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复活?那些你不知道的老技术新玩法
核能,一个曾经被认为快要被历史淘汰的技术,现在却似乎又悄悄走到了聚光灯下。这个话题本身就像一部好莱坞大片,既有惊心动魄的意外,又有复杂的背景设定,还夹杂着一大堆角色的戏剧性转折。上世纪核能的巅峰到三里岛事故后的低潮,再到今天的重燃希望,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我来掰开了揉碎给你讲讲。
过去的辉煌与没落
1950年代,美国实现了核裂变的商业化,靠着核能,成了一段时间内的技术先锋。那个时候的人,估计心里想着——“这玩意儿不仅能发电,还能彰显国家科技实力!”然而,故事的高光总有个尽头。1979年三里岛事故就像是一记重锤,砸得整个行业几乎停摆。再加上后来天然气变得便宜,风能和太阳能也开始跑步进场,核电站反而成了高成本的代名词。从2013年到2022年,美国关闭了13座核电站,大部分是因为经济账算不过来。
当然,这还没算上公众对核能的恐惧。只要提到“放射性物质”四个字,不少人脑中瞬间闪现切尔诺贝利那种末日场景。于是,核能在美国一度成了避之不及的“技术遗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