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新时代:小米 HAD 技术正式发布

今天,小米在广州车展上秀出新一代超级智能驾驶技术,简称 HAD(Hyper Autonomous Driving),宣称要革新智能驾驶体验。距离小米宣布进军汽车行业不过短短数年,这次的发布不光展示了他们的技术实力,也传达出小米想在自动驾驶市场分一杯羹的野心。

为什么重要

汽车自动驾驶一直是科技巨头和传统车企角力的关键战场。小米这次高调亮相,直接挑战了行业龙头们的地位,而 HAD 的核心技,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甚至号称可以达到“无图”驾驶。这不仅可以削减高昂的高清地图成本,还意味着技术的普适性更强,让更多人有机会体验真正的智能驾驶。

关键点

  • 小米智驾新阶段:雷军在广州车展上正式宣布 HAD 技术,将其定义为小米汽车的核心驱动力。
  • 先锋版即将上线:小米的全场景智能驾驶将于明天(11 月 16 日)开启定向内测,并计划在 12 月底正式推送给先锋用户。
  • 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支持从行车到泊车的全覆盖,并通过 VLM(视觉语言大模型)应对复杂场景,宣称驾驶体验更加连贯一致。
。。。 继续阅读

全固态电池来了,燃油车的末日还远吗?

of innovative solid state battery technology for the next of electric vehicles showcasing futuristic design elements and the potential to revolutionize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全固态电池一出世,整个电动车圈都沸腾了。不少人预言它会颠覆传统燃油车市场,甚至让增程车(就是那个既想省电又不舍油的混合体)逐渐失去市场。但是,真的有那么神吗?今天咱们来聊聊这个神奇的“全固态”,看看它能在未来的汽车市场上翻出多大的浪花,以及到底谁能笑到最后。

全固态电池到底有多牛?

先说技术。全固态电池,听起来就像电池界的超人。它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安全性和续航能力。传统的锂电池,一旦受损就可能短路起火,而全固态电池因为使用固态电解质,能有效避免这个问题。简单讲,别人一刺就冒烟,它挨刀也不痛不痒。

再来是续航。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比传统锂电池更高。换句话说,在相同体积下,它能储存更多的电量,这意味着电动车的续航时间会大大增加。想象一下,未来电动车可能一充就能跑1500公里,这几乎是现在主流电动车的两倍!你还在担心去加油站排队吗?

燃油车会被淘汰吗?

有人说,全固态电池的普及会让燃油车彻底出局。这个说法听起来很激进,甚至有点耸动,但也并非没有道理。根据目前的数据,新能源车的市场份额已经突破了40%,甚至在某些月份达到了50%。这说明有一半的消费者已经愿意为新能源买单。。。。 继续阅读

让家人安心?特斯拉Model 3安全测试引爆中国社交网络!

特斯拉Model 3在最近的一项“撞击测试卡车”测试中表现出色,引起了中国市场的极大关注。这项测试不同寻常,模拟了车辆在极端情况下的抗撞击表现,而Model 3成为唯一通过该测试的车型。视频发布后,社交媒体上立刻掀起了讨论风暴,不少人认为,特斯拉在安全性方面的投入,或许就是他们选择这辆车的最终原因。

为什么这件事值得关注?

特斯拉不仅是性能和自动驾驶技术的佼佼者,也在安全性上逐步超越了其他车企。尤其是在中国市场,消费者对车辆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Model 3的出色表现无疑为品牌加分。而选择一辆安全的车,早已不仅是为了炫耀技术,更是保护家人,特别在如今全球范围内交通事故频发的背景下。

关键点

  • 独家通过测试:Model 3是唯一通过该项“钻孔碰撞”测试的车型,在车辆A柱防护上表现特别突出。
  • 顶级安全评级:Model Y也在IIHS获得2024年“顶级安全之选+”的认可,且在NHTSA测试中所有类别均获五星评级。
。。。 继续阅读

老车厂沦为徒弟?特斯拉如何抢下制造之王!

