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飞行车量产在即!未来是否“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4年11月,小鹏的“陆地航母”飞行车在珠海航展风骚亮相——自动飞行、低空加速、螺旋上升,一套操作下来炫得很。但冷静一想,飞行车真的是未来交通的主流吗?对小鹏而言,搞电动车搞到家电、按摩椅都不够,现在竟然要飞上天了。这个扩展,确实让人有些看不懂。

为什么重要

飞行车若能实现量产与普及,理论上有助于改善城市交通并推动新兴行业的发展。然而,飞行车的技术复杂、成本高昂,加上监管难题,普及的前景并不明朗。对小鹏来说,这个项目是科技创新还是商业噱头,确实值得打个问号。

关键点

  • 技术亮点:小鹏飞行车采用自动驾驶技术,实现低空加速、螺旋上升、匀速下降和精准着陆,全程无人工干预飞行。
  • 模块化设计:地面模块为电动汽车,空中模块为飞行器,充电和对接仅需5分钟,且完全自动化。
  • 量产计划:小鹏已在建设飞行车生产工厂,计划2025年第三季度开始量产,目标年产量1万台。
  • 交付时间:预计2026年向消费者交付,市场面向私人及商业用户。
。。。 继续阅读

新加坡将调整COE政策?基于距离收费或将上线

新加坡交通部长徐芳达在国会中透露,未来如果实施基于距离的收费机制,政府有可能考虑进一步增加车辆拥车证(COE)配额。虽然目前新加坡正推行“少车”愿景,但这不代表车子的总量就无法增长。新的收费方式或许会带来更多车主和用车习惯的变革,也让大家对新加坡未来的道路拥堵管理充满期待。

为什么重要

对车主来说,COE价格已经是买车的一大考验,而增加COE配额意味着更多人可以拥有车辆,市场需求和价格可能因此得到平衡。基于距离的收费制度不仅能更精准地调控拥堵,还可以在城市交通管理方面带来更多灵活性和效率。换句话说,不用太担心买了车却无用武之地,路上甚至有可能变得更通畅。

关键点

  • COE配额增加:从明年2月开始,新加坡政府计划在未来几年额外注入最多20,000个COE,以满足车主需求。
  • 距离收费可能性:虽然目前尚未决定实施,但ERP 2.0系统给了政府实现基于距离收费的技术条件。
  • 车辆行驶习惯变化:疫情后,车辆的行驶里程已减少6%,尤其在市区,交通需求有明显下降。
。。。 继续阅读

自动驾驶新时代:小米 HAD 技术正式发布

今天,小米在广州车展上秀出新一代超级智能驾驶技术,简称 HAD(Hyper Autonomous Driving),宣称要革新智能驾驶体验。距离小米宣布进军汽车行业不过短短数年,这次的发布不光展示了他们的技术实力,也传达出小米想在自动驾驶市场分一杯羹的野心。

为什么重要

汽车自动驾驶一直是科技巨头和传统车企角力的关键战场。小米这次高调亮相,直接挑战了行业龙头们的地位,而 HAD 的核心技,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甚至号称可以达到“无图”驾驶。这不仅可以削减高昂的高清地图成本,还意味着技术的普适性更强,让更多人有机会体验真正的智能驾驶。

关键点

  • 小米智驾新阶段:雷军在广州车展上正式宣布 HAD 技术,将其定义为小米汽车的核心驱动力。
  • 先锋版即将上线:小米的全场景智能驾驶将于明天(11 月 16 日)开启定向内测,并计划在 12 月底正式推送给先锋用户。
  • 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支持从行车到泊车的全覆盖,并通过 VLM(视觉语言大模型)应对复杂场景,宣称驾驶体验更加连贯一致。
。。。 继续阅读

AI的诚实困境:大公司到底怕什么?

Wooden signpost with four arrows - ethics, honesty, integrity, respect - great for topics like business values etc.

AI到底诚实不诚实,真的那么重要吗?想想你身边那些“朋友”,有些人说话圆滑,谎话连篇,但却是派对的焦点;另一些人总是直来直去,说话像刀子,讲起真相让你一阵阵尴尬。如果AI也是一个“朋友”,你会想要一个“老实人”AI,还是一个懂得讨好你的“社交达人”?今天来聊聊AI诚实的必要性、其中暗藏的商业利益,和我们用户应该如何“防身”。

AI为何需要诚实?

