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特斯拉”?底部分析师的奇葩操作

最近看到一个“神操作”分析,真的忍不住笑出了声。某位排名倒数的分析师又跑出来喊话:卖掉特斯拉股票。这人是谁呢?UBS的约瑟夫·斯帕克(Joseph Spak),一位在分析师排名中稳居倒数2%的传奇人物。他的最新评级是把目标价从197美元调到226美元,同时继续给出“卖出”建议。

问题是,他的建议真的有可信度吗?

“卖出”理由的短视逻辑

先说分析师给出的理由,无非是短期估值过高、市场过热等等。这些话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没错,类似的论调在过去几年特斯拉股票上涨前也听过无数次。问题是,这种“短视”的逻辑,只盯着眼前的价格波动,却完全忽略了特斯拉未来的巨大潜力。

特斯拉正在解决的自主驾驶技术,可能在未来一年甚至更短时间内带来巨大变革。FSD(完全自动驾驶)软件预计很快会推出商业化应用,尤其是在特斯拉现有车队中通过软件升级解锁功能。一旦实现,这不仅是个技术突破,更可能是个价值上万亿美元的新市场。分析师看不到这一点,真让人怀疑他是不是只会盯着财报上的短期数字发呆。。。。 继续阅读

别再自嗨了!高股息ETF可能正在偷偷掏空你的本金!

Close up unhappy man having financial problem, frustrated young male feeling anxiety about debt or bankruptcy, financial problem, lack of money, sitting at work desk with pink piggy bank

在投资界,股息永远是个迷人的话题。什么都不干,每个月账户上就多几笔钱,这种梦幻般的场景让人不禁想问:为啥不多买点高收益的股息股票?但别急着拍脑袋下单,尤其是那些号称年化10%以上收益率的ETF,你得多留个心眼,因为股息陷阱可能已经张开大嘴等你跳进去。

高收益真的等于高回报吗?

很多人一看到某基金的分红率破10%就两眼放光,脑子里仿佛已经在规划每年靠分红去环游世界了。但问题是,天底下真有这种好事吗?以某些高收益ETF为例,它们往往靠覆盖式看涨期权策略(Covered Call)来产生收益。简单来说,就是基金经理把你持有的股票拿去卖期权换现金,看似很聪明对吧?但仔细琢磨,这种方法的代价是直接封杀了你的资本增值空间。

比如某热门ETF QYLD,它的策略是以平值期权(ATM)为主,虽然短期内分红诱人,但长期看,净资产价值(NAV)下跌得比你想象中还快。换句话说,这些基金的高收益其实是在吃本金。你以为自己拿到的是分红,实际上是在被“回收”投资的本钱。亏了还得感谢它发你红包,这种“负循环”你能忍?。。。 继续阅读

标普500明年涨到6600点?投行预测能信几分

最近华尔街的两大投行巴克莱和RBC资本市场很有默契,几乎异口同声地喊出了标普500指数将在2025年底涨到6600点。这是个什么概念?从现在起的12个月里,这个指数还要再涨个10.5%。听上去挺美,但我脑海里已经浮现了一群小散户大喊“我all in了”的画面。然而,咱们是不是得冷静点想想,6600点到底靠不靠谱?咱们先听听他们怎么说的,再来说说我怎么看。

投行观点:经济、通胀、科技股齐发力

首先,RBC资本市场的洛里·卡尔瓦西纳 Lori Calvasina认为,2025年的市场会是一个经济增长稳健、企业利润上升的“黄金组合”。再加上通胀继续缓解,估值还能保持高位。简单来说,她觉得大环境对股市是相当友好的,甚至有点“阳光普照”的意思。而巴克莱的维努·克里希纳更是给大科技股打气,认为这些公司的盈利增长仍然是标普500上涨的最大推力。

说白了,他认为微软、苹果、英伟达这些巨头还没到“油尽灯枯”的地步,甚至可能继续引领风骚。但问题来了,这些预测听着很美,但市场真的会按照剧本走吗?要知道,股市可从来不是数学题,预测涨10.5%并不等于稳赚10.5%。。。。 继续阅读

MSTR疯狂“玩债买币”背后,真的是股市奇迹吗?

有朋友问我,是不是直接购买MicroStrategy的股票,简称MSTR,等于买了比特币。这样就省略要保存区块链的密钥之类烦恼。我们一起来拆解一下,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这两年,比特币的故事简直就像在看一个真人秀:高潮、反转、甚至还有点狗血。这家公司靠一手“玩债买币”的操作,把自己变成了股市里一个现象级的存在。

第一幕:从可转债说起

先聊聊MSTR的杀手锏:可转债。这玩意是个啥?简单说,就是公司借钱的时候,不仅给你利息,还允许你在到期时把债转成股票。听起来像是“双赢”,但其实里面的门道可多了。比如,MSTR利用可转债的逻辑,让投资者觉得自己赚了大便宜。

举个例子:假设你借给MSTR 10美元,公司说可以还你现金,或者给你公司股票。当股票从每股10美元涨到50美元时,你肯定选股票,因为股票更值钱。结果,公司一波波融资买比特币,把资产表做得漂亮,股价蹭蹭往上涨。听起来是不是特别牛?可别急,真相可能没那么简单。。。。 继续阅读

Solana崛起,以太坊还能稳住‘区块链之王’宝座吗?

如果你最近关注加密货币,就会发现一个现象:比特币在疯狂派对上独舞,而以太坊却像个边缘人,似乎被人群遗忘了。但这意味着你应该放弃以太坊吗?答案或许没那么简单。先别急着割肉,我们来拆解一下背后的故事,看看以太坊是否真的“凉”了,还是说,它只是在蓄力。

谁在抢走以太坊的光环?

