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片需求会崩?市场怕错了重点!

最近,一家叫DeepSeek的中国AI公司突然成了全球科技圈的焦点。不是因为它的技术有多牛,而是因为一则“600万美元复制OpenAI”的传闻,直接把美股AI板块炸了个大坑。纳斯达克指数跌了3%,英伟达更是惨烈,一天内暴跌17%。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魔幻?但别急,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顺便聊聊AI行业的那些“内幕”。

一、600万美元的“神话”是怎么来的?

先说说这个600万美元的数字。DeepSeek在去年12月底发布了一篇技术论文,提到他们的DeepSeek-V3模型训练成本大约是600万美元。这个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呢?简单来说,就是租用云计算资源完成最终训练所需的费用。听起来很便宜对吧?但问题在于,这个数字只涵盖了训练的最后一步,完全没算上前期的研发成本。

比如,模型架构的设计、算法的优化、数据的获取、员工的工资、GPU的购买,还有无数次的测试运行。这些费用加起来,可能比600万美元高出一个数量级。用这个数字去跟美国科技巨头在AI上的投入做对比,简直就是拿苹果比橙子,完全不搭边。。。。 继续阅读

比亚迪的债务游戏:聪明操作还是引火烧身?

最近,比亚迪可能隐藏巨额债务的消息引发了广泛讨论,让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这家电动车巨头的财务状况。根据某研究机构的分析,如果将其供应链融资的应收账款和超过90天的应付账款重新计算,比亚迪的实际净债务可能比官方披露的数字高出十倍。这样的消息就像一颗深水炸弹,让不少投资者开始思考:这到底是电动车领军企业的聪明之举,还是在为未来埋下隐患?

什么是供应链融资?

供应链融资简单来说,就是企业用应收账款或未来收入作为抵押,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一种方式。这听起来没什么问题,是不是?实际上,很多企业都这么做,但核心问题是:这种操作会让资产负债表变得”干净”,而债务则被藏在了角落里。

举个例子,比亚迪可能将一些原本应属于债务的部分通过延长付款期限或出售应收账款的方式转移掉。表面看,它的负债水平很低,财务状况也显得健康,但实际上,这些被“挪走”的债务并没有凭空消失。就像家里借了朋友的钱,却只在记账本里写了”暂时不用还”。。。。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DeepSeek杀疯了?美国AI优势还能撑多久

人类的最后考试,指的是一场对AI模型极限能力的全新测试,同时也是科技竞赛的一次高潮。Scale AI的CEO Alexandr Wang 最近抛出了一些爆炸性的观点,不仅揭示了中美之间AI领域的竞争现状,还点出了几个足以让人警醒的现实问题。什么叫科技冷战?这才是真正的较量。

为什么这件事重要?

AI不只是科技爱好者的玩具,它正逐渐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中美两国在AI领域的此消彼长,不仅关乎企业的创新能力,还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与经济主导权。特别是当中国AI实验室如DeepSeek这样的玩家快速崛起,并发布令人震惊的突破性模型,美国还能稳坐第一的位置吗?

关键点

  • DeepSeek的崛起:中国AI实验室DeepSeek的最新模型在性能上与美国顶尖模型相当,甚至在某些领域有所超越。这说明中美AI差距正快速缩小。
  • 硬件“一手被绑”的传说:尽管中国面临美国对顶级芯片的出口限制,据业内消息,DeepSeek居然拥有约50,000个H100芯片,这一数字远超外界预期,也令人深思它们是如何实现的。
。。。 继续阅读

Siri这次真能逆袭?聊聊iOS 18.4的新玩法!

苹果最近又放大招了,准备在即将推出的iOS 18.4中彻底翻新Siri。这次更新的内容如果真的能兑现承诺,那Siri可就不仅是个用来调闹钟的玩意儿,而是真正能成为你手机里的得力助手。不过,话说回来,这些功能听起来很酷,实际用起来会不会”雷声大雨点小”,我们还得再等等看。

Siri现状:到底行不行?

