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简报] 日本南海海槽地震预警:298,000人或死,这不是电影情节

日本政府最近又把南海海槽地震的警报拉到新高点,一开口就是「298,000人可能会死」这种数字,听起来像是灾难片剧本,但这次是真有科学数据撑腰的。那这对我们投资人或企业来说有什么启发?别急,继续看下去。

为什么重要

因为这不只是日本的事。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牵一发动全身。万一这个级别的灾难真的发生,从供应链断裂、制造中断到保险市场震荡,都会引爆一连串的蝴蝶效应。尤其如果你投的是全球 ETF、科技股或半导体,这新闻你不能跳过。

关键点

  • 这场可能的地震预计会发生在未来30年内,概率高达80%。
  • 地震震中在南海海槽,靠近日本南部沿岸,规模可能达9.0级。
  • 在最糟情境下,死亡人数可能高达29.8万,经济损失达270万亿日元(约2.43兆新币)。
  • 影响范围波及10个都道府县,149个市町村,东京也在其中。
  • 预估会有超过20米高的海啸袭击东京和其他7个都道府县。
  • 比起2012年的旧预测(死亡32.3万人、损失237.2万亿日元),虽然死亡人数略减,但经济损失更严重。
。。。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国家审计署直接倒给你看,豆腐渣建筑震出真相

曼谷最近出了一档子大事:国家审计署的大楼塌了,而且是整个城市里唯一在这次缅甸地震中倒下的建筑物。如果你以为是因为地震太猛,那你可能低估了泰国建筑的抗震标准。更可能的原因,是有人在偷工减料,把本来应该是钢筋铁骨的大楼,搞得像是豆腐渣

为什么重要

这不是小区围墙倒了,是国家审计署的办公楼出事。一个负责监督政府财政的单位,自己的大楼都建不好,那监督别人能有多少说服力?这不只是工程问题,是公信力和制度执行力的全面溃败。

关键点

  • 初步调查发现,大楼所用钢筋来自一家早就被查出产品不合格的厂商。
  • 涉事公司新科源钢铁(Sino Steel Source)位于罗勇府,由中国籍股东主导。
  • 去年底,工业部已因产品强度不达标查封该厂,还没收了2441吨钢材。
  • 倒塌大楼是由意大利-泰国发展公司(Italian-Thai Development)和中国中铁十局集团(China Railway No.10 Engineering Group)联合承建。
。。。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中国AI审查系统开外挂:原来它是这样抓“敏感词”的

从农村贫困、官员腐败到讽刺军事演习,这些内容通通被塞进一个未具名的大型语言模型里。它不是拿来写作文的,而是用来识别对体制“不够友善”的言论。讲白了,就是用AI搞审查,而且效率比传统人工快上十倍以上

为什么值得关注

这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AI被武器化的经典案例。对于想打进中国市场的科技公司来说,这类工具可能变成新的合规门槛;而对倡议言论自由的人来说,这背后的影响可能比“翻墙”还狠,甚至连讽刺都容不下。

关键点整理

  • 数据集包含约13.3万条敏感内容样本,涵盖警察腐败、政治讽刺、军事信息外泄等。
  • 所有数据被输入AI模型,用来训练其识别“政治敏感”内容的能力。
  • 数据由安全研究员 NetAskari 发现,储存在未加密的百度服务器上,开放到任何人都能抓。
  • 涵盖议题极广:台湾、污染抗议、食品安全、金融诈骗、宗教信仰,甚至连“树倒猢狲散”这种权力转移的成语都被列为审查目标。
  • 部分输入内容使用与ChatGPT类似的提示语格式,显示该系统为现役运行中。
。。。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数位游戏也能“借来借去”?任天堂出奇招补课

你是否也曾在高铁上玩《萨尔达》,结果换了台Switch却发现数位版游戏无法转移?只能默默再买一次?好消息来了,任天堂终于要对这个问题动刀,准备上线一项全新功能,名字叫做“虚拟游戏卡”(Virtual Game Cards)。这不仅是换机族的福音,也可能会改变整个数位游戏的生态系统。

