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简报] 三大游戏 IP 出售案:育碧到底是在救公司还是在割韭菜?

育碧(Ubisoft)最近搞出一个让市场炸锅的操作,把旗下三大游戏 IP(刺客信条、孤岛惊魂、彩虹六号)打包送进一间新成立的子公司,然后卖出 25% 股权给腾讯(Tencent),换得 11.6 亿欧元投资。这操作表面上是双赢,实际上却让股东暴怒,股价直接跌了快四分之一。小股东直接开撕,要告公司、开临时股东大会(EGM)重投票

为什么这事很关键

因为这不只是公司内部的资产操作,它反映出一个老问题:管理层到底是为了公司好,还是为了自己保权?这次育碧的操作,被很多人认为是在绕法规、不让其他股东有话语权,还有帮 Guillemot 家族(创办人家族)巩固控制权的嫌疑。

关键点

  • AJ Investments 领头,和一群不爽的股东组队发公开信。
  • 要求开临时股东大会,让大家对这笔交易投票表决。
  • 提出两个提案:一是重新谈判,直接把资产卖给腾讯,价码至少 40 亿欧元;二是交易完成后,每股发 23 欧元现金股息。
  • 股价已经跌了 24%,这很像市场用脚投票:不爽、不信任。
  • 股东还要求法院禁止腾讯参与投票,也限制 Guillemot 家族的投票权。

放大来看

育碧这几年状况其实不太妙。游戏品质起伏不定,又错过几波游戏热潮。现在突然把主力 IP 拿去包装成子公司,然后引进战略投资,表面是要救公司,实际像在变相卖产求生。问题是,这种安排股东完全没参与,信息又不透明,难怪大家觉得被当冤大头。

言外之意

这个操作也许放在中国某些企业不稀奇,但放在一个上市的法国游戏公司,法律和治理结构不一样,风险直接爆表。从这个案例也能看到一个老问题:当创办人慢慢失去经济持股,却还想牢牢控制公司,会出现什么样的操作。

然后呢?

法院会不会要求育碧开 EGM?目前不确定。但如果真开成,这会变成一个有指标意义的案例。股东能不能翻案、重谈交易,甚至改变管理层决策方式,值得观察。读者可能会问:如果我是股东,该怎么办?一种做法是联合其他小股东要求更多透明度,另一种是用选票表达立场。

重点来了

这不只是育碧一家的问题,而是整个市场对“治理”的再思考。别小看这类法律战,它可能会让欧洲科技圈对治理标准拉高一个层次,也提醒所有投资人:公司是不是把你当人看,从这种细节就能看出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