AI不是人,但它的信息来源和行为模式,基本是人类设定的。这意味着AI的诚实与否直接关乎我们如何利用信息。先不说伦理道德,AI的信息垄断让它掌控了我们每天看到的内容。如果有个“有心人”在后台控制信息流向,是不是有些恐怖?谷歌、微软这样的巨头公司掌控了绝大部分的搜索市场,这也让他们在信息传递上有了极大的话语权。

搜什么,推什么,一切由他们决定。利益集团通过操控信息顺序和显示内容,可以在无形中影响我们看问题的角度。而AI如果不诚实,极可能成为这些大公司的“合谋”。。。。 继续阅读

科学家“孤注一掷”自愈癌症,挑战医学伦理极限

一名来自克罗地亚的病毒学家贝阿塔·哈拉西,用自己实验室培养的病毒,亲手为自己治疗了乳腺癌。这个大胆的“自救”之举,不仅让她成功摆脱了复发的癌症,更引发了医学界对自我实验伦理的激烈讨论。是救命的科学探索,还是潜在风险的冒险?今天就来聊聊这背后藏着的那些玄机。

为什么重要

癌症治疗领域虽然新技术层出不穷,但自我实验仍然是一个禁忌话题。哈拉西作为科研人员,跳过传统治疗的路径,直接用实验病毒来抗癌,不仅反映了癌症患者面对传统疗法的无奈,也透露出科研人员对新技术潜力的渴望。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肿瘤溶解性病毒疗法”(OVT),这种疗法是否有可能走向临床应用,成为备受期待的治疗新途径?

关键点

  • 大胆突破:哈拉西在传统治疗效果有限的情况下,选择用实验病毒直接注射肿瘤部位,主要使用了麻疹病毒和水疱性口炎病毒(VSV)。
  • 自我监控:她与自己的肿瘤科医生合作,确保自己在疗程中受到监控,以防治疗出现意外。
  • 疗效显著:病毒注射后,肿瘤明显缩小、变软,并逐渐与周围组织脱离,最终易于手术切除。
。。。 继续阅读

百度智能眼镜:下一场AI革命还是换汤不换药?

百度宣布要推出一款内置AI助手的智能眼镜时,估计大家的反应是“这不是Meta刚推出的那个吗?”一边是美国社交巨头Meta,带着Ray-Ban推出的智能眼镜赚足眼球;另一边是中国的搜索霸主百度,试图用这款AI眼镜翻身。

这听起来像是科技巨头的一场商业角力,实际上却是全球市场正在迎来一个关于AI硬件的新时代。然而,智能硬件的市场看似广阔,真正入局的玩家却不多。这种“高光产品”究竟是百花齐放还是昙花一现,百度这次到底是要走创新之路还是再次被打上抄袭的标签?本文就来剖析这场AI眼镜大战中的细节,看看它的“胜算”到底有多少。

百度的AI硬件布局

要说百度想做AI硬件,也不算突然。百度一直以来在AI领域砸下不少钱,从无人车到语音助手,都是试图借技术给自己开辟新路。可惜的是,百度并不是一帆风顺,很多硬件产品的市场反响都很一般。这次的AI智能眼镜号称内置百度的文心大模型,可以语音互动、拍照录像,还计划与百度地图和百科对接,显然是想玩个“大生态”战略,打通百度的内容平台。。。。 继续阅读

小而强大的2024 M4 Mac Mini能否成就你的工作站?

在考虑入手 MacBook Air 前,我曾经对 M4 版 Mac Mini 有过一丝心动。毕竟它价格不错,性能也不俗,甚至可以玩玩一些小型的理财或交易软件。然而,一想到指纹解锁这件事,立马就让我冷却了兴趣。你没听错!为了指纹解锁还得额外花钱买个 Mac 键盘,而这个键盘不便宜不说,还不是我喜欢的样式。

这种情况下,我的 MacBook Air 就立刻有了优势,就是自带指纹解锁,而且还带屏幕,便携也方便。这些优势一对比,Mac Mini 被我立刻pass掉了。

看看ifixit专业拆解Mac Mini

  • 拆解难度:拆解难度较大,涉及多种规格的螺丝,类似iPhone的拆解体验。
  • 超小尺寸:2024款Mac Mini仅5×5英寸大小,厚度2英寸,比以往更精致。
  • 可更换SSD:不同于以往的“封闭”,这款设备支持用户自行更换SSD。
  • 接口丰富:前面板配有2个USB-C接口、3.5mm音频插孔;背面有以太网、HDMI、3个Thunderbolt 4(M4
。。。 继续阅读

英特尔酷睿Ultra 200S评测:一场“纸上谈兵”的性能革命?