特斯拉的崛起打脸了不少传统车企,连当初的“笑话”都成了标杆,产业中流砥柱的这些老玩家们,几乎每一步都在“照抄作业”。特斯拉如何从“学徒”变成了“师傅”?背后绝对不只是 Elon Musk 的疯狂和名气,而是生产效率和技术创新的系统性突破,这点简直叫那些老字号汗颜。

车厂老总们有的已经在考虑“放弃”,看特斯拉跑得太快,自己怎么追都追不上。今天咱们就来剖析,特斯拉到底用了什么“套路”,让这些传统车厂边学边服,还得硬着头皮说“Tesla 真香”。

从“被笑话”到“神话”:特斯拉的制造进化之路

传统车企的笑话不是白听的。想当年 Toyota 在生产线上引入精益生产模式,一度成为业界典范,人人争相模仿。而如今,这些曾经的“导师”开始模仿起特斯拉的 Giga 铸造。为什么呢?因为特斯拉压缩了制造成本,还提升了生产效率。Toyota、Ford、甚至 Volvo 都尝试用 Giga 技术,但 BMW 还在坚持认为这种“超大铸造”没什么用,说白了就是嘴硬。。。。 继续阅读

特斯拉V13震撼上线,自动驾驶红利来了?

特斯拉自动驾驶版本13终于发布了,马斯克这一波科技猛料再一次搅动了市场情绪。别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软件更新,特斯拉此次发布的V13,不仅标志着它的全自动驾驶(FSD)技术更进了一大步,还为未来的无人出租车铺平了道路。究竟这个版本的提升能不能让特斯拉迈入新的增长期?我们来聊聊。

为什么重要:特斯拉FSD V13的推出意味着自动驾驶离无人出租车的实现更近了一步。这不仅能提升特斯拉的竞争力,还可能彻底改变交通和城市出行方式。这波操作下来,特斯拉的估值上限似乎也得重新考量了。

关键点:

  • 更强的模型预测力:V13相比之前的版本,参数量提升了3倍,处理复杂情况的能力也更强。AI的“记忆力”提高3倍,可以帮助自动驾驶在雨雪等低能见度环境下更稳定地判断。
  • 全新的音频识别:特斯拉的FSD系统加入了听觉功能,可以识别紧急车辆的声音,提前做出避让动作。
  • 训练数据量激增:特斯拉的AI模型训练数据量提升了4倍,边缘情况训练量同步大增,使其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更强。
。。。 继续阅读

比亚迪Atto 3欧洲遇阻:驾驶辅助系统被评“不推荐”

比亚迪的Atto 3电动车在欧洲的驾驶辅助评测中遭遇“滑铁卢”。本来摩拳擦掌准备占领欧洲市场,结果被贴上“不推荐”标签。比亚迪的梦想在现实面前有些遇冷。

为什么重要:欧洲消费者对于车评数据相当敏感,特别是安全评级,这直接影响市场表现。更重要的是,Euro NCAP的评分虽然不是官方认证,却在欧洲市场有着巨大影响力,特别是对那些希望在欧美主流市场立足的中国车企。

关键点:

  • “驾驶监控得分为零”: Atto 3在驾驶员监控方面未达标,特别是在高于时速90公里时未能防止右侧超车,这在安全方面是一大失分。
  • 欧洲消费者的“金科玉律”: 虽然Euro NCAP的评级不影响车辆上路,但消费者对于安全评价的敏感度远超乎想象。
  • 高分营销的反噬:比亚迪曾因获得五星评价而大力宣传,如今反而被“不推荐”评为弱点,恐怕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在欧美市场塑造品牌形象。
  • 市场竞争者的压力:宝马、奔驰等欧洲品牌在Euro NCAP的评分明显较高,给比亚迪在欧洲市场的布局带来挑战。
。。。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特斯拉无人出租车即将上路,Palo Alto打头阵!

特斯拉和Palo Alto政府正在密切讨论的无人出租车计划。听起来很未来,但其实就在眼前。Palo Alto 作为硅谷的科技心脏,特斯拉早就在那里搞研发,现在干脆直接讨论起了无人出租车上路的细节。如果顺利,明年可能就能在这看到第一批有监管的无人出租车。

为什么重要:这个计划代表着自动驾驶技术真正开始从实验室走向大街小巷,尤其是特斯拉这样的大玩家介入,市场期待也就更高。Palo Alto 项目若成功,其他城市肯定也会跟进,而我们离彻底告别人类司机的日子可能比想象的更近。

关键点:

  • 特斯拉正与Palo Alto政府讨论推出无人出租车服务,预计明年开始试运行。
  • 首批车辆将使用Model 3和Model Y,而Cybercab要等到2026年才可能面世。
  • 无人出租车每英里运营成本预计为20美分,远低于Uber的2美元和自己开车的70美分。
  • 特斯拉无人驾驶安全数据显示,自动驾驶模式下的安全性是普通驾驶的8倍。
  • Palo Alto的现有出租车服务亏损,特斯拉合作可能成为“解救者”。
。。。 继续阅读

特斯拉三季度财报:这次自动驾驶真的要来了?

