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简报] 英伟达AI芯片封杀?市场只会找到更聪明的玩法

英伟达(Nvidia)最新的Blackwell AI芯片本该挡在中国市场之外,但市场总是有办法。美国政府自2022年以来不断收紧半导体出口管制,限制中国获得先进AI芯片。然而,现实是需求并不会消失,交易商总能找到新的绕道方式。中国买家正通过第三方地区的转手交易大批采购这些处理器,甚至有卖家承诺最快六周交货。这场科技管制战,真的能控制市场的走向吗?

为什么重要

美国的半导体出口管制是科技战的重要一环,目标是限制中国获得最先进的AI算力。理论上,这种管制应该让中国科技公司难以追赶,但实际情况证明,市场总会找到绕道的办法。美国商务部规定,英伟达的A100、H100、H200及最新的Blackwell系列AI芯片不得出口至中国,但中国买家仍通过灰色市场获取这些产品。

关键点

  • 绕道采购:中国买家通过在马来西亚、越南、台湾等地注册的公司购买英伟达服务器,并转卖回中国。
  • 市场溢价:一台搭载Blackwell芯片的服务器在中国市场售价超过60万美元,远高于国际市场价。
。。。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太阳能笔电来了!联想这次是创新还是噱头?

联想又整了个狠活,这次他们在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丢出了一台能靠太阳充电的笔记本Yoga Solar PC。这货的亮点是笔记本盖子上装了一块太阳能板,号称能吸收阳光来给自己续命。这听起来像是未来科技,实际有多少实用性?让我们来拆解一下。

为什么重要

现在电子设备耗电越来越猛,出门在外最怕的就是电量告急。联想的这个设计,让你在户外工作时少担心电源问题,也是在推动绿色能源应用的一步。尽管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主流的太阳能笔记本,但如果这项技术真的成熟,未来可能会改变我们对笔记本续航的认知。

关键点

  • 太阳能板集成在笔记本盖子上 Yoga Solar PC 的光伏板由 84 片太阳能电池组成,采用背接触(Back Contact)设计,提高光线吸收效率。
  • 太阳能转换率超过 24% 这比市面上大部分硅基太阳能板更高,但仍比不上钙钛矿薄膜叠加技术的 43%。
  • 20 分钟太阳直射可供 1 小时视频播放 但具体低光环境下的表现,联想还在评估。
  • Intel
。。。 继续阅读

特斯拉FSD vs. 华为问界:自动驾驶的巅峰对决

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FSD)终于进军中国市场了。自2016年首次推出以来,FSD经历了多次软件升级,凭借纯视觉技术不断提升驾驶能力。尽管早期版本因过于谨慎、刹车过多等问题被批评,但近年来的进步让其逐步接近真正的无人驾驶。如今,FSD已在北美地区广泛推广,并计划扩展至全球多个市场。

这场技术较量的另一方,是被许多媒体称为”遥遥领先”的华为问界(AITO)。那么,FSD究竟表现如何?它是否真的不堪一击?有一位中国博主在一条蜿蜒的山路上,分别测试了FSD和华为的自动驾驶,结果令人意外。

山路上的生死对决

开车上山,很多人都经历过。弯道急、坡度陡、视线受限,对司机的驾驶技术是个不小的考验。这次测试的重点,就是看看两套自动驾驶系统在山路上的表现。

FSD以大约20公里的时速顺利通过发夹弯,过程丝滑得像老司机上路,一路稳稳前进。反观华为的自动驾驶,进入弯道后突然有点懵,像是一个刚学会骑车的小孩,在转弯时不太确定自己到底该怎么做。最终,博主不得不紧急接管,避免车子直接撞上护栏。。。。 继续阅读

新加坡FSD Supervised

昨天在新加坡、澳洲和新西兰的特斯拉官网改成“FSD Supervised”,这让我好奇,自动驾驶啥时候能真上路?新加坡监管严格,陆路交通管理局(LTA)谨慎得像老妈子,我猜2025年中监督版能成。中国技术OK,软件都推到城市街头了,可审批卡得死,估计得2025年底到2026年初。澳洲和新西兰低调有戏,路宽人少,2025年就能开跑。

[新闻简报] iPhone 16e 拆解:苹果这次竟然偷塞了更大电池?

iPhone 16e 才刚开卖,拆解影片就已经在 YouTube 上满天飞了。这次最快出手的是 Rewa Technology,直接拆开给大家看里面到底有多不一样。结果不拆不知道,一拆吓一跳。除了维修性大提升,电池容量也比传闻还要更大,算是给用户一个意外的小惊喜。

为什么重要

对于想买 iPhone 16e 的人来说,维修性和电池续航是两个很关键的考量。毕竟谁都不想买一只过保就变废铁的手机。而对整个产业来说,这也反映出苹果在成本控制和产品设计上的一些新思路。特别是这次 iPhone 16e 居然能直接换上 iPhone 14 的屏幕,这意味着零件通用性可能在苹果的产品策略里占了更大的比重。

关键点

  • 维修更友善:屏幕、电池和摄像头都相对容易更换,特别是屏幕的连接器跟 iPhone 14 相同,意味着更换成本可能下降。
  • 电池升级:原本传出的 3961mAh 其实是 4005mAh,比 iPhone 16 还大 444mAh。
  • 内部结构调整:并不是因为电池技术进步,而是摄像头缩小腾出了空间。
。。。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AMD 新显卡 RX 9070 XT 和 RX 9070:这次真的能打爆 NVIDIA?

AMD 又来了,这次带来了 Radeon RX 9070 XT 和 RX 9070 两款显卡。这两个新成员直接杀入竞争激烈的中高端市场,定价比 NVIDIA 便宜一大截。问题是,AMD 这次的策略真的能改变游戏规则,还是只是多了两个 SKU 来陪跑?

