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微软又一次把裁员这件事搞得全世界都知道了。这家公司在华盛顿州总部大刀阔斧地砍人,其中最让人意外的,是连搞核心技术的工程师都没逃过。你没看错,连写代码的铁饭碗都不铁了。在AI开始写代码的时代,程序员也开始被程序员优化,这剧情连黑镜都不敢这样拍。
谁被砍了?软件工程师和管理层一起躺枪
根据华盛顿州的官方数据,这次被裁的员工中,有超过40%是软件工程岗位。过去大家觉得搞技术的至少还能躲在后排,但现在连后排都没了。更讽刺的是,有些人还是在负责微软Python优化项目(Faster CPython)团队里的,属于那种一看简历就觉得稳如老狗的角色。
产品与项目管理类岗位也没能幸免,约600人被裁,占华盛顿州整体裁员数的30%。而且还有人透露说,甚至有参与AI相关项目的中层管理者也被请去喝咖啡。这波裁员真的不是随便砍,而是精准打击,连AI团队的人都逃不了。
微软在想什么?少数人写更多代码,最好没人管
微软给出的理由是要“精简管理层级”。看起来像是组织效率问题,但再深一点你会发现,公司其实在说:我不需要那么多人了。根据CEO纳德拉(Satya Nadella)的说法,现在微软有些项目已经有三成的代码是AI写的,未来可能更多。也就是说,公司宁愿把钱花在GPU和数据中心上,也不想请太多真人程序员来抠细节。
这不只是微软的选择。像Salesforce、Workday这些公司也做了类似的事。Salesforce裁了人后还发声明说,会继续招AI相关岗位,尤其是搞销售的;Workday则表示未来会减少工程师的招聘比例。也就是说,AI的红利没我们这些打工人什么事,管理层要省钱买AI算力,我们只能靠边站。
这代表什么?别再以为写代码就安全
长期以来,写代码被认为是自动化难度最高的工作之一。因为它涉及逻辑、架构、抽象能力。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有了Copilot这类工具,AI可以帮忙生成模块、写测试、重构代码。虽然目前AI还不能完全替代人类工程师,但它已经能把一个5人团队的工作压缩到3人完成。这种效率提升让公司很难不动心。
而那些依靠“经验”和“资历”混饭吃的技术人,这波更危险。AI不会抱怨、不会跳槽、也不会有态度问题。更重要的是,老板不会因为它涨薪。这对所有中高年资的工程师,是一种无声的威胁。
裁员下一步?游戏部门已提前预演
如果你以为只有华盛顿总部遭殃,那就太天真了。早在今年初,微软游戏部门(Xbox、Bethesda、Activision等)就裁了1900人,占整个游戏业务的8%。当时理由是“整合资源”,但事后大家都看出来,这其实是对未来AI生成内容趋势的应对。
很多游戏公司现在都在研究AI生成地图、剧情、对话脚本。这些本来要团队花几个月才能做出来的内容,现在可能AI几天就能给你草稿。微软内部不是没看到这些趋势,他们只是动作更快,把冗员先清掉。
如果你是工程师,现在该做什么?
先别急着更新履历,关键是要重新思考你在团队里的价值。你是写代码的机器,还是能带来“判断力”和“策略思维”的稀缺人?AI不会理解用户需求的模糊性,不懂如何取舍架构方案,这些还暂时得靠人。你越能掌握AI无法复制的软技能,越能避免被替代。
此外,别忽视跨界能力。如果你懂业务,又懂技术,甚至能讲故事(做内部影响力),那你的护城河就比那些只会写代码的人高多了。
小结:AI不是终点,是筛选器
微软这波裁员,其实是AI浪潮下的第一次大筛选。它告诉我们,靠技术生存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未来是靠会用AI的人类吃香。技术不再是护身符,而是基本门槛。谁能在AI的帮助下更快做出决策、更好推动项目,谁就有机会留下。
所以问题不是你是不是工程师,而是你是不是那种能在AI时代里继续进化的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