英特尔最近发布了全新的酷睿Ultra 200S处理器,引发了一阵轰动。这款被期待已久的桌面处理器,从名字到架构都做了不小的改动,看似代表着一次大胆的升级,然而实际表现却让许多用户大失所望。到底是英特尔的雄心壮志未能兑现,还是市场的期待过高?让我们一起来深度解析。

为什么重要

在竞争激烈的芯片市场,英特尔面临来自AMD的强大压力。近年来,AMD凭借着Zen架构在性能和能效上全面进攻,特别是在游戏和生产力场景中赢得了不少拥护者。这次英特尔推出酷睿Ultra 200S,希望用全新架构争回失地,然而,早期的性能测试显示,这款处理器似乎还欠火候。对用户和投资者来说,英特尔的这一步棋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未来市场份额的争夺和品牌的技术形象。

关键点

  • 接口变化:从LGA1700升级到LGA1851,尽管基板大小不变,但设计上更倾向于高端需求。
  • IPC提升:大核心的整数性能提升有限,而小核心则有显著的30% IPC提升,甚至超过上一代大核心。
。。。 继续阅读

全固态电池来了,燃油车的末日还远吗?

of innovative solid state battery technology for the next of electric vehicles showcasing futuristic design elements and the potential to revolutionize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全固态电池一出世,整个电动车圈都沸腾了。不少人预言它会颠覆传统燃油车市场,甚至让增程车(就是那个既想省电又不舍油的混合体)逐渐失去市场。但是,真的有那么神吗?今天咱们来聊聊这个神奇的“全固态”,看看它能在未来的汽车市场上翻出多大的浪花,以及到底谁能笑到最后。

全固态电池到底有多牛?

先说技术。全固态电池,听起来就像电池界的超人。它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安全性和续航能力。传统的锂电池,一旦受损就可能短路起火,而全固态电池因为使用固态电解质,能有效避免这个问题。简单讲,别人一刺就冒烟,它挨刀也不痛不痒。

再来是续航。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比传统锂电池更高。换句话说,在相同体积下,它能储存更多的电量,这意味着电动车的续航时间会大大增加。想象一下,未来电动车可能一充就能跑1500公里,这几乎是现在主流电动车的两倍!你还在担心去加油站排队吗?

燃油车会被淘汰吗?

有人说,全固态电池的普及会让燃油车彻底出局。这个说法听起来很激进,甚至有点耸动,但也并非没有道理。根据目前的数据,新能源车的市场份额已经突破了40%,甚至在某些月份达到了50%。这说明有一半的消费者已经愿意为新能源买单。。。。 继续阅读

AI竟然要追踪选举?Perplexity大胆尝试!

Perplexity,一个自带“AI疑问”的搜索引擎,最近宣布推出美国大选信息追踪平台。想象一下,这种“人工智能”会产生“幻觉”的搜索引擎,现在要负责追踪和更新选举信息?不少人都在捏一把汗。然而,Perplexity有信心让用户信任这个新平台,并希望凭此增强在AI领域的公信力。

为什么重要

美国大选不仅关系全球政治风向,也是考验AI在处理敏感信息时可靠性的重要机会。Perplexity选择在这个时候推出大选追踪平台,既展示了数据能力,也冒着AI信息偏差的风险。AI在此类实时更新和信息筛选的应用中被寄予厚望,但它能否担起重任,还需要市场的验证。

关键点

  • Perplexity的数据来源包括美联社和Democracy Works,信息覆盖总统、参议院和众议院选举,横跨州级和全国层级。
  • 平台能回答选民关注的选举问题,比如投票条件和投票时间等。
  • 在选票措施、候选人政策立场等方面,Perplexity提供AI总结的分析,力图让用户轻松获取关键信息。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