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着抄底!特朗普关税开砍,SPY会不会跌成卫生纸?

US and Chinese merchant ships shooting cardboard boxes with USA and China flags from containers.USA China economic trade war market conflict concept.3d illustration

说真的,2025年这个股市,看起来比马斯克的火箭还飘。你以为2020的疫情股灾已经够疯狂了?现在我们来到了一个全新的剧本:特朗普第二次上台,开局就是一个贸易战2.0,而且这次是把“关税”当成了终极武器,一刀砍下去连自己人都吓一跳。

先说重点,S&P 500(追踪的ETF就是SPY)从4月2日开始到今天4月10日,已经跌了超过12%。以指数大概在5,700点的高点来说,直接跌到5,016点,堪称史诗级开局。这种跌法不是技术性回调,是直接跳进熊市的起跑点。而且这还只是个开始。

贸易战升级:打人也会反伤

这波崩盘主因很简单——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商品开出104%的”对等”关税,翻译一下就是”你卖我东西我就收你双倍价钱”。中国也不是吃素的,立刻反手一个34%的反制关税,还放话准备全面反击。

这种你来我往当然不只是政治秀,它实打实打击的是企业供应链、出口商利润,最后转嫁到消费者头上。一项来自耶鲁预算实验室的研究指出,这种政策可能让美国家庭一年多花3,800美元(差不多是一台iPhone。。。 继续阅读

中美经济脱钩深度分析:谁会哭得比较惨?

先说个结论:短期内中国可能哭得比较大声,但长远来看,美国的头痛才刚开始。你可能会觉得这话听起来怪怪的,怎么会两边都惨?别急,我们慢慢拆开来看。放心,我不会一上来就丢你一堆术语或数字,毕竟不是要训练你考财经博士。

你我都离不开的“仇人”经济体

从90年代开始,中美经济就像一对互看不顺眼却离不了婚的伴侣,吵归吵,该一起赚钱还是得一起赚钱。2023年,中美之间的贸易总额逼近6400亿美元。美国一年进口4476亿美元的商品来自中国,而中国也靠卖给美国的商品赚走了大约5800亿美元,这些钱可是直接影响到中国2.9%的GDP。

你说脱钩?那真是一起剁脚的行为。问题是,谁先剁、谁断得多,就会先痛。

短期来看,中国会比较惨

出口依赖症发作

中国有好几个产业对美国市场是严重依赖,比如消费电子、家电、纺织,像这些行业对美国出口比例动辄就超过20%。少了美国这些客户,等于厂里一大堆订单直接消失,工人可能得被迫回家种田。拿富士康(Foxconn)来说,如果苹果订单不来了,它光靠国内订单能撑多久?。。。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川普发疯式征税,阿克曼突然叛变:一场亿万富翁的宫斗剧

你以为股市已经够动荡了?错,还有更魔幻的剧情正在上演。特朗普突然全方位开征关税,搞得全球市场像被电到一样哀嚎。而在这波动荡中,意外站上火线的,竟然是平常看起来还挺支持川普的亿万富翁Bill Ackman(比爾·阿克曼)。他不仅公开开炮,还直接点名美国商务部长Howard Lutnick(霍华德·拉特尼克)在美国经济崩溃时赚钱?这瓜,够甜。

为什么重要

当华尔街的顶级玩家不再团结,而是互相指责、互扯头发,说明事情可能真的搞大了。贸易战不是新鲜事,但这次的烈度和速度,连一直被看作”川普盟友”的人都开始摇头,那你说市场还撑得住吗?

关键点

  • 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基础关税,对中国商品征收高达54%(包含与芬太尼相关的附加税和对等报复税)。
  • 欧盟商品关税设定为20%,钢铁、铝、汽车等也维持232条款下的个别征税。
  • 中国迅速反制,对所有美国产品征收34%的报复性关税。
  • 美国市场崩溃式下跌,道琼期货暴跌900点,纳斯达克100期货跌幅接近4%。
。。。 继续阅读

特斯拉跌成狗、全球股市鬼打墙:你该跑还是买?

市场崩盘的时候,总是会出现两种经典人物。一种是满脸忧愁、准备割肉跑路的,另一种则是眉飞色舞、随时准备抄底的。前者被恐惧驱使,后者则深谙危机带来的转机。过去一段时间,全球市场再次经历了一轮集体大暴跌,特斯拉(Tesla)更是跌破250美元心理大关,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次下跌又是否暗藏了机会呢?让我们不妨用一种轻松诙谐的方式,拆解一下这场“全球市场惊魂记”。

贸易战争升级,市场为何这么慌?

