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简报] NVIDIA Jetson Orin Nano Super:颠覆AI开发的平价神器

今天我们要聊聊NVIDIA刚出炉的Jetson Orin Nano Super。这个号称“最便宜的生成式AI计算机”一上市,就吸引了大批科技迷的目光。售价仅249美元,却能跑大型语言模型,还支持高性能计算。别说,它还真有点“价廉物美”的味道。

为什么值得关注

在AI和机器人蓬勃发展的当下,硬件的性价比直接决定了开发者的创意是否能落地。Jetson Orin Nano Super以70万亿次每秒运算性能和25瓦低功耗,打破了“AI计算机高高在上”的门槛,为更多人打开了通往AI世界的大门。

关键点

  • 性能卓越:每秒70万亿次运算,媲美顶级AI计算机。
  • 功耗超低:仅25瓦,非常适合节能需求的设备。
  • 支持广泛框架:兼容CUDA、cuDNN和TensorRT,覆盖主流开发工具链。
  • 价格实惠:249美元的售价,对于开发者和教育用户非常友好。
  • 多样应用:从机器人到工作站,甚至生成式AI开发,都能轻松胜任。

从大局来看

NVIDIA过去几年在机器人和AI硬件领域不断试水,从Exavier系列到如今的Jetson。。。 继续阅读

AI称霸生物医药:诺贝尔奖被科技抢了还是科学家躺平了?

最近,AI 不仅在科技圈风光无限,还“打劫”了生物医药界。连诺贝尔奖评委都扛不住,把 2024 年化学奖颁给了 DeepMind 的两位大佬 Demis Hassabis 和 John Jumper,再加上生物学圈的大神 David Baker。有人说,AI 靠 AlphaFold 把人类卡了几十年的蛋白质折叠问题给破解了。听起来是不是很酷?但我得提醒各位,看似风平浪静的技术突破背后,其实水深得很。

AI如何搅动生物医药这池“深水”?

AlphaFold:从黑马到王者

先来聊聊这场 AI 风暴的源头 AlphaFold。简单点说,它能预测蛋白质的 3D 结构,准确度高达 90%。这水平在生物圈算是降维打击,直接甩开传统实验方法五条街。之前靠实验搞清一个蛋白质结构得花好几年,还得烧掉几十万美元。而 AlphaFold 几天就搞定,还白送全世界科学家用。效率拉满,钱也省了,谁不爱?

但是,这个“救世主”也不是完美的。比如,面对超复杂的蛋白质结构,AlphaFold。。。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颠覆视频创作!Sora开启AI视频时代的全新篇章

我们常说,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那视频呢?当AI遇上视频生成,Sora正式上线,标志着AI内容创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想象一下,仅凭文字指令就能生成生动的视频,这是一场内容创作者的盛宴,也可能是生产力工具的革命。

为什么重要

视频内容已经成为数字时代的核心载体,而Sora将文本到视频的生成流程大幅简化。这不仅降低了视频制作的技术门槛,还可能重塑广告、娱乐、教育等多个行业的内容创作方式。对于品牌方和内容创作者,这无疑是个潜在的颠覆性工具。

关键点

  • 技术突破:新版“Sora Turbo”比之前的版本快得多,支持1080p分辨率和多种视频比例选择,如横屏、竖屏和正方形。
  • 创意自由:用户可以通过分镜工具精准控制每帧内容,也可以利用社区功能汲取灵感。
  • 订阅模式:免费用户每月可生成50个480p视频,而Pro用户则享受更多生成量和更高分辨率的特权。
  • 安全保障:所有生成内容都附带C2PA元数据,确保透明性并打击虚假视频滥用。
。。。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大学生开发的AI排行榜成行业焦点

在人工智能圈子里,最近有个非常“戏剧化”的排行榜成了行业的明灯——由两位大学生开发的Chatbot Arena。一开始只是个学校项目,结果硬是变成了各大科技公司争抢榜首的“江湖擂台”。

