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跌成狗、全球股市鬼打墙:你该跑还是买?

市场崩盘的时候,总是会出现两种经典人物。一种是满脸忧愁、准备割肉跑路的,另一种则是眉飞色舞、随时准备抄底的。前者被恐惧驱使,后者则深谙危机带来的转机。过去一段时间,全球市场再次经历了一轮集体大暴跌,特斯拉(Tesla)更是跌破250美元心理大关,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次下跌又是否暗藏了机会呢?让我们不妨用一种轻松诙谐的方式,拆解一下这场“全球市场惊魂记”。

贸易战争升级,市场为何这么慌?

这次市场下跌的导火索,说到底还是熟悉的配方——美国和全球各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但这次情况明显比以前要“劲爆”得多。

简单来说,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又掀起了新一轮关税战,不仅对欧洲出口的商品下狠手,还让中国感到切肤之痛。中国这次也没闲着,除了关税回击之外,还开始限制稀土出口。这种做法堪称经济上的“自杀式攻击”,要知道稀土可是许多高科技产品的关键材料,就好比游戏里的稀有装备,突然一下子就不给你刷了,厂商和投资人当然惊慌失措。

而欧洲呢?这些人向来善于“阴谋论”,自知在传统贸易领域难以抗衡美国,于是就决定打起美国科技巨头的主意,比如特斯拉掌门人马斯克的社交平台X、YouTube和Facebook。人家想的是:“你不给我出口商品是吧?那我就不给你的平台开绿灯,让你赚不到我的钱。”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耍阴招的盟友。

市场跌成这样,是机会还是坑?

看到市场一片血流成河,许多人吓得不轻,连忙割肉离场,唯恐自己成为最后的“接盘侠”。不过依我看,这场大跌里面其实是有不少虚张声势的成分在里头的。

你想想看,贸易战打了这么多年,其实双方心里都有数。比如中国对美进口商品课征的关税,看上去很吓人,但实际上对特斯拉的影响微乎其微。特斯拉卖到中国的车,95%都是在中国自产的,这根本打不到马斯克头上。但是投资人慌不慌?当然慌啊,尤其当各种财经媒体不断渲染恐慌情绪,你不跑反而成了傻子。

但这里面其实藏着机会。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每次市场大跌的时候,短期的恐慌抛售往往会带来极佳的抄底机会。这种时候,你越理性,就越容易赚到别人恐惧时放弃的钱。

现在入场还是再等等?

有读者可能会问:“所以现在到底能不能进场抄底啊?别忽悠我进去接盘!”别急,我说点实际的。

虽然市场看上去一片惨淡,但我们必须看到,背后依然存在不少积极因素。首先,油价最近几天暴跌了超过15%,能源成本降低对经济来说可是实打实的好消息。其次,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到了4%以下,这对于正在大量举债的美国政府和企业来说,无异于减轻了一个大负担。再加上最新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也相当亮眼,就业市场强劲,这说明美国经济基本面并没有那么差。

更重要的是,现在全球各大经济体其实都挺难受,谁也撑不了太久,特别是中国已经明显感受到压力,主动和美国达成协议的动力变得更强了。而特朗普最近也在不断释放信号:“来吧,赶紧来谈判吧,再这么搞下去,大家日子都不好过。”

我个人推测,中美双方达成妥协的可能性很高,甚至可能比大家预想的还快。一旦双方稍微握个手,市场立刻就能获得喘息和反弹的空间。

谨慎乐观,别被恐慌带跑偏了

市场上有句经典的话:“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但这句话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可难多了。现在市场的恐惧与贪婪指数都跌到个位数了,说明绝大多数人都吓破了胆,这种时候恰恰可能是最适合逆向思维的时机。

当然了,投资从来都是风险与机会共存的,绝不能盲目下注。要入场的人最好做好心理准备,短期市场可能还会震荡几轮,别到时候被吓得连睡觉都睡不好。入场之前,最好评估一下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别盲目跟风,做好计划才能稳健获利。

如果欧洲继续闹,怎么办?

最后说句题外话。欧洲这次的做法着实让人瞠目结舌,眼看自己竞争不过美国,干脆撕破脸皮开始乱挥棒子。这种行为短期内虽然会让美国公司头疼,但长期来看,自己人也遭殃,毕竟关掉了社交平台的欧洲民众可不见得会老实。

更何况,欧洲内部现在也挺混乱,特别是德国,最近政治形势波动不断,老百姓的不满情绪正在快速积累。如果欧洲真敢乱来,搞不好自己家先乱了阵脚,到时候市场恐怕会再次出现波动,但聪明的投资者会趁机调整布局。

投资,从来都是胆大心细的艺术

市场崩盘从来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弄清楚自己在干嘛。任何一场危机背后都藏着机会,只要你能看清真相、保持冷静,随时准备抓住机会,就能在下一次崩盘到来时笑着收割。

所以,下次市场再次大跌时,问问自己:“我到底是想割肉跑路,还是想趁机抄个底?”机会永远属于那些胆大心细的人,而不是被情绪操控的韭菜。希望下次市场惊魂记来临的时候,你能笑得比别人更灿烂一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