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简报] Carousell裁员7%,调整战略还是应对危机?

新加坡的电商平台Carousell又一次宣布裁员,这次波及76个岗位,占整体员工的7%。这已经是Carousell过去两年内的第二次大规模裁员了,而公司高层强调这是“战略性调整”,用来适应市场变化。但我们不禁想问,这真的是调整,还是市场给它开了一份不得不签的成绩单?

为什么重要

Carousell作为东南亚的电商明星,曾经是资本市场的宠儿,但如今的裁员信号表明,哪怕是顶流企业也无法逃脱市场寒冬的冲击。对于电商平台而言,裁员往往不仅仅是人力成本的问题,更可能反映出其商业模式的瓶颈和增长天花板。

关键点

  • 裁员涉及新加坡办公室的60%受影响员工,其余分布在东南亚和台湾等其他办公室。
  • 公司给出的理由是资源再分配,将重点放在更有潜力的业务领域。
  • 受影响员工的补偿包括:每年工龄一个月薪资,最低三个月保障;2025年6月之前的医疗保险延续;职业和心理支持服务。
  • 这是继2022年裁员10%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人员调整。

大局观

。。。 继续阅读

退货率95%,Ralph Lauren为何成羊毛党最爱?

每年双十一,大家都像过年一样,不买点东西都对不起自己似的。但这场消费狂欢背后的套路和乱象,却越来越离谱。你有没有想过,买东西能退货不稀奇,但退货还能薅羊毛,甚至搞到品牌头疼?这不,Ralph Lauren就被玩坏了,本来以为自己在中国市场“大卖特卖”,结果95%的订单被退了。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起好好聊聊这场电商乱局。

事件回顾:谁是赢家,谁在裸泳?

Ralph Lauren这事儿的开头其实挺常见。天猫平台搞了个88VIP折扣活动,看似普通的促销,却因为规则复杂、优惠力度大,成了“羊毛党”的游乐场。简单说,买家只需要用Ralph Lauren这些高价商品凑单,就能薅一波大折扣,然后退货,最终只花小钱买到想要的东西。比如,有人买一件价值2000元的衣服,只是为了触发更大优惠,但用完优惠后立马退货。最后,买家只花几百块就搞定了目标商品,Ralph Lauren却还得赔上运费和名声。

这还不算完。一些直播间和社交媒体上的“省钱达人”开始公开传授退货技巧,甚至连卖家自己都加入了这场“薅羊毛运动”。有商家直接教消费者如何用自家产品去“凑单退货”,目的就是为了拉高订单量和流量。这种操作听着荒谬,但背后反映的却是整个行业的深层问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