为什么重要

AI已经成为各家科技巨头的必争之地,谁在这场赛跑中抢得先机,谁就能吸引更多的用户和顶尖人才。Chatbot Arena通过直接对比模型表现,给行业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竞争场地。换句话说,这个排行榜就像科技界的“风向标”,有了它,大家不需要埋头钻研晦涩的技术文档,也能看清谁是AI领域的“老大哥”。

关键点

  • 用户驱动排名:Chatbot Arena通过用户投票决定排名,杜绝了传统学术评估的陈旧和局限。
  • 模型多样性:目前排行榜上已经涵盖了170多种AI模型,类别从创意写作到编程应有尽有。
  • 行业热捧:包括OpenAI、Google和Meta在内的巨头纷纷参与,争相抢占榜首。
  • 国际竞争:中国AI公司01.AI也成功跻身前十,显示出亚洲玩家在这一领域的强劲进步。
。。。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贵 10 倍的 ChatGPT Pro,值不值得买?

OpenAI 最近宣布推出了一款新的订阅服务,ChatGPT Pro价格每月 200 美元。这款定价高出普通用户十倍的服务,似乎在为专业市场铺路。那么,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值得花这个钱吗?来,一起看看这个 AI 巨头又在玩什么新把戏。

为什么重要

订阅服务的定价并不单纯只是钱的问题,而是对用户需求的试探和市场的重新划分。200 美元的价格意味着 OpenAI 不再仅仅满足于普通用户,而是瞄准了那些对 AI 有强大需求的企业或专业人士。这一步,既是商业化的探索,也是对 AI 技术真正价值的重新定义。

关键点

  • ChatGPT Pro 每月 200 美元,提供对最强 AI 模型的无限访问,包括升级后的 o1 推理模型。
  • 与 ChatGPT Plus 的 20 美元相比,这款 Pro 版的定价直接甩开普通用户,瞄准高端市场。
  • 升级后的模型在解决数学和编程问题时性能更快更强,尤其适合需要复杂计算和分析的场景。
  • 推理能力的增强是未来 AI 系统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这次升级不仅是技术秀肌肉,更是行业方向的风向标。
。。。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苹果和百度合作翻车?AI功能为何难征服中国市场!

苹果与百度,这听起来像是一对奇妙的组合,但这次的合作却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为了在中国市场上为iPhone添加AI功能,苹果和百度正在适配百度的文心大模型,却遭遇了不少“拦路虎”。在中国这个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这场跨国合作值得我们深入一探。

为什么重要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拥有巨大的消费潜力,但竞争也异常激烈。华为的强势回归和其在AI功能上的投入,让苹果在中国市场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如果苹果无法在AI领域有所突破,它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可能会进一步缩水。

关键点

  • AI功能缺陷:百度的文心大模型在理解用户提示和响应准确性上还存在不足,影响实际用户体验。
  • 隐私冲突:苹果的隐私政策禁止收集用户AI查询数据,但百度希望利用这些数据优化模型,两者理念冲突严重。
  • 市场动态:苹果在中国的iPhone销售同比下降0.3%,而华为的销售激增42%,优势越来越明显。
  • 用户批评:iPhone 16因缺乏AI功能在中国遭遇了“冷嘲热讽”,这让苹果的品牌吸引力受到考验。
。。。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强化学习微调:让 AI 真正懂你

OpenAI 又放大招了,这次是强化学习微调(Reinforcement Fine-Tuning,RFT)。简单来说,你可以把 AI 模型调教成你自己的贴身专家,比如法律助理、医疗顾问,甚至炒股神器。这个功能是 O1 系列最新的定制化技术预览版,明年才会正式开放,但别急,今天我们先看看它到底能干啥。

为什么值得关注

定制化 AI 模型不是新鲜事,但强化学习微调把这个玩法直接拉到新高度。不再是简单地模仿输入,而是教 AI 学会推理,举一反三。这意味着什么?少量数据就能让模型变聪明,适配复杂任务,甚至在专业领域超越人类。

关键点

  • 用强化学习优化模型:RFT 让 AI 不止会模仿,还会独立思考。少至几十个案例就能让模型显著提升。
  • 适用领域广泛:法律、医疗、金融、保险,任何需要专业知识的地方都能用。
  • 实际案例:OpenAI 与汤森路透合作,让 AI 变身法律助理;在医疗领域,用于罕见病的基因诊断研究。
  • 透明可控的微调过程:训练数据、评分器和验证数据全程公开,用户可以完全掌控定制流程。
。。。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BBVA大手笔:3000个ChatGPT如何改写银行业未来?

