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特斯拉”?底部分析师的奇葩操作

最近看到一个“神操作”分析,真的忍不住笑出了声。某位排名倒数的分析师又跑出来喊话:卖掉特斯拉股票。这人是谁呢?UBS的约瑟夫·斯帕克(Joseph Spak),一位在分析师排名中稳居倒数2%的传奇人物。他的最新评级是把目标价从197美元调到226美元,同时继续给出“卖出”建议。

问题是,他的建议真的有可信度吗?

“卖出”理由的短视逻辑

先说分析师给出的理由,无非是短期估值过高、市场过热等等。这些话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没错,类似的论调在过去几年特斯拉股票上涨前也听过无数次。问题是,这种“短视”的逻辑,只盯着眼前的价格波动,却完全忽略了特斯拉未来的巨大潜力。

特斯拉正在解决的自主驾驶技术,可能在未来一年甚至更短时间内带来巨大变革。FSD(完全自动驾驶)软件预计很快会推出商业化应用,尤其是在特斯拉现有车队中通过软件升级解锁功能。一旦实现,这不仅是个技术突破,更可能是个价值上万亿美元的新市场。分析师看不到这一点,真让人怀疑他是不是只会盯着财报上的短期数字发呆。。。。 继续阅读

特斯拉FSD 13发布:无人驾驶的未来,还是炒作的高峰?

特斯拉又来了!这次是FSD 13版本的发布,选在感恩节这个“美好”的节日登场,仿佛在告诉大家,饭后聊车时可以少点争议多些惊叹。虽然马斯克过往“画大饼”的名声不绝于耳,但这次真的有点不一样。全新的训练模型、史无前例的算力支持,再加上官方宣称的无人驾驶能力,难道这次马斯克真的稳了?还是说,这又是一次华丽的营销手段?

特斯拉的技术飞跃:到底有多牛?

说到FSD 13的技术亮点,听起来确实厉害。特斯拉这次用新建的超级计算机,训练了比上一版本多4.2倍的数据,算力也翻了5倍,驾驶决策的反应时间缩短了一半。官方甚至自信地表示,FSD 13是近年来最大的一次模型重写。

但问题来了,这些“倍数”的提升到底能不能转化为实际的驾驶体验?根据目前曝光的视频,FSD 13的表现确实惊人,从倒车入库到复杂路况下的U型掉头,它都完成得干净利落。这对于想靠无人出租车吃饭的特斯拉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不过,有经验的司机可能会问,这种完美的演示,是不是经过剪辑的?。。。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英特尔 CEO 突然离任,芯片巨头的未来悬了?

英特尔 CEO 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宣布退休,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位技术大牛曾被寄予厚望带领公司重振雄风,但最终还是走向了“退居二线”。临别感言中,他说这是“职业生涯的至高荣誉”,却也透着几分“江湖路远,各自安好”的意味。那么,他的离任对英特尔意味着什么?未来又将如何发展?让我们一起拆解。

为什么重要

作为一家全球芯片巨头,英特尔近年来在技术和市场上的竞争力频频受到挑战。基辛格的回归曾被视为最后的“救市牌”,希望他能凭借技术背景让英特尔在制造工艺上重新站稳脚跟。但事实证明,光有技术远远不够。没有强有力的管理和市场策略,即便是行业元老也难以扭转颓势。

关键点

  • 基辛格的成就
    领导重振制造工艺,推动先进半导体制造投资。
    曾担任英特尔首任首席技术官:技术能力无可挑剔,但 CEO 需要的不只是技术力。
  • 英特尔的现状
    市场份额被 AMD 和苹果自研芯片逐渐侵蚀。
    近年的努力虽然在制造工艺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距离全面恢复市场信心还有距离。
。。。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豪华品牌的“爆雷时刻”:捷豹 I-Pace 再次陷入召回风波!

捷豹最近宣布召回近 3,000 辆 2019 年款 I-Pace 电动 SUV,这不是第一次召回,而是因为之前的解决方案没能真正解决电池过热的问题。这款车曾经被视为传统豪华车品牌向电动化转型的先锋,现在却成了车主们的定时炸弹。这件事背后,不只是简单的技术难题,更是品牌信任和市场战略的大考验。

为什么这很重要?