这次市场下跌的导火索,说到底还是熟悉的配方——美国和全球各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但这次情况明显比以前要“劲爆”得多。

简单来说,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又掀起了新一轮关税战,不仅对欧洲出口的商品下狠手,还让中国感到切肤之痛。中国这次也没闲着,除了关税回击之外,还开始限制稀土出口。这种做法堪称经济上的“自杀式攻击”,要知道稀土可是许多高科技产品的关键材料,就好比游戏里的稀有装备,突然一下子就不给你刷了,厂商和投资人当然惊慌失措。。。。 继续阅读

特朗普重启贸易大战,美股吓到腿软?投资者该如何应对?

有时候,股票市场就像一个情绪化的前女友,总能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给你惊喜或惊吓。这不,就在昨天,我们的老朋友特朗普一声令下,新一轮贸易大战正式开打,美股直接被吓得瑟瑟发抖。虽然这种“关税大戏”过去几年我们已经见怪不怪,但这次特朗普祭出的狠招,规模和范围之大,愣是让市场直呼“玩不起”。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这次怎么玩?

要搞懂特朗普的新关税政策,简单来说就两个字:“够狠”。美国将对超过180个国家和地区启动所谓的“对等关税”。啥叫对等关税?通俗点讲就是,你打我一拳,我至少还你半拳,不完全对等,但绝对让你疼得哇哇叫。

这次特朗普定了个基本盘:所有进口商品统一征收10%的基础关税,相当于餐厅的最低消费,连那些特朗普嘴里的“友好国家”也逃不过他的“收割”。更狠的是,他还对特定国家加码,比如对中国的关税直接飙到54%!这意味着特朗普对北京的贸易摩擦,已经从街头斗殴升级成了铁笼大战,火药味十足。

股市瞬间吓到腿软

。。。 继续阅读

QT直接变QE,美联储这波操作,到底谁被坑了?

每当鲍威尔(Jay Powell)站上讲台,全世界的金融市场都屏息凝神,生怕错过一个能决定财富命运的关键细节。这一次,他直言2025年的通胀可能停滞不前,但更让人意外的是,美联储却同时悄悄放宽了货币政策。这背后的真实逻辑,难道仅仅是经济增长放缓这么简单?

通胀没进展,竟然还敢降息?

美联储最新的经济预测戳破了之前的乐观幻想:2025年通胀目标从原本预期的2.5%提高到2.8%。别小看这0.3%的差距,对央行来说,足够折腾死一群经济学家。

面对通胀控制不力,鲍威尔却淡定地表示降息计划不变。理由是经济增速也同样在放缓,两相抵消。这种逻辑就像一个刚健完身的人,认为多跑了几步就有资格吃大餐一样。虽合理,但总让人感觉哪里不太对劲。

过去美联储信誓旦旦地说要严控通胀,现在又若无其事地把通胀再度称为“暂时性”的问题,难怪市场有点恍惚,觉得美联储是不是在表演喜剧。

QT的掩饰与QE的回归

2025年初,美联储还信誓旦旦,每月坚持250亿美元的量化紧缩(QT),企图逐步戳破市场泡沫。然而现在,他们悄悄把QT降到每月50亿美元。这50亿对美联储来说,几乎就是撒在地上的零钱,毫无意义。。。。 继续阅读

美股再崩!是超值折扣还是地狱开端?投资人该如何应对?

Desperate investor monitoring steep declines in stock market, bear market turmoil, dramatic lighting, emotional impact

最近打开新闻,满屏都是美股大跌的消息,科技股一片哀鸿遍野,有些股票甚至已经跌到让人怀疑人生的程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市场的短期修正,还是即将迎来更深层的经济危机?如果你也是满脑子问号,不妨跟我一起拆解原因。

这次市场动荡的背后,其实有几个核心因素。有人说是因为关税战火重燃,有人说是因为经济数据转弱,还有人觉得是市场过热后的自然回调。不管是哪一种,这种级别的回档,绝对不是单一事件造成的。今天就来解析这场股市大逃杀的真相,并探讨投资人该如何应对。

关税战乱再起,企业措手不及

当市场以为美中贸易战已经告一段落时,特朗普再度出手,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额外加征10%关税,累计起来已高达20%。不仅针对中国,美国还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加征了25%。

企业最害怕的就是这种政策朝令夕改,今天加税,明天可能取消,后天又来个新规定。这让很多公司完全无法规划长期成本,也影响了投资与消费信心。举个例子,苹果(Apple)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时成功躲过关税影响,但这次在财报会议上被问到类似问题时,执行长库克(Tim。。。 继续阅读

欧元大杀四方,美联储在装死?这波行情你看懂了吗?

