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放大招:6月Robotaxi上线,自动驾驶终于要来了?

特斯拉(Tesla)又双叒叕放大招了。这次马斯克(Elon Musk)在Q4财报会上,直接宣布了Robotaxi(无人出租车)将在2024年6月正式商用,并且特斯拉的完全自动驾驶(FSD)技术正迎来一个关键节点。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这不仅仅是特斯拉的技术突破,更可能是未来几十年内最大的商业机会。

Robotaxi:真正的自动驾驶商业化来了?

马斯克这次说得很直接——6月,奥斯汀(Austin, Texas),特斯拉的无人出租车要正式开始收费运营。不是测试,不是试点,而是“真正的商用”。这一点和之前含糊不清的时间表不同,这次他给了一个明确的月份,意味着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进展可能比外界想象得更快。

不过问题来了,这次马斯克的时间表到底能不能实现?过去特斯拉也曾多次给出激进的预测,例如Cybertruck的量产时间和FSD的完全成熟度,但最终往往有所推迟。因此,这次6月的Robotaxi计划,究竟是技术进步的信心,还是又一次“过度乐观”,值得关注。

更重要的是,自动驾驶真正落地后,它的商业模式将颠覆整个出行行业。传统出租车、Uber、Lyft这些公司要开始担心了。试想一下,一辆车每天能跑16小时,不用支付司机工资,成本降低,效率提升,整个市场的供需关系都会发生剧变。

FSD的技术进展:离“狼来了”还有多远?

过去几年,特斯拉的FSD一直处在“狼来了”的阶段,马斯克每年都说“很快就能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但一直没有真正做到。这次Q4财报会议上,马斯克特别强调了FSD V13和即将推出的V14版本。

V13的进步主要是依靠Cortex训练集群的加持,让AI在理解道路环境时变得更加“聪明”。V14则会进一步加强模型规模,能够记住更长时间的驾驶场景,比如在施工路段,车辆能提前几分钟就察觉到可能的危险,而不是到了眼前才紧急反应。这些改进意味着FSD真的越来越接近人类驾驶员的水平。

当然,问题也不少。FSD要实现完全无人驾驶,除了技术突破,还得解决法规和社会接受度的问题。根据市场研究,目前美国约有40%的消费者仍然对自动驾驶汽车存有疑虑,而欧洲的监管机构也强调了对安全性的高标准,这些都可能影响FSD的全面推广。

全球布局:美国、欧洲、中国市场的不同挑战

美国:法规批准与扩展挑战

美国是特斯拉自动驾驶的主要市场,但每个州的法规不同。Robotaxi在奥斯汀落地之后,如何扩展到加州、纽约等主要城市,依然存在不确定性。不过,马斯克表示,如果Robotaxi在奥斯汀顺利运行,年底前可能在加州推出,而明年可能覆盖整个北美。

欧洲:官僚体系是最大障碍

欧洲市场对自动驾驶的监管比美国更严格,马斯克直言“他们的审批速度太慢了”。目前,监管机构可能在2025年5月批准FSD,但无人监管的FSD估计还得再等更久。

中国市场:数据合规难题

特斯拉在中国的FSD进展受限于数据合规问题。中国政府不允许自动驾驶数据传输到美国,而美国政府又禁止AI公司在中国训练模型,这导致FSD在中国的落地进程受到阻碍。相比之下,像华为和小鹏等中国公司正在本地训练自己的自动驾驶模型,避开了数据跨境的限制,这使得它们在本土市场可能占据先机。

自动驾驶带来的经济变革

如果FSD真的全面落地,最大的变化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让车变成印钞机”。

目前,私家车每周平均只使用10个小时,自动驾驶后,每周的使用时长可能达到50-55小时,车辆利用率提高5倍以上。而且,特斯拉的汽车可以通过软件升级获得FSD功能,意味着买了车的用户未来有机会“一夜之间”拥有Robotaxi运营能力,车的价值也会因此飙升。

更大的商业机会是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车队”(Tesla Network),未来车主可以选择把自己的车挂到Robotaxi网络,在自己不使用时让它为自己赚钱。这个模式将直接冲击传统的Uber和Lyft,甚至会让很多人重新考虑“到底还要不要买车”。

机器人(Optimus):下一个万亿美元市场?

除了自动驾驶,特斯拉的机器人也是这次财报会议的重点之一。

马斯克的目标是,2024年生产1万个Optimus,2025年达到10万,每年增长10倍,最终目标是每年生产超过1亿个。不过,这样的增长目标是否现实仍然存疑。当前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主要玩家,如波士顿动力(Boston Dynamics)和ABB,仍然面临生产扩展的挑战,特斯拉如何突破供应链和工程瓶颈,将是观察重点。

听起来有点夸张,但如果机器人真的能大规模生产,并且成本下降,它的应用场景将远远超出工厂,比如物流、医疗、家庭服务等多个领域。

小结:特斯拉的未来,到底值多少钱?

这次财报会的信息量非常大,但核心逻辑很清晰:

  1. Robotaxi即将商业化,自动驾驶的时代终于来了。
  2. FSD技术突破,特斯拉的AI系统正变得越来越聪明。
  3. 全球市场仍有挑战,但特斯拉正在加速推进法规审批。
  4. 自动驾驶的商业模式将颠覆出行行业,影响的不只是汽车公司,还有Uber、Lyft等平台。
  5. 机器人(Optimus)或许是下一个万亿美元市场,特斯拉可能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公司,而是全球最大的AI和自动化企业。

马斯克的愿景是特斯拉市值超越全球前五大公司总和,听起来很狂,但过去十年特斯拉的崛起已经证明了一点:低估特斯拉,可能是投资史上最昂贵的错误之一。当然,也有不少分析师认为,当前特斯拉的估值已经包含了许多未来的增长预期,未来市值是否真能翻倍甚至超越科技巨头,还取决于其能否真正交付Robotaxi和Optimus的大规模应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