电动车是未来,但电池问题始终是核心挑战。捷豹的 I-Pace 曾被视为传统车企挑战特斯拉的排头兵,现在却因电池风险被迫召回,这不仅是对捷豹技术能力的拷问,更可能影响消费者对电动车的信心。更关键的是,这次召回决定直接改为回购车辆,意味着捷豹已经失去对问题解决的耐心或信心,这对一家即将全面转型电动车的公司来说,无疑是个沉重打击。

关键点

  • 召回规模:2,760 辆 2019 年款 I-Pace,这些车辆此前已经历过多次召回,但问题仍未解决。
  • 核心问题:电池过热风险,可能导致起火,之前的诊断软件未能有效防范。
  • 临时方案:车主需将电池充电容量限制至
。。。 继续阅读

2025,特斯拉的股票你敢不敢?

2025年的特斯拉股票,看似一个简单的投资选择,实则隐藏了无数可能性。有人说它是通往财务自由的门票,也有人认为它不过是一场高风险的赌博。特斯拉这个名字从来不缺新闻,不管是新车发布,还是老板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的花式表演,总能掀起一波舆论热潮。但回到投资的本质,问题其实很简单:特斯拉股票,值得买吗?

确定性的未来:特斯拉的基准预测

按照现在的市场预期,特斯拉2025年的基准情景是股价达到850到945美元。这个预测的逻辑是,特斯拉交付量每年增长30%到37%,低价车型成功量产,且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在多个州推出。如果你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投资者,这样的增长已经足够诱人。毕竟,大多数公司很难做到持续的30%以上增长,尤其是在如此成熟的行业里。

然而,股价上涨并不是凭空发生的。特斯拉的故事远不止电动车本身。低价车的推出会进一步扩大市场覆盖,尤其是那些买不起Model 3的消费者。此外,新的MegaPack工厂上线,意味着储能业务也有望翻倍增长。这些因素表面上看起来像是“商业新闻”,但背后其实是市场信心的主要来源。这里的关键在于,能否在短期的波动中,抓住长期的趋势。。。。 继续阅读

为什么说4680电池是马斯克的一场豪赌?

马斯克不懂电池。”宁德时代的曾毓群大佬甩出这句话的时候,不知道特斯拉铁粉有没有气到吐血。这个“4680电池注定失败”的论调,其实在圈内不是新鲜事了,但由一位锂电巨头公开点名批评,还是相当劲爆。这场关于4680电池的争论,不只是特斯拉内部的问题,而是整个电动车行业在下一步棋怎么走的分歧。所以,今天就来聊聊:4680究竟是“技术创新”还是“工业灾难”?

4680电池是什么?它为啥这么重要?

先科普一下,4680指的是直径46毫米、高80毫米的电池。这个设计最大的优点是降低成本。电池一大,单位容量的生产成本就低了,而且更适合美国这样的高成本市场。简单来说,4680就是特斯拉为了降本增效,特意研究出来的一种大圆柱电池。

但问题也来了。圆柱电池虽然便宜,但在热管理和排布上麻烦得要死。你以为电池只要塞得满满的就好?错,塞得太紧,散热不行,电动车就变成“滚动的火球”。所以4680虽然成本低,但技术难点非常多,比如干电极的工艺,还有圆柱电池的排列设计,至今都是特斯拉团队头疼的地方。。。。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小米芯片崛起!2025手机市场将迎来颠覆性变局?

手机圈最近的瓜,绝对得算上小米要自研手机芯片的新闻。2025年开始,小米计划在自家手机上用上自家芯片。这背后的故事,绝不仅仅是“独立自主”四个字。

为什么重要

智能手机市场已经是一片红海,而芯片是竞争的关键阵地。对小米来说,自研芯片不仅是一次豪赌,更是一次“去高通化”和“去联发科化”的尝试,目的是提升供应链的安全性。加上中国近年来强调科技自主,政策也给了小米这样的公司足够的支持。

关键点

  • 小米计划在2025年量产自研手机芯片,用于自家手机产品,减少对高通与联发科的依赖。
  • 研发投入从今年的240亿元人民币提升到2025年的300亿元,主要用于人工智能、操作系统和芯片技术。
  • 芯片生产仍依赖台积电等代工厂,但美方对台积电的施压可能影响小米的生产链。
  • 小米不仅在芯片上发力,今年还在电动车领域投入巨资,显示其对智能硬件生态的长期布局。

大局观

自研芯片这事不是光砸钱就能搞定的。英特尔、英伟达这些大佬都曾在手机芯片领域折戟,连对手Oppo的尝试也被打脸。全球范围内,只有苹果和谷歌成功完成了自家设备芯片的全面整合,小米能否成为Android阵营的另一个例外,值得关注。。。。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BBVA大手笔:3000个ChatGPT如何改写银行业未来?

