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泡沫破裂:黄仁勋的一句话让股市冷静下来

Computer Data Science Engineer Work on Desktop with Screen Showing Chart, Graph, Infographic, Technical Neural Network Data, Statistics, Programming Code with Interface. Control and Monitoring Room

量子计算股票大跌,黄仁勋的观点是导火索,但这背后的故事更有意思。让我们先聊聊这场科技与资本的“碰撞秀”,为啥量子计算机这么牛,牛到连股市都被搅得天翻地覆。

黄仁勋“泼冷水”的背后

英伟达的黄仁勋最近又上了头条,这次不是因为显卡,而是因为他在一次分析师会议上的一句话:“非常有用的量子计算机可能还需要15到30年。”这一句,不仅让投资人集体“冷静”,还让一堆量子公司股票上演了高台跳水。你可能会问,为啥他的“预言”这么有杀伤力?因为黄仁勋不仅是半导体行业的龙头人物,更重要的是,他的观点通常带着浓厚的行业洞察力。

对比一下,最近一年,量子计算股票的表现简直像坐上了火箭。Quantum Computing Inc.股价一年涨了1800%,Rigetti涨了1500%,IonQ也翻了三倍多。结果黄仁勋这冷水一泼,IonQ直接跌了29%,其他几家跌得更狠。热情被现实敲了下脑袋,市场忽然意识到:这些高估值是不是有点悬?。。。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英伟达 CES 2025 发布:RTX 50 系列与 Cosmos 平台掀起科技狂潮

英伟达 CES 2025 发布会刚落下帷幕,如果你错过了,那绝对得找时间补一补。这次的发布会,不仅是一场技术的狂欢,更像是给整个科技行业打了一针肾上腺素。发布的内容多到炸裂,但最吸睛的还是 Blackwell 架构的 RTX 50 系列,配合 Cosmos 平台的惊艳亮相。好吧,让我们细聊这次发布会的商业启示,看看这股科技浪潮怎么影响我们的钱包。

为什么重要

RTX 50 系列和 Cosmos 平台的发布,标志着人工智能、图形处理和超级计算正快速融合。这样的技术突破不仅重新定义了游戏行业,还给数据中心、机器人和自动驾驶等领域带来全新机遇。可以这么说,英伟达不仅在推新品,更是在搭建一整套未来计算的基础设施。

关键点

  • RTX 50 系列:基于 Blackwell 架构,性能比上一代提升三倍,光线追踪能力达到 380 TFLOPS。起售价仅 549 美元。
  • 移动性能革命:RTX 5070 笔记本售价 1299 美元,性能媲美上一代顶级台式机。超薄机型厚度仅
。。。 继续阅读

AMD大招背后的小秘密:避开M4 Max是不是心虚了?

AMD最近放出了一颗大招,推出了Ryzen AI Max芯片。这是一款面向创作者和游戏玩家的16核笔记本芯片,强调AI和图形性能。听起来很厉害,但当他们拿来和苹果M4芯片比性能的时候,似乎用了一些很“聪明”的策略,甚至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AMD的芯片有什么新花样?

Ryzen AI Max主打高性能,特别是在AI计算和图形渲染方面。它在多个基准测试中表现不俗,比如渲染软件Blender和v-ray的测试结果,显示领先苹果M4芯片86%。但问题是,它的对比对象并不是苹果最强的M4 Max,而是12核和14核的M4 Pro。这让人不禁想问,AMD是不是故意避开了某些对手?

在Cinebench 2024的多线程测试中,Ryzen AI Max的表现也显得不那么耀眼。它仅比12核M4 Pro高出2%,甚至落后于14核M4 Pro 3%。苹果16核的M4 Max未被纳入对比,而这款芯片拥有多达40核GPU,比M4 Pro的20核GPU更强悍。看到这儿,你是不是也觉得AMD有点避重就轻?。。。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SpaceX布局新加坡:星链业务如何撬动亚洲市场?