为什么这很关键

过去的数位游戏就像是“绑在设备上的会员卡”,虽然买了,但要带去其他机器玩没那么轻松。实体卡带一插就走的便利感,数位版一直学不来。这次的虚拟游戏卡打算解决这个痛点,机制上也更接近实体卡:玩家可以在设备之间转移游戏,甚至还能“借游戏”给别人用,直接挑战实体版的最大优势。

关键点

  • 任天堂将在4月底推出“虚拟游戏卡”功能,提升数位游戏的可移植性
  • 玩家首次转移游戏时需本地连线,之后可在不同设备间迁移游戏
  • 允许将游戏借给“任天堂家庭组”内的成员,最多支持8人
  • 借出期限14天,到期后游戏会自动归还
  • 目前Switch游戏有实体卡带与数位下载两种形式,数位版转移麻烦的问题即将被解决
。。。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AOSP 成过去式?Google 打脸开源粉,资讯焦虑才刚开始

下周开始,Google打算把 Android 系统的开发全部搬到“黑箱”里操作。以前我们还能透过 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AOSP)偷瞄谷歌在搞什么新东西,现在这条小窗户也要被封死了。

看起来像是工程师内部的组织架构调整?其实这背后有更多值得玩味的产业信号。特别是对那种靠提前挖掘 AOSP 资讯炒新闻、炒股、甚至炒 App 功能预测的从业者来说,这事影响可不小。

为什么这件事值得在意

Android 曾经最大的魅力之一就是“开源”。虽然它的自由早就被“Google Play 服务”锁住大半,但至少我们还能看到底层系统的发展方向。这次彻底搬回内部开发,等于把大部分的透明度直接拔掉。
对于追踪趋势的开发者、厂商、投资人来说,资讯落差正在变大,而这正是赚钱机会常常出现的地方。

关键点

  • 从下周起,Android 的开发会完全转到 Google 的内部分支,公众将无法实时看到开发过程。

  • AOSP 未来只会在完整版本或维护版发布时才同步更新源代码。

。。。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三菱不自己造车了?背后那只代工魔手是关键

三菱这次总算摆脱了慢半拍的魔咒,打算把电动车的部分外包给台湾最会制造的公司之一:鸿海(Hon Hai,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富士康)。虽然看起来像是“传统车厂求救记”,但其实这背后藏着更大的游戏。

为什么重要

电动车市场已经不只是新创的游乐场,连传统大厂都被迫下场跳探戈。谁能控制成本、缩短上市时间、扩大产能,谁就能抢到越来越焦虑的消费者。三菱跟鸿海的合作代表着一个趋势:不做“全能战士”,只做会赚钱的段落。

关键点

  • 三菱将委托鸿海代工生产电动车,目标是加快转型速度并控制制造成本。
  • 鸿海早已涉足电动车制造,包括与Fisker(菲斯克)、Lordstown Motors 等合作案。

大局观

三菱不是第一家找鸿海代工的传统车厂,之前Stellantis、Fisker都玩过这套剧本。汽车制造这件事,已经开始像做iPhone:设计在一边,制造交给另一边。这波供应链重新洗牌,对日本车厂是危机也是转机。

言外之意

鸿海在电动车领域其实也不算“赚得盆满钵满”,但它赌的是规模经济和平台化制造的未来。如果它能像当年搞iPhone一样,复制出“标准化拼装”的效率,那就会成为全球车厂的代工心头好。反过来看,传统车厂反而更像“内容创作者”,要专注品牌、体验、软件这些更有溢价的部分。。。。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Pat Gelsinger换跑道:从晶片之神变成教会IT部主管

科技圈最近发生一件让我差点喷咖啡的事:前英特尔和VMware的CEO Pat Gelsinger,不再满足于做晶片大厂的灵魂人物,摇身一变成了一个专做宗教科技的平台Gloo的技术主管兼执行董事长。你没听错,是宗教科技平台。这反转比Netflix还精彩。

为什么重要

一位原本主导全球运算科技的大咖,转向打造信仰生态系统的AI云平台,某种程度上显示了科技应用领域的巨大裂变。这不仅是个人生涯的急转弯,更反映出一个趋势:科技圈开始认真琢磨“价值观对齐”的商业模式,而且看起来还不只是玩票性质。