终于等到了财报季的乐趣,特斯拉又来炸场了!这家公司一向喜欢秀肌肉,刚刚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又给我们这些投资人好好上了一课。从电动车的销量到未来的自动驾驶和机器人,特斯拉把未来的蓝图画得又大又远。

那么,问题来了,马斯克的豪言壮语,到底有多少是真货,又有多少只是画饼?我们来拆解一下,看看哪些信息值得我们兴奋,哪些又需要我们冷静思考。

特斯拉的销量与盈利:打破行业规律

首先,特斯拉继续打破电动车行业的传统规律,其他车企还在亏钱,特斯拉却在笑哈哈地数钞票。你没看错,全球市场上没有一家电动车公司实现了盈利,除了特斯拉。这个季度,特斯拉不但交付了创纪录的车辆,还庆祝了第七百万辆车下线。7百万辆是什么概念?如果你每天造一辆车,你得造19200年才能达到这个数字。

重点来了,马斯克自豪地表示,即便市场环境艰难,特斯拉依然盈利。这句话背后透露出什么?就是这家公司的运营效率确实牛。你可能觉得特斯拉车卖得贵,这个季度的平均销售价格(ASP)确实有所下降,因为他们提供了各种金融支持,但整体销售依旧坚挺。。。。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特斯拉股价飙升12%,HW3免费升级是机会还是陷阱?

看完特斯拉最新财报的电话会议,感受到一股“牛劲儿”。但别高兴太早——财报亮眼,盘后大涨12.1%,这可不是我们想象的”直线上升”。Musk甚至抛出了“HW3免费升级”的大饼,听起来诱人,但细细一想,这里面的水,可有点深啊。

为什么重要:特斯拉的财报不只是投资者的年度盛会,也是整个电动车行业的风向标。这个季度,不仅给了特斯拉股价一个短暂的甜头,也让那些对特斯拉FSD(完全自动驾驶)还抱有怀疑态度的人重新开始思考这个未来科技的现实性。

关键点:

  • Q3财报亮眼,特斯拉毛利率达到17.1%,远超市场预期。
  • 盘后股价飙升12.1%,市场反应火热。
  • HW3车主将获得免费升级机会,以支持完全自动驾驶功能。
  • 特斯拉累积现金流达到133亿美元,远超Rivian和Lucid这些新兴玩家的表现。

大局观:特斯拉通过这次财报不止证明了自己赚钱的能力,也向市场展示了强大的成本控制和供应链优化。尽管北美市场的降价促销策略可能会影响未来几个季度的毛利率,特斯拉依然是这个市场中屹立不倒的巨头。。。。 继续阅读

Cybertruck销量爆棚,特斯拉笑傲江湖!

最近,特斯拉的新闻再次刷屏,从Cybertruck销量飙升到Model Y推出七座长续航版本,特斯拉在各大市场动作频频,令其他车企只能望尘莫及。尤其是美国市场,Cybertruck在短短一个季度内竟然冲进了电动车销量排行榜前三。让我们来一探究竟,这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玄机。

为什么重要:特斯拉并不是一夜之间成为电动车行业的巨头的,今天它在美国市场独占鳌头的地位,是多年技术积累和市场布局的结果。无论是Cybertruck还是Model Y的销量数据,都表明了特斯拉不仅仅是产品创新的先驱者,也是市场策略的高手。对投资者和竞争对手来说,这种“领头羊”效应值得深思。

关键点

  • 2024年第三季度,Cybertruck成为美国第三大畅销电动车,仅次于特斯拉的Model Y和Model 3。
  • Cybertruck的销量超越了所有非特斯拉电动车,显示出其强大的市场吸引力。
  • Cybertruck销量是福特F-150 Lightning的两倍多,进一步证明了特斯拉在电动皮卡领域的领先优势。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