SpaceX最近在新加坡的招聘消息刷屏了。这家公司一向以激进的扩张策略著称,但这次在亚洲的布局,尤其是星链(Starlink)业务的拓展,更让人感到他们盯上了这片尚未完全开发的市场。不止是招聘公告,它背后暗藏着一盘大棋。

为什么重要

低轨卫星网络正成为全球科技产业的新战场,而SpaceX的星链更是这一领域的王者。新加坡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其地理位置和高效的营商环境使其成为SpaceX扩展亚洲业务的理想起点。这不仅是SpaceX的一小步,也是低轨卫星网络在亚洲发展的关键一步。

关键点

  • 招聘职位:财务经理和税务分析师。这是SpaceX首次在新加坡招聘财务人员,说明他们已经把重点放在本地化财务管理上。
  • 职责范围:包括现金管理、外汇策略执行、固定收益投资等,表明这不只是简单的运营支持,更像是为星链扩张铺路。
  • 亚洲目标:职缺明确提到支持亚洲、中东和大洋洲的业务扩展,这说明新加坡可能成为这片区域的财务和战略中心。
。。。 继续阅读

2025年特斯拉股价700还是1万?投资这公司前你得懂这些事!

如果你是个特斯拉的股东,或者仅仅是个有兴趣的吃瓜群众,今天这篇文章你绝对值得花点时间看下。我们来聊聊关于特斯拉股价预测的模型。别担心,这里没有复杂的金融公式,只有一些易懂又接地气的分析和有趣的预测。上个月有写关于“特斯拉股价的未来:从930美元的赌注说起”

为什么股价预测重要?

投资市场上,有句话说得好:“预测虽然不一定准,但不预测一定亏。” 对特斯拉这样的股票来说,这句话尤其实用。这家公司不仅仅是卖电动车,还插手机器人、自动驾驶、能源储存这些领域,简直像在玩金融版的多线程任务。所以,要理解特斯拉未来的股价走势,我们需要看得更远、想得更深。

核心业务:从电动车到自动驾驶

先说特斯拉的核心业务。我们都知道它的电动车销量是根基,但真正让人兴奋的是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假设未来有50%的特斯拉车主愿意把车共享出来赚钱,这个市场规模有多大?

根据模型预测,2026年我们预估1万台,到2028年,Robotaxi的车队规模可能达到10万辆。虽然这听起来不多,但一旦成功推出,年增长率可以达到200%。这就像当年的iPhone,从小众变成了全民标配。而且,每辆车每天跑320公里、每公里赚80美分,收入足够支撑一个新兴行业的崛起。。。。 继续阅读

新手机旧卡烦恼:XOX eSim迁移的流程

Closeup photo of unsure attractive girl looking empty space bit lip oops isolated on bright yellow color background

2024年末,我趁着我的iPhone12电池渐渐不够给力后,也趁着苹果iPhone 16销量下滑,苹果不断给节日折扣下,买了个最新的iPhone16。想说趁换新机的机会,把旧的iPhone12里的所有资料转移过来,顺便体验一下所谓的“无缝迁移”。结果悲剧就是eSim没法转到新手机上。

到底问题出在哪儿?是我操作太笨,还是苹果的流程有坑?还是我的iPhone12不支持?

运营商支持

  • 转移 eSIM 的能力取决于您的移动运营商是否支持 eSIM 转移。某些运营商可能不允许此功能,要求用户获取新的 eSIM 或在转移不被支持的情况下恢复使用实体 SIM 卡。
  • 用户应向其运营商核实 eSIM 支持的具体情况,因为不同提供商之间的政策可能会有很大差异。

无论如何,结果就是:Eight电信和XOX的eSIM迁移失败。特别是我的马来西亚XOX sim卡,一度让我很担心,毕竟我人在新加坡,这要是搞不定,回趟马来西亚换卡可就麻烦了。Eight就是要我到他们的Service。。。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马来西亚社媒新规:Meta、谷歌为何迟迟不申请?

马来西亚新社交媒体法规正式生效,要求在本地拥有超过800万用户的平台申请运营执照。腾讯、字节跳动、Telegram和Meta率先行动,而谷歌和Musk的X(前身为Twitter)却显得有些犹豫。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玄机?