为什么重要

GPU 市场已经被 NVIDIA 占据太久了,AMD 每次推新显卡,玩家都在等一个问题的答案:这次真的有得打吗?更何况 AI 时代对算力的需求暴涨,显卡早就不只是打游戏的工具,谁能提供更好的性能价格比,谁就能吸引更多消费者。

关键点

  • 新架构:采用 RDNA 4 架构,基于 Navi 48 GPU,4nm 制程,提升晶体管密度。
  • 显存:两款卡都搭载 16GB GDDR6,显存速率 20 Gbps,256-bit 位宽,带宽达 640 GB/s。
  • 性能:RX 9070 XT 比 RX 7900 GRE 提升 40%,RX 9070 也有 20% 的提升。
  • 能效比:RX 9070 XT 的 TBP 为 304W,而 RX 9070 仅 220W,整体功耗控制得不错。
。。。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东南亚最大EV快充中心来了!以后去JPO不只是买包,还能充电?

柔佛名牌折扣村(Johor Premium Outlets,简称JPO)这次真的出大招了。未来这里不仅是新加坡游客扫货的首选地,还会成为东南亚最大电动车(EV)快充中心。对电动车主来说,这意味着再也不用担心长途出行的充电焦虑。而对商家来说,这可是吸引高端消费者的绝佳机会。

为什么重要

电动车市场正加速起飞,基础设施却往往跟不上节奏。新加坡去年有440万辆车进出马来西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电动车。如果充电设施不完善,谁还敢长途驾驶?JPO的举动不仅填补了市场空缺,也顺势提升了自己作为区域购物中心的竞争力。

关键点

  • JPO计划建设 500个EV充电站,成为东南亚最大EV快充中心。
  • 充电站可提供 最高1MW直流(DC)充电功率,未来可能支持更高性能EV。
  • 战略合作伙伴包括 Yinson Greentech旗下的ChargEV 和 DC Handal,确保充电服务的高效运营。
  • 试运营期间,JPO提供免费充电,吸引更多用户体验新设施。
。。。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科技巨头砸3200亿搞AI,结果工人根本不鸟?

人工智慧(AI)最近几乎成了科技圈的“摇钱树”。微软(Microsoft)、谷歌(Google)、亚马逊(Amazon)和Meta四大科技巨头今年计划在AI相关领域砸下超过3200亿美元,赌的是AI会彻底改变职场。但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一项调查却泼了一盆冷水:美国职场人士对AI的兴趣远没有资本市场那么高涨。

为什么重要

科技公司拼命吹捧AI,投资人疯狂押注,但大多数美国上班族却还没真正用上AI。调查显示,81%的美国职场人士是“非AI用户”,有些人甚至连AI工具能干嘛都不清楚。这不仅关乎科技公司的钱能不能烧出成果,也影响着AI的真正落地速度。

关键点

  • 使用率低:只有大约六分之一的美国工人会用AI来完成部分工作。
  • 认知差距:63%的人很少或从未在工作中使用AI,17%甚至不知道职场AI为何物。
  • 科技巨头下注:微软、谷歌、亚马逊和Meta在2025年的AI相关资本支出预计超过3200亿美元。
。。。 继续阅读

新加坡的“无人车”梦?特斯拉 FSD 可能还得等等!

就昨天中国的特斯拉用户已经能使用更新的软件(2024.45.32.12版本加载的是FSD v13.2.6)已经让车子能在城市街道上跑起来了,虽然还是得盯着点,不能完全撒手不管。

新加坡呢?新加坡是全球智慧城市的典范,交通管理严格且高效。理论上,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Full Self-Driving,FSD)这样的技术应该非常适合这里,但现实却没有那么简单。尽管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推进 FSD,但在新加坡,它的落地仍然面临技术、法规和公众接受度等多重挑战。

现状:硬件到位,软件受限

硬件准备情况

特斯拉在新加坡销售的车辆均配备 FSD 硬件,包含先进的计算机系统和摄像头阵列。从硬件角度来看,车辆已经具备了自动驾驶的基础能力。然而,光有硬件还不够,软件才是自动驾驶真正的关键。

Autopilot 及 FSD 功能现状

目前,新加坡的特斯拉车辆可以使用 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包括自适应巡航控制、车道保持等功能。这些功能符合联合国。。。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14亿支影片没观众?YouTube背后的流量残酷现实

全球最大的视频平台YouTube到底藏了多少“鬼城”?最新研究揭示,YouTube上绝大多数视频的观看量少得可怜,甚至4%的视频从未被点开过。这不仅暴露了平台的流量分配机制,也映射出内容创作者的残酷现实。

为什么重要

对创作者来说,YouTube的成长故事一直是“草根逆袭”的神话。但实际数据却显示,大部分视频并未获得任何关注,甚至连一个点赞都没有。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创作者的努力几乎都是白费的。如果你还在幻想靠YouTube发财,可能得先看看这份数据。

关键点

  • 研究团队随机生成18万亿个YouTube视频URL,最终只找到1万多个真实视频。
  • 平台上大约有 14.8亿 个视频,但 中位数观看量只有41次
  • 4% 的视频从未被观看74% 没有评论89% 没有点赞
  • 只有14% 的视频采用了专业布景或背景,38% 经过编辑超过50% 镜头抖动明显
  • 平均视频长度 64秒,超过 三分之一短于33秒

大局观

YouTube过去一直强调创作者经济,但这份研究直接戳破了这个泡沫。平台上的大部分内容根本无法变现,也几乎没有被推荐。与其说YouTube是“让每个人都能发声的平台”,不如说它更像一个内容黑洞,吞噬了无数创作者的心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