BBVA这家西班牙银行最近玩得挺大,直接买了3000个ChatGPT企业版许可证,半年内就搞出近3000个专属GPT,号称效率提升一大截。这事乍听起来像是一场科技圈的烟火秀,炫酷但虚无,不过深入一看,还是有不少干货值得琢磨。

为什么重要

AI的企业应用从来不是单纯为了“炫技”,而是要给业务带来实际价值。BBVA作为全球知名的金融机构,他们的实践为金融行业提供了一份宝贵的试验报告。这不仅关乎效率提升,更是一次对未来银行模式的探索:AI能否真正融入企业复杂生态系统?

关键点

  • 初期成果:BBVA的员工利用ChatGPT企业版创作了近3000个专属GPT,覆盖法律、风控、营销、人才管理和财务等领域。初期用户反馈80%认为每周能节省超过两小时工作时间。
  • 主要功能:GPT被用来分析复杂风险短语的意图、生成客户回复草稿等,帮助员工快速完成繁琐任务。
  • 技术挑战:与复杂内部系统整合难度大,特别是动态数据和实时交互。尽管OpenAI提供了“Action”功能,实际操作仍面临障碍。
。。。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苹果 Siri 要崛起?新版本挑战 ChatGPT!

最近,有消息传出苹果正在开发一个更智能的 Siri,代号 LLM Siri,目的是挑战 ChatGPT 等对话式 AI。说实话,Siri 的用户体验这些年来一直不太给力。苹果终于要对它“动手术”了,而这个手术可不是小修小补,而是大改款,甚至可能会重塑个人语音助手的定义。

为什么重要

语音助手行业早已饱和,但也有点“滞涨”。Siri 的发展缓慢让不少人放弃使用,转投第三方工具。如今,随着大语言模型(LLM)的突破,苹果再不跟上潮流,就真的会掉队。试想一下,如果你的 Siri 不再是只会回答天气的“机器人”,而是可以参与深度对话的“智囊团”,这是不是一个全新的市场可能?

关键点

  • LLM技术加持:苹果计划用其自主开发的 Apple LLM,让 Siri 能分析更复杂的指令,甚至在不同应用间自由切换任务。
  • 测试阶段:苹果目前在 iPhone、iPad 和 Mac 的独立 App 中测试新版 Siri,预计未来完全替代现有版本。
  • 发布时间规划:2025
。。。 继续阅读

苹果智能,真是“智商税”吗?

最近在试用了几周苹果新推出的AI功能后,我开始怀疑,这玩意儿真的是为了方便用户,还是为了方便苹果的营销团队?广告里一个比一个蠢的角色,靠苹果AI掩盖自己的懒惰和无能,最后还能洋洋得意地自称天才。如果这就是苹果对用户的“精准画像”,那真是给咱们的智商狠狠挖了个坑。

苹果智能的实际用途

我们先聊聊这些功能到底干了啥。比如,你能用它总结朋友的消息,重写邮件,甚至在Safari里概括网页内容。听起来好像挺炫,但实际体验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总结功能经常理解错重点,翻出来一堆机械化的句子,根本没有“智能”可言。重写邮件虽然可以换个语气,但改完之后看上去就像一封冷冰冰的公文,这种“个性修剪”,感觉在葬送真诚。

有一回我试着用邮件总结功能,想让它把某个项目的要点捋出来,结果AI非但没帮我省时间,反而让我花了更多时间去纠正它的误解。总结就总结吧,还给我隐藏了原文,不得不点开来对比。拜托,效率呢?

广告里的“精明”人物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