说实话,Siri在智能语音助手的圈子里,一直有点”不温不火”的感觉。如果你是苹果生态的深度用户,可能已经习惯了它的”佛系服务”。问个问题,它要么答得不清不楚,要么直接甩给你一堆网页链接让你自己查。尽管最近几个iOS版本对Siri做了一些改进,比如响应速度提升了,界面设计也更简洁了,还新增了键盘互动的功能,但这些优化更多是锦上添花,离”智能”还差点意思。

更别提和ChatGPT这种AI大佬的差距了。人家不仅能写文章、改代码,还能陪你聊人生。而Siri呢?除了讲冷笑话和报天气,似乎没有特别亮眼的表现。你要是想让它解决复杂一点的问题,十有八九会听到它说:”我不太确定”。不过别急,苹果这次是真的下决心要把Siri拉到一个新高度。。。。 继续阅读

算力、数据和时间:特斯拉为何依然是自动驾驶的王者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听起来像是科幻电影里的剧情吧?但其实,它背后隐藏着一个特别朴素的逻辑:时间、算力和数据积累。为了对比清楚中国的自动驾驶行业,咱们今天就来一次没有滤镜的深度分析。这个领域比的是谁更脚踏实地,谁的方向感更清晰。

特斯拉如何做到全球标杆?

先聊特斯拉,人家为啥牛?简单,两个字:积累。先看算力,特斯拉不仅买到了英伟达最先进的芯片,还自研了一批高效芯片。德州工厂直接搭了一个由七万张卡组成的算力中心。这不是在玩数字游戏,最新的FSD版本就是靠这套设备训练出来的。

再看数据,特斯拉车主们每天都在帮忙“打工”,你开车上班,人家就在后台用你的行驶数据做优化。全球700多万辆车,每辆车有8个摄像头,日常运转的摄像头数量超过5000万。这样的数据规模,中国车企即使憋红了眼也难以企及。理想汽车一年卖50万辆,拿什么比?

中国自动驾驶的“通病”

聊到中国自动驾驶,有些企业总喜欢喊“超越特斯拉”,听上去有点像“说书”。但别被情怀冲昏头,算力和数据的差距就摆在那儿。这就像一场比赛,人家已经跑了十圈,而你连鞋还没穿好。。。。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HTC宏达电又瘦身:卖XR给Google后,自己还能飞多高?

宏达电又上了新闻头条,原因是它刚刚宣布将XR(延展实境)部分业务以2.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Google。这场交易,不仅关乎两大科技公司的未来战略,更是科技行业的一次重要信号。这笔交易预计在第一季度完成,而相关细节也正成为业界热议的焦点。

为什么重要

XR(延展实境)是未来虚拟与现实结合的关键技术,而宏达电作为曾经的手机巨头,近年来在VR领域持续发力。这次交易表明,即使是技术深耕者也需要与更大的平台合作才能生存。对Google来说,这是加速构建Android XR生态系统的重要一步,而对宏达电,这更像是一种战略性精简,以集中资源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关键点

  • 交易金额:宏达电以2.5亿美元(约新台币81亿元)出售部分XR业务给Google。
  • 研发转移:部分宏达电XR研发团队将加入Google,为其创新技术基地提供支持。
  • 智慧财产权:宏达电以非专属授权的方式,将XR相关专利许可给Google。
  • 宏达电未来方向:专注VIVE品牌,精简产品组合,重点开发VIVE
。。。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苹果启用AI老将Kim Vorrath:Siri迎来大改造

苹果最近终于开始动真格了,将有“产品救火队长”之称的Kim Vorrath调入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部门。她此前领导了多个关键项目,其核心能力在于解决复杂问题和优化流程,这次肩负起整顿Siri和苹果AI的重任,绝非等闲之举。作为一个36年资深员工,她将肩负起整顿Siri和苹果AI的重任。这波操作很有看头,来聊聊。

为什么重要

坦白讲,Siri在过去这些年里基本上就是“听不懂人话”的代名词,比如用户常抱怨它无法准确理解简单指令或回答问题。,而苹果的AI部门相比谷歌、OpenAI这些对手更是显得疲软。AI技术正在席卷全球,苹果必须在这场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否则等于放弃未来的科技话语权。

关键点

  • Kim Vorrath的背景:她曾经负责原始iPhone软件的开发,还领导过iPhone、iPad和Mac操作系统的项目管理。这次被调入AI团队,无疑是要给Siri来一次彻底的大修。
  • 苹果的AI现状:2024年推出的Apple
。。。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中国汽车销量“作假”,下一步是破产吗?

