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antir:数据界的神话,还是烧钱无底洞?

Palantir(PLTR)是一家让投资者又爱又恨的公司。有人说它是未来数据帝国的基石,也有人认为它是个烧钱无底洞,迟早要爆雷。究竟它能否实现盈利,还是只是市场的又一次狂热?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股价一路狂飙,市盈率高得离谱,你可能在想:这到底是投资机会,还是市场的又一次幻觉?今天我们就来拆解这家公司的底细,看看它究竟值不值得买。

Palantir 到底是干啥的?

Palantir Technologies(PLTR)是一家以数据分析为核心的科技公司,专门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情报分析工具。它的客户群体豪华到爆,包括美国军方、政府机构,以及各大企业。听起来像是硅谷版本的CIA,但别误会,它并不抓间谍,而是利用大数据帮助客户做决策。

很多人把Palantir比作”数据界的谷歌”,但这家公司的商业模式和普通软件公司大不一样。它不卖标准化的软件,而是提供定制化的数据解决方案,价格昂贵,客户黏性极强。换句话说,这是一家”定制化数据分析服务公司”,它不靠软件订阅赚钱,而是靠长期的合同和项目收费。。。。 继续阅读

美债、稀土、关税战,川普的算盘到底打给谁看?

川普又有大动作,这次盯上了格陵兰。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都是:“这家伙又搞什么名堂?”但如果你以为这只是一个脑袋一热的决定,那你可能低估了川普的算盘。

买格陵兰?真的不是开玩笑

说到格陵兰,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冰雪、极光和北极熊。但这块土地对美国来说,真正的价值不是风景,而是稀土。全球大部分稀土供应掌握在中国手中,美国早就受够了这种依赖。川普直接想用“买地”的方式解决问题,看似荒唐,实则逻辑清晰。

问题来了,丹麦真的会卖吗?1946年,美国曾出价1亿美元购买格陵兰,理由是地缘政治和资源价值,但被丹麦政府拒绝,担心此举会影响主权完整。现在来看,丹麦依然不太可能点头。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川普不会尝试其他方式,比如支持格陵兰独立,然后再“友好合作”。别忘了,美国在格陵兰有驻军,如果政治操作得当,这片土地的未来很可能会变得更加“亲美”。

美债、黄金和贸易战:中美角力的多重战场

有人说川普打贸易战是为了美国制造业,也有人说是为了选票。但如果你仔细看美国的财政数据,会发现另一个关键因素——美债。。。。 继续阅读

全球资金狂扫黄金,3000美元指日可待?

2025年,黄金市场像是坐上了火箭,仅在过去一个月,金价就累计上涨超过5%。2月11日,金价飙上历史新高,现货黄金一度冲到每盎司2,942.70美元。这波涨势不是凭空来的,而是老熟人——美国前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又整了个大动作,直接对钢铁和铝进口加了25%关税,毫无例外可言。这个操作不只让全球贸易摩擦加剧,还让市场对通胀的担忧再度升温。而黄金,作为大家最爱的避险工具,再次成为了投资者的香饽饽。

关税这把火,怎么就烧到了黄金?

其实关税和黄金本身没啥直接关系,但市场的逻辑是连锁反应的。特朗普的这一刀,砍下去的是全球贸易体系的稳定性,吓跑的是投资者的信心。

  1. 贸易战阴云密布,投资者寻求避险 贸易战意味着全球经济可能会遭遇冲击,企业利润受损,市场波动性增加。钱不喜欢不确定性,所以聪明资金往往会转向黄金这种历史上被验证过的避险资产。
  2. 通胀预期升温,黄金抗通胀属性凸显 关税提高,进口产品成本上升,最终消费者买单。这会让通胀升温,而黄金在高通胀环境下通常会表现不俗。特别是当美元购买力下降时,黄金价格往往会上升,起到资产保值的作用。
。。。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Shein、Temu 便宜时代终结?美国新规让你钱包哭泣!

美国最近对电商平台祭出了新规,Shein、Temu 和 Amazon Haul 这些靠”低值免税”政策(de minimis)起家的玩家要头疼了。便宜的小物件、快速直送的时代,尤其是服饰、美妆和小家电等品类,可能会迎来更高的成本和更长的配送时间。消费者要多掏钱,卖家得想办法补破洞。谁能活下来,谁会被淘汰?