BBVA这家西班牙银行最近玩得挺大,直接买了3000个ChatGPT企业版许可证,半年内就搞出近3000个专属GPT,号称效率提升一大截。这事乍听起来像是一场科技圈的烟火秀,炫酷但虚无,不过深入一看,还是有不少干货值得琢磨。

为什么重要

AI的企业应用从来不是单纯为了“炫技”,而是要给业务带来实际价值。BBVA作为全球知名的金融机构,他们的实践为金融行业提供了一份宝贵的试验报告。这不仅关乎效率提升,更是一次对未来银行模式的探索:AI能否真正融入企业复杂生态系统?

关键点

  • 初期成果:BBVA的员工利用ChatGPT企业版创作了近3000个专属GPT,覆盖法律、风控、营销、人才管理和财务等领域。初期用户反馈80%认为每周能节省超过两小时工作时间。
  • 主要功能:GPT被用来分析复杂风险短语的意图、生成客户回复草稿等,帮助员工快速完成繁琐任务。
  • 技术挑战:与复杂内部系统整合难度大,特别是动态数据和实时交互。尽管OpenAI提供了“Action”功能,实际操作仍面临障碍。
。。。 继续阅读

尊界S800:国产豪车的新标杆,还是迈巴赫的陪跑?

中国汽车卖到人民币百万块?光听这价格,我第一反应是:华为这是要把车价卷到月球上吗?S800这款车一亮相,直接冲着百万级别的豪车市场去了。看完介绍,我只能感叹,科技圈的套路又杀到车圈了。

先聊聊这车的来头

S800是华为与江淮合作推出的高端电动车。预售价100到150万,让它直接站上迈巴赫的赛道。车身设计明显是朝着豪车的调性去的:大尺寸轮圈、双拼配色、还有那满满科技感的大屏幕内饰。定位上,就是想从“高端车界的一股泥石流”变成“高端车界的标杆”。

不过,这车有啥特别的?官方给出的核心卖点包括第二代图灵龙形平台、L3级自动驾驶架构,还有号称豪华体验的服务体系。这听着挺厉害,但你真要问一句:这些技术值这个价吗?

技术是门好生意,还是高价噱头?

从技术角度看,华为确实有料。自研的鸿蒙系统、车机处理器,再加上电机和电控技术,确实让它在中国国产车企中拔得头筹。但问题来了,这些技术的核心体验真的差异明显吗?

举个例子,奔驰S级当年靠“魔术车身”圈了一大波粉。这技术简单说就是扫描路面,然后调整悬挂,让你开车像坐飞毯一样平稳。对比来看,S800的自动驾驶和智能化体验会不会也有类似的“天花板体验”?如果能实现“人车合一”的智能互动,那我觉得它的百万定价还算站得住脚。但如果只是堆配置、玩营销,那只能说价格有点“虚高”。。。。 继续阅读

特斯拉的FSD V13来了:这次真的颠覆了吗?

听说特斯拉最近又搞了个大新闻,FSD V13悄悄内测了。啥是FSD?简单来说,就是让车子自己开,连司机都快变成摆设了。可你以为这只是单纯的软件更新?错了,这次不只是简单的“好用一点”,而是直接把竞品甩出一条街的节奏。有人说,这版本不仅是科技上的突破,更可能是特斯拉股价下一波狂飙的导火索。

特斯拉的野心:FSD不仅是炫技

大家可能觉得,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FSD)一直被吹得神乎其神,但实际用起来呢?上一代FSD V12虽然已经让不少人拍手叫好,可用过的人都知道,它还是不完美的,尤其是在复杂路况下时不时让人捏把汗。V13据说直接改用特斯拉自家的超级计算集群Cortex来训练AI,性能跳跃式提升。听说测试员在工地路口和怪异路段都开得稳得一批,甚至能模仿本地老司机的驾驶风格。

你说它光靠技术牛就能赢?太天真了。更猛的是,马斯克每次开AI会都像是在策划一场革命。前阵子内部会开完,他不仅满意地点了头,还扔下一句“赶紧内测”,然后就直接放给员工了。这种速度,放在传统车厂估计连需求文档都还没写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