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电动车战场只在中美欧,结果新加坡这个弹丸小地,也能上演一出快闪剧。来自中国的平价电动车品牌哪吒(Neta),才刚在1月风风火火开幕展厅,转眼三个月不到就直接人间蒸发。展厅空无一人、热线打不通、社群静悄悄,连个说明都没留,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那这个品牌到底怎么了?
为什么重要
这不是一家品牌在海外“试水温”失败这么简单。哪吒曾经是中国电动车黑马,主打便宜耐用,抢走一堆预算有限消费者的订单。但现在连在新加坡这种超适合EV落地的小市场都撑不住,显示这背后可能是整个产业正在洗牌。新创不只要拼技术、还得拼资金续航力。
关键点
- 展厅由新加坡经销商 Evology Automobile 在2025年1月开幕,地点在 One Commonwealth
- 2025年4月初媒体探访时展厅已关闭,现场无员工、无车、无公告
- 哪吒由上海合众新能源(Hozon)持有,部分为国有资本背景
- 2024年哪吒曾获50亿元人民币资金挹注,但仍烧光了过去3年172亿元的亏损
- 新加坡目前只注册了4台哪吒车,市场反应平淡
- 中国媒体称2025年初的融资计划告吹,公司面临破产危机
大局观
电动车一开始靠补贴起飞,现在进了拼刺刀阶段。中国市场本身已经内卷到极限,像比亚迪、广汽、小鹏这类有资金又有技术的巨头压着打,像哪吒这种腰部玩家,如果没有明确定位或独特优势,很容易就被边缘化。现在的问题是,这类品牌一旦撑不住,牵连的经销商、客户、甚至供应链都会被波及。
言外之意
哪吒汽车便宜、空间大、看起来也不差。但车子提速像在养乌龟,科技感几乎是零。后来发现他们转型做中高端车型,想学特斯拉那一套,但你得先有特斯拉的灵魂,不是贴个大萤幕就能收智商税。
这类品牌的国际化策略其实也反映出中国车企的焦虑:国内太难打了,只能往外冲。但海外不是慈善市场,光有低价没有售后、没有品牌、没有渠道,消费者是不买单的。
下一步
很多人可能会问,那现在要怎么看电动车市场?简单来说,先看品牌背后有没有干爹(资金)、再看有没有真技术、最后才是价格。尤其是准备在海外设点的品牌,如果在本地都站不稳,就别急着搞全球梦。
这对投资人来说也是提醒:别只看热闹。营收漂亮不代表能活下去,重点是能不能长时间撑过寒冬。这一波收缩潮过后,剩下的才是真正能走进消费者车库的牌子。
结语
哪吒新加坡快闪事件不是偶发,而是整个电动车行业优胜劣汰的缩影。如果一个品牌的存在感只能靠补贴硬撑、连基本的海外运营都做不好,那倒得快其实也是好事。市场不需要太多品牌,需要的是几个能真正把车做好、做稳的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