最近有博主“手滑”曝光某国产汽车品牌的订单造假现象,还丢下一句重磅暗示:这个品牌离暴雷可能只差一个周末。这次事件看似八卦,实际上却是中国汽车行业的一个缩影——销量数字光鲜背后,是另一个不那么美好的故事。如果这些数字只能撑起表面繁荣,那么品牌的未来将变得岌岌可危。

为什么这很重要

中国汽车行业正在加速内卷,各品牌销量数据亮眼,但真相可能没那么简单。造假不仅毁掉企业的信用,还可能对用户权益和行业形象造成长远的伤害。在行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尤为重要。如果连自家品牌都不相信真实数据,那么消费者凭什么相信他们的车?与此同时,虚假数据还会扰乱市场秩序,让其他诚实经营的企业蒙受不公平的竞争压力。

关键点

  • 曝光内容指出,该品牌要求管理层员工动员亲朋好友下订单,但只需支付定金,而不需要完成最终购车。这种做法不仅缺乏诚信,也增加了员工的经济负担。
  • 激励政策诱惑:员工若完成任务,可获得升职加薪的机会,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定金。这种“数据换仕途”的方式显得短视且不专业。
。。。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新加坡无人驾驶翻车了?巴士撞车背后的真相和教训

1月20日,新加坡发生了一起关于“无人驾驶”的交通事故:一辆标榜“自动驾驶”的巴士在金文泰与一辆白色汽车相撞,而巴士当时正由安全操作员手动驾驶。这样的新闻是不是让你感到有点出戏?所谓的“无人驾驶”,居然是有人开车?让我们从这次事件背后挖掘出更多值得思考的内容。

为什么重要

无人驾驶技术被认为是未来交通的核心解决方案,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潜力令人兴奋。然而,这次事故让我们看到,从技术实验到实际应用,依然存在巨大的落差。对企业来说,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品牌公信力的考验。

关键点

  • 事件经过:义安理工学院的无人驾驶巴士服务自2023年起上线,覆盖校园及周边公共交通站点。这次事故发生在新扩展的金文泰地铁站线路。
  • 运营模式:巴士在校园内是全自动驾驶,公共道路上则由安全操作员手动驾驶。这说明当前技术尚未完全应对复杂的实际交通环境。
  • 事故细节:新加坡民防部队表示,事故中有一人轻伤但拒绝送医。官方已展开调查。
  • 技术背景
。。。 继续阅读

AI泡沫还是黄金时代?台积电告诉你真相

最近台湾半导体公司(TSMC)的新闻,估计不少投资者的朋友圈已经刷爆了。据统计,这家公司相关的关键词在过去一周内在社交媒体上的讨论量暴增了50%,相关报道也迅速登上多家财经媒体的头条。有人问:“现在AI市场会不会是个泡沫?” “英伟达的需求会不会开始降温?” “2025年会不会就是个灾难开局?” 我看这些问题,说实话,真有点“风声鹤唳”的意思。但谁让TSMC是站在芯片江湖巅峰的大哥呢?今天就带大家从财报到市场需求,从AI到资本开支,一步步剖析这家公司,以及它对英伟达和博通的意义。

台积电的财报背后

这回台积电发布Q4财报,营业收入同比暴涨37%,达到278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在芯片制造商里,能维持这种增长速度的公司,已经屈指可数。不仅如此,管理层还对2025年的Q1做了预测,收入区间是250亿到258亿美元,比华尔街的预期还高了点。用大白话说,TSMC已经在向市场喊话:“兄弟们,别慌,我们这儿不但稳,还有增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