为什么重要

美国政府这次不只是对 Shein 和 Temu 开刀,而是连中小电商都被波及。以前这些公司靠低值免税条款,能让小额订单免关税,成本更低,价格自然也更香。现在游戏规则变了,价格战可能告一段落,消费者不仅要支付更高的价格,还可能开始寻找更划算的本土品牌或者二手市场。

关键点

  • 低值免税政策终结 Shein 和 Temu 约占美国所有低值免税包裹的 30%,这次政策调整对它们影响巨大。
  • 关税增加 现在每笔低于 800 美元的订单也得缴税,意味着 Shein 和 Temu 的运营成本上升,利润受压。
  • Amazon Haul 也受波及 这个 2023
。。。 继续阅读

又被交易所阴了?爆仓数据竟然少算了80亿美金!

加密市场最近的剧烈波动,让不少合约交易者体验了一场”地震模拟训练”。昨天还在幻想财富自由,结果一觉醒来,账户归零,甚至连本金都找不回来。而就在这场大规模爆仓潮中,一个关键问题浮上台面:全网实际清算金额究竟是多少?

主流数据提供商 Coinglass 统计的数字是 20 亿美元,但 Bybit CEO Ben Zhou 认为实际数字可能高达 80-100 亿美元。到底谁的数据更接近真相?交易所的数据是否足够透明?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交易所清算数据为何存疑?

在加密市场,每次大跌都会伴随大规模爆仓,而这些数据通常由 Coinglass 等第三方机构提供。然而,这些数据的来源主要依赖交易所的 API,但问题在于,交易所的 API 并不总是完整公开所有清算数据。

Ben Zhou 指出,Bybit 过去 24 小时的清算金额高达 21 亿美元,而 Coinglass 仅记录 3.33 亿美元。这一数据差距可能源于 Coinglass 依赖的 API 统计方式不够全面,或者部分交易所未提供完整数据。换句话说,Coinglass。。。 继续阅读

日本人终于摆脱“加班地狱”?四天工作制的真相来了!

日本人的工作文化一向以“加班”著称。想象一下,到了晚上六点,办公室里的人还稳稳坐在电脑前,仿佛时间静止,没人敢先站起来走。这种场景在日本职场并不罕见。但最近,日本的一些公司正在尝试一种新的制度——四天工作制,而且不减薪。这到底是企业的人道关怀,还是资本家们的另一种精打细算?

日本的四天工作制是怎么来的?

别以为这是乌托邦的空想,其实,这种模式已经在部分企业中运行了几年。例如,佳能电子(Canon Electronics)开始测试四天工作制,让员工在四天内完成五天的工作量,并且薪资不变。这听起来很美好,但前提是,工作效率必须提高,否则公司不会让大家少做一天还拿一样的钱。

政府其实也在推一把。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日本政府鼓励企业实行更灵活的工作模式,包括远程办公、弹性工作时间以及四天工作制。官方的宣传是,这样能让员工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提高幸福感,同时减少通勤成本。然而,企业是否真的愿意让员工少做一天,而不影响运营?。。。 继续阅读

关税100%?!川普这一刀,砍到谁的钱包最痛?

全球贸易近年来充满不确定性,各国之间的经济博弈愈发激烈,市场的反应也变得更加敏感。前一秒握手,下一秒就可能一脚踹过来。尤其美国的关税政策,更是市场上最大的未爆弹,每次丢出来都让人心跳加速。这次的焦点人物,还是那个熟悉的名字——特朗普(Donald Trump)。

特朗普关税:政治口号还是贸易战升级?