为什么重要

马来西亚此举不仅是为了监管互联网平台,还瞄准了非法内容和网络安全问题。从网络诈骗到儿童保护,这些都是各国政府的监管重点。对大平台来说,这既是一次合规挑战,也是一个市场信号:监管的红线正逐步靠近。

关键点

  • 谁已申请执照? 腾讯(WeChat)和字节跳动(TikTok)已经完成申请并获得执照,Telegram处于最后阶段,Meta也已展开流程。
  • 谁还没申请? Musk的X表示其用户数未达800万门槛,谷歌对YouTube的视频分类存有疑虑,暂未申请。
  • 新规覆盖范围 所有达到用户门槛的平台都需申请,否则将面临调查或监管处罚。
  • 法规背后逻辑 政府希望通过此举打击诈骗、网络欺凌等问题,同时强化对儿童和弱势群体的保护。
。。。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新一代 CarPlay 为何跳票?苹果的“未来车载梦”能否兑现

苹果承诺的新一代 CarPlay,在 2024 年并未如约而至。官网还在说着“2024 年推出”,可日历已经翻到最后一页,这玩意依然杳无踪影。曾经满怀期待的车主们,现在可能只剩一句“等等党赢麻了”在心中打转。

为什么重要

在智能汽车迅速发展的当下,车载系统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工具,而是品牌吸引力和用户体验的核心竞争力。苹果的 CarPlay 不仅是手机与汽车的桥梁,更是一种将“苹果生态”延伸到车内的战略举措。如果新一代 CarPlay能够落地,或许可以重新定义车载体验,但问题在于它是否能赶得上这场行业竞赛。

关键点

  • 缺席的 2024:苹果在 2022 年的 WWDC 宣布了新一代 CarPlay,声称它将深度集成仪表盘和气候控制系统,并支持多屏显示。然而两年半过去了,没有一辆车搭载这个系统。
  • 技术与车企的双重挑战:开发复杂的车载系统需要时间,而车企是否愿意让苹果深入控制车载体验,也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 合作伙伴名单空转:阿斯顿·马丁、保时捷等曾承诺支持,但没有任何实际车型发布。其它包括奥迪、本田等在内的品牌,也在“画大饼”的名单上躺平中。
。。。 继续阅读

特斯拉交付量“暴雷”?别慌,真正的机会藏在哪?

新年刚过,特斯拉就给了投资者一个“大惊喜”:2025年第四季度的交付量仅49.5万辆,比市场期待的50万+辆低了一截。这数据一出,股价立马暴跌5%。你问我这是什么概念?就像期待迎接一桌满汉全席,结果只端上了一盘凉菜。市场的情绪变化之快,连特斯拉车主的提速都要甘拜下风。

短期的技术“陷阱”

从技术面看,特斯拉的股价正在玩“高台跳水”。技术分析高手都看得出来,这是典型的“双顶”形态,也就是反转下行的信号。当前股价处于下跌通道中,可能进一步探底至340美元附近。短期内,别想着做多期权抄底,尤其是那种“卖出看涨期权”的骚操作,真有可能一不小心被市场教做人。

更有意思的是,市场对特斯拉的短期表现好像得了“选择性失忆症”:明明能源业务的表现是亮点,却没人愿意买账。看着股价一路下滑,投机者纷纷开始“割肉”,长线投资者却可以准备好小板凳看戏。

中长期的“潜力爆发”

说到基本面,我们得聊聊特斯拉的能源业务。2025年Q4,特斯拉能源业务部署量达到11.4。。。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手机还能这样玩?解锁 Bigme HiBreak Pro 的墨水屏黑科技

看惯了智能手机市场的千篇一律,Bigme HiBreak Pro 的出现像是一股清流。这个墨水屏手机不仅让人耳目一新,还带来了不少值得深挖的亮点。如果你觉得手机只能拼性能、拼摄像头,那这款产品可能会让你重新思考什么才是「好手机」。

为什么值得关注

墨水屏技术以护眼、低功耗著称,而 HiBreak Pro 把它搬上了手机舞台,这本身就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作为天玑 1080 的强大后盾,这款手机不仅满足了性能需求,还优化了阅读和长期使用的体验。对于内容消费型用户来说,它是目前市场上独树一帜的选择。

关键点

  • 护眼屏幕:6.13 英寸墨水屏,分辨率达 824×1648,提供 300 PPI 的细腻显示效果,同时实现 0 蓝光和 0 频闪。阅读长时间不累眼。
  • 自研刷新模式:支持“SSS 级”刷新,翻页残影减少 50%,解决墨水屏传统短板,带来流畅操作感。
  • 5G 与多功能支持:全面兼容 5G 网络,配备 NFC、红外遥控等实用功能,轻松应对各种生活场景。
  • 长效续航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