大家最近看到欧元对美元一路上涨,可能心里都在疑惑:“是不是欧洲经济形势突然变好了?” 或者“美元是不是要凉了?” 其实,市场的运作远比想象中复杂。今天就来分析一下,到底是什么因素在推动欧元走强?

银行政策的影响

欧元的上涨,主要受欧洲中央银行 (ECB, European Central Bank) 和美联储 (Fed, Federal Reserve) 的政策分歧影响。当欧洲中央银行显得比美联储更果断,比如发布更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数据,或明确表示不会快速降息,就可能吸引投资者增持欧元。例如,最近一些欧洲央行官员公开表示:“欧元应该更强,我们不会轻易降息。” 这类表态自然会推高市场对欧元的预期。

相反,如果美联储态度偏向鸽派,市场可能会减少对美元的押注,将资金转向其他更具吸引力的市场。如果美联储开始表现出经济降温的迹象,或暗示放缓加息步伐,美元的吸引力就会下降,进一步助推欧元升值。

经济数据的支撑

除了政策因素,市场还会密切关注实际经济数据的表现。如果欧洲的GDP增长率好于预期,或者制造业、就业市场表现亮眼,都会为欧元提供强劲支撑。同样,如果美国经济开始放缓,出现衰退迹象,比如企业投资减少或消费者信心下滑,市场就会减少对美元的需求,从而推高欧元的相对价值。。。。 继续阅读

美债、稀土、关税战,川普的算盘到底打给谁看?

川普又有大动作,这次盯上了格陵兰。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都是:“这家伙又搞什么名堂?”但如果你以为这只是一个脑袋一热的决定,那你可能低估了川普的算盘。

买格陵兰?真的不是开玩笑

说到格陵兰,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冰雪、极光和北极熊。但这块土地对美国来说,真正的价值不是风景,而是稀土。全球大部分稀土供应掌握在中国手中,美国早就受够了这种依赖。川普直接想用“买地”的方式解决问题,看似荒唐,实则逻辑清晰。

问题来了,丹麦真的会卖吗?1946年,美国曾出价1亿美元购买格陵兰,理由是地缘政治和资源价值,但被丹麦政府拒绝,担心此举会影响主权完整。现在来看,丹麦依然不太可能点头。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川普不会尝试其他方式,比如支持格陵兰独立,然后再“友好合作”。别忘了,美国在格陵兰有驻军,如果政治操作得当,这片土地的未来很可能会变得更加“亲美”。

美债、黄金和贸易战:中美角力的多重战场

有人说川普打贸易战是为了美国制造业,也有人说是为了选票。但如果你仔细看美国的财政数据,会发现另一个关键因素——美债。。。。 继续阅读

关税100%?!川普这一刀,砍到谁的钱包最痛?

全球贸易近年来充满不确定性,各国之间的经济博弈愈发激烈,市场的反应也变得更加敏感。前一秒握手,下一秒就可能一脚踹过来。尤其美国的关税政策,更是市场上最大的未爆弹,每次丢出来都让人心跳加速。这次的焦点人物,还是那个熟悉的名字——特朗普(Donald Trump)。

特朗普关税:政治口号还是贸易战升级?

关税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国家级别的“加钱才给你过”,但特朗普玩的方式比较激进,甚至有点像赌徒在拉斯维加斯开大开小。他在任时对中国开刀,接着连加拿大、墨西哥都不放过,最近又有声音传出,台湾半导体产业可能成为下一个被针对的对象。

先看这次新开的关税单

从2025年2月1日起,美国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部分商品,如汽车零部件、钢铁和铝材等,征收25%关税,同时对中国的部分电子产品和机械设备征收10%关税。但这里面真正有杀伤力的是北美部分。毕竟,中国早就被关税磨练成了“死猪不怕开水烫”,对他们来说,这点税可能只是调整一下定价策略的问题。但加拿大和墨西哥,过去还是被当成“自由贸易区的兄弟”,突然被这样砍一刀,冲击可不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