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美联储降息背后的玄机:比特币涨势预示了什么?

昨晚的平安夜,比特币像是提前收到了圣诞老人的祝福,从晚间开始疯狂拉涨,一度突破 99,480 美元。投资者在这个不平静的夜晚看着加密市场红彤彤的K线图,大概心跳比跨年倒数还快。不过,这次上涨的背后,是简单的情绪波动,还是暗藏了某些新的趋势信号?

为什么重要

比特币价格近期的波动,不仅仅关乎投资者的盈亏,更可能预示着市场对于美联储降息预期的重新定价。投资研究机构 BCA Research 的分析显示,2024 年美联储的降息幅度可能超出市场预期,而这对于风险资产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

关键点

  • 比特币大涨 5%:从昨晚 20:45 开始,比特币一波急涨,最高触及 99,480 美元,现报 98,405 美元。以太坊突破 3,500 美元,其他主流币种也普遍跟涨。
  • 美联储政策调整:12 月 19 日,美联储如期降息 1 码,并暗示明年仅会降息两次,幅度低于此前预期。
  • 通胀数据向好:11 月 PCE 数据全面低于市场预期,核心通胀指标显示 2025 年初通胀可能提前达到目标值。
。。。 继续阅读

S&P 500 到 15,000?别以为是天方夜谭

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 S&P 500 指数能涨到 15,000 点?听起来像是瞎吹牛,对吧?但是,这个预测不是我随便编的,而是出自 Fundstrat 的汤姆·李之口。这哥们一向以超级乐观闻名,说话从来不怕被打脸。对我来说,乐观派的声音在市场上挺稀缺的,尤其是在一片唱空的氛围中,他的声音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所以问题来了:如果 S&P 500 到了 15,000 点,那跟咱们普通投资者有什么关系?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有点疯狂但也挺有意思的预测,以及它背后值得关注的逻辑。

预测背后的逻辑:AI 和年轻人的力量

汤姆·李认为,到 2030 年,S&P 500 指数能涨到 15,000 点,主要靠两股力量推动:Z 世代和人工智能(AI)。

Z 世代,也就是咱们俗称的“后浪”,这些年轻人不仅习惯于用数字化工具赚钱,还特别热衷于投资。尤其是现在各种零佣金交易平台,简直像是为他们量身打造的。年轻人的投资热情不仅给市场带来了活力,还可能推动长期资本的持续流入。。。。 继续阅读

制造业衰退、电动车夹击,德国企业能撑多久?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德国经济现状,那就是”内忧外患,举步维艰”。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能源危机到结构性转型,德国经济就像一台老旧的柴油车,正在冒着黑烟艰难前行。作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德国曾经是全球工业制造的标杆,如今却频频爆出坏消息。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我们来拆解这个问题。

制造业:优势变成负担

先从制造业说起,这是德国经济的核心,贡献了约20%的经济产出。然而,这块曾经的”金字招牌”现在正蒙上厚重的阴影。能源价格暴涨,供应链紧张,再加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德国制造业订单大幅减少。不少工厂的产能利用率不到六成,企业为了止损,不得不关闭部分工厂。

汽车行业更是重灾区。奔驰、宝马、大众等巨头都在裁员,甚至直接关闭生产线。问题的根本在于电动车的崛起打乱了传统内燃机车企的节奏,而德国的转型速度显然跟不上竞争对手。亚洲尤其是中国的电动车制造成本只有德国的一半,这让德国车企在价格上毫无竞争力。就连特斯拉这个”外来户”也比它们玩得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