关税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国家级别的“加钱才给你过”,但特朗普玩的方式比较激进,甚至有点像赌徒在拉斯维加斯开大开小。他在任时对中国开刀,接着连加拿大、墨西哥都不放过,最近又有声音传出,台湾半导体产业可能成为下一个被针对的对象。

先看这次新开的关税单

从2025年2月1日起,美国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部分商品,如汽车零部件、钢铁和铝材等,征收25%关税,同时对中国的部分电子产品和机械设备征收10%关税。但这里面真正有杀伤力的是北美部分。毕竟,中国早就被关税磨练成了“死猪不怕开水烫”,对他们来说,这点税可能只是调整一下定价策略的问题。但加拿大和墨西哥,过去还是被当成“自由贸易区的兄弟”,突然被这样砍一刀,冲击可不小。。。。 继续阅读

米其林翻车?百年轮胎大厂如何被中国轮胎卷到破产边缘!

米其林,一个靠卖轮胎成名,却意外在美食界掀起风潮的品牌,如今却不得不面对自己轮胎工厂关门的现实。这就好比一个大厨出了名后,自己的厨房却被成本压垮,最后只能关门大吉。是米其林的轮胎不行了吗?其实不是,而是竞争太激烈,尤其是来自中国的轮胎厂商用更便宜的价格、更快的生产节奏,把市场切得七零八落。米其林最近宣布最迟在2026年关闭法国两家工厂,约1200名员工饭碗不保。消息一出,工人们直接上街烧轮胎抗议,气氛堪比巴黎抗议燃油税的场景。

中国轮胎凭啥这么猛?

如果你最近有换过轮胎,应该发现一个现象:价格便宜的轮胎几乎都是中国品牌。别看它们名字不太熟,像玲珑(Linglong)、三角(Triangle)、赛轮(Sailun)这种品牌,早就杀进全球市场,甚至连欧美的汽车制造商都在采购。那么,中国轮胎凭什么能够抢占市场?关键点在于:

  1. 成本控制到极致:中国制造的工厂效率高,供应链完整,原材料和生产成本都比欧洲低太多。
。。。 继续阅读

新加坡房价暴涨还能买吗?2025 年房市走势解析

新加坡的房地产市场再次迎来火热行情。最新楼盘 The Arcady at Boon Keng 在开盘当天售出 90% 的单位,均价高达 $2,750 每平方英尺(psf)。换句话说,一套 700 平方英尺的 2 房 1 书房 2 卫单位,至少需要 $1.82M 才能入手。

HDB 价格高歌猛进,普通人还能负担得起吗?

如果你以为只有私宅在涨,那就太天真了。HDB 价格同样一路飙升,例如 Toa Payoh 一套 DBSS 公寓近期成交价高达 $1.6M,百万 HDB 交易已不再罕见。2024 年 HDB 转售价上涨 9.6%,远超 2023 年的 4.9%,实现连续 19 个季度上涨,距离 1991-1996 年 20 季度连涨的历史纪录仅一步之遥。

供需失衡是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2024 年 BTO 供应减少,同时可进入二手市场的 HDB 也在下降,2025 年供应预计进一步紧缩,导致房价持续攀升。

私宅市场:外国人减少了,价格还是涨?

很多人喜欢把房价上涨归咎于外国买家,但事实并非如此。2023。。。 继续阅读

波音亏损118亿,股价却狂飙?市场到底在嗨什么!

波音最近的财报发布,让市场炸开了锅。全年亏损118亿美元,这无疑是个惊人的数字,但股价却逆势上涨近8%。市场到底是在押注波音的未来,还是单纯的资金情绪推动?这情况就像你身边那个朋友,刚说完自己月底要吃土,转头就买了最新款iPhone。到底是市场疯了,还是波音另有玄机?

亏损的背后:不仅仅是数字

首先,这118亿的亏损并不是某一天突然掉下来的,而是积累已久的锅。过去几年,波音先是被737 MAX空难搞得焦头烂额,接着疫情来了,航空业直接进了ICU。就算航空需求复苏,波音依旧陷在供应链问题里,关键零件缺货,导致交付延迟。加上去年的一场大罢工,公司生产基本上停摆了一段时间。

更麻烦的是,公司本来指望着靠商业飞机来回血,但FAA为了确保安全,给737 MAX的生产设了月产量38架的上限,进一步限制了复苏节奏。,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规定737 MAX的月产量不能超过38架。这就好比你在网购时终于抢到了热门商品,结果系统告诉你“每人限购一件”。这种情况下,公司就算有订单,也得排队慢慢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