关键点

  • Gloo是一家专注于教会、事工与信仰组织的科技公司,目标是让宗教组织通过科技更有效率地连接人群与传播理念。
  • Pat Gelsinger(帕特.基辛格)已经参与Gloo将近10年,这次他全面接手产品开发和工程团队。
  • 他将主导开发一个垂直产业云(vertical cloud),专门服务信仰市场,用AI来解决宗教组织的数位转型问题。
。。。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基因检测龙头23andMe破产:从60亿神话到没人想买

曾经风光无限的基因检测公司 23andMe,正式宣布破产了。消息一出,市场哗然。你可能记得几年前,朋友圈疯狂转发的基因检测报告,看看自己是“天生喝酒脸红”还是“爱运动的基因战士”——这些背后,其实都少不了23andMe的影子。结果不到几年,市值从60亿美金掉到一文不值,这不是科技公司的衰败,是直接跌进深坑。

为什么这事值得你关心

除了「公司破产」这几个字听起来就够惨,23andMe的故事还揭露了科技创业里的几个核心地雷:过度依赖一次性消费、用户留存率低、隐私风控做不好。尤其是这类打着“未来医疗”名号的企业,数据既是武器,也是炸弹。一炸下来,连创办人都跳船了。

关键点

  • 2021年通过SPAC上市,估值35亿美元,市值一度冲上近60亿美元
  • 2023年爆出数据外泄事件,近700万客户个资遭殃,形象重挫
  • 联合创办人Anne Wojcicki(安妮·沃西基)多次尝试私有化失败,近日宣布辞职
  • 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获得3500万美元融资维持基本营运
。。。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折叠iPhone来了,但先弯的可能是你的信用卡

苹果最新的折叠手机还没上市,先吓死大家的是它的售价:2299美元。差不多可以买两支iPhone 16 Pro Max。你没看错,是兩支。

为什么重要

不是所有人都在等一支会折的iPhone,但苹果出手,整个市场就得重新洗牌。这背后不只是科技炫技,而是苹果能不能再次掏空果粉钱包的关键一战。

关键点

  • 巴克莱银行(Barclays)分析师Tim Long透露,这款折叠iPhone预计售价为2299美元,是目前iPhone最贵的一款。
  • 根据他与亚洲供应链接触后的判断,这款机型最快要到2026年底或2027年初才会上市。
  • 分析师郭明錤(Ming-Chi Kuo)预计价格区间落在2000至2500美元之间,强调若品质够好,依然可能会大卖。
  • 产品传闻包含7.8吋内屏、5.5吋外屏、Touch ID电源键、双后镜头,以及展开厚度4.5mm的超薄设计。
  • 机身预计采用钛金属外壳、混合金属铰链,显然是要走高端路线。

大局观

折叠机本来是三星、华为在玩的东西,但现在连苹果都忍不住想下海,不只是因为技术成熟,而是高价产品的市场空间还没被完全吃掉。iPhone这些年早就不是年年创新,更多是年年调高价格,看能调到哪里。现在,折叠iPhone就是一个新价位的测试气球。。。。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RTX 5090 打8K游戏竟然卡成PPT?原来关键在这功能

跑8K玩《刺客信条:暗影》,本来是一场炫技,结果变成一场大型滑铁卢。RTX 5090、全套高端硬件伺候,结果游戏在开场载入画面直接卡成PPT,0帧不是极限,是常态。直到打开Nvidia新推出的 Multi Frame Generation(MFG)功能,才总算拯救了这场8K灾难。这款游戏画质特效开好开满,是测试显卡极限的最佳选择之一。

为什么重要

8K 游戏从来就不是大众市场的主流,但它却是GPU厂商技术实力的最高战场。对Nvidia来说,能在8K分辨率下跑得顺,才叫旗舰。对玩家来说,这也是检视新技术是否有未来可期的试金石,更是看看下一代中高阶卡到底能不能轻松压制4K的重要线索。

关键点

  • 8K分辨率搭配Ultra High画质,RTX 5090直接跪地,平均0~1fps,连菜单都卡成黑画面。
  • 开启DLSS 4 + 降画质只能勉强维持在24fps上下,回到十年前的体验。
  • 游戏原生不支持Frame Generation,必须透过Nvidia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