第一抢手自然是比特币。作为老大哥,比特币凭借超高的知名度和简单粗暴的“数字黄金”叙事,让新手投资者闻风而来。想想看,如果你是个刚听说加密货币的小白,会不会更倾向于买那个人人都在谈论的“金子”?更不用说金融机构也疯狂给比特币站台,ETF产品一出,比特币直接上了主流投资者的菜单。

接着是Solana这个“小鲜肉”。Solana凭借超低的交易费用和快得离谱的速度吸引了一批小额交易玩家,尤其是那些炒作“meme币”的人。但别高兴太早,这玩意儿的去中心化程度堪忧,说白了就是个高级数据库。靠这些来挑战以太坊?感觉像拿电动滑板车去和特斯拉比谁跑得远。。。。 继续阅读

特斯拉股价的狂飙,能不能“冲到月球”?

今年的特斯拉,简直像打了鸡血。从 AI 的大旗到马斯克的口水战,再到经济数据的左右摇摆,这只股票今年的戏比好莱坞电影还多。而这篇文章就来拆解一下特斯拉年末和明年的机会点,以及哪些地方值得你注意。

股价狂飙的底气在哪里?

1. 税损结转的“消失”

今年特斯拉股价刷上2022年4月以来的新高,谁还有亏损?对吧,没亏损就不用卖股票去做税损结转。回头看看2022年,那时候满地股民都在清仓,原因就是全年亏得一塌糊涂。但今年的故事完全不一样了,没有税损结转卖压,这也让特斯拉成了年底上涨行情的完美候选。

2. AI 和 Robotaxi 的潜力

说到 AI,大家可能立马想到 NVIDIA,但真正有“硬菜”的,还是特斯拉。Robotaxi 这个东西可不是 PPT,这家公司明年计划在德州、加州上线,甚至可能扩展到佛州和亚利桑那州。别小看这些州,稍微放开一点监管,资本市场就开始疯狂给估值加码。而且,自动驾驶领域目前的赢家是谁?没错,还是特斯拉。。。。 继续阅读

为什么交易高手都睡得着?秘诀就在这里!

Man reads investing for beginners book at home.

在交易市场中,无论是新手还是老手,大家都会面临一个终极问题:我要用什么策略?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像走进一间密室,充满了陷阱和误区。很多人沉迷于寻找“圣杯”策略,梦想找到一个永远赚钱的方法,但现实是,适合别人的策略不一定适合你,甚至可能把你送上爆仓的快车道。

所以,今天我们来聊聊交易理念,从心态管理到执行纪律,再到如何避开新手的经典误区。

最佳策略:适合自己才是硬道理

很多人一开始做交易,总想照搬别人的“必胜秘笈”。比如看了某大神的课程,发现他年收益 100%,于是幻想自己也能复制同样的结果。兄弟,冷静点。大神的策略或许建立在他特有的资金规模、风险承受能力和市场洞察力之上,而这些不一定与你匹配。

适合自己的策略,关键是能让你睡得安稳。比如,你是一个讨厌风险的人,却试图全仓追逐高波动的小票,这注定是一场灾难。找到自己的舒适区,才是长久生存的核心。

案例分析

前阵子有个朋友,他跟着网上一个短线高手,天天追涨杀跌,结果一周就亏了两个月工资。他后来调整为只买大盘。。。 继续阅读

FIRE的4%规则:退休金该怎么用?

Should I retire early? Question handwritten on a napkin. Retirement planning concept.

FIRE 是 “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财务独立,提前退休)的缩写,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理财理念,核心目标是通过积累足够的财富实现财务自由,从而尽早退出传统的职业生涯,过上更自由的生活。

1994年,在南加州,有个名叫本根Bill Bengen的大叔,为退休理财领域贡献了一个流传至今的经典“4%规则”。简单来说,就是你退休时可以安全提取投资组合的4%,每年再根据通胀调整。这套逻辑听起来挺完美,但别高兴太早,投资市场哪有那么简单。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个规则,背后的数学逻辑、争议声音,以及你到底能不能靠它养老。

4%规则的起源:数学家的执念

本根是一位MIT的航天专业高材生,后来转行干起了财务规划师。他发现很多人在退休规划时,都以为投资年化回报7%-9%,每年提取7%都没问题。但实际市场不听话啊,他开始研究市场历史数据,试图找出最差的30年时间段。在他算过1926年以来的每个30年窗口后,他发现了一件残酷的事:1966年退休的人最惨,接下来的16年全是熊市+高通胀。如果按照当时主流建议,这些人的钱根本撑不住。于是,他得出了“4.15%”这个神奇数字,后来就演变成了今天的4%规则。。。。 继续阅读

全城疯抢!2300套售光后还能选啥?

最近听朋友的房产投资,所以好奇下,挖看看新加坡本地的公寓市场如何。看到这个月六个新公寓项目一口气推出,搞得全城热闹得像房产界的双11。最夸张的是,3500多套单位,2300套第一天就卖光,接近三分之二!一个盘直接清盘,其他几个也剩不下多少了。到底是房价太吸引人,还是买家们太心急?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次的热销背后有哪些门道,看看这些新盘到底值不值得下手,以及未来楼市还会不会继续这样“嗨”。

热销背后的真相:买家疯了,还是市场太诱人?

首先,宏观环境对买房确实很友好。美联储刚开始降息,贷款利率下来了,房贷成本没那么痛了。再加上2024年通胀率只有2.5%,相比过去几年大家钱包没那么紧张了。过去房价一路飙升,2023年涨了快4%,但今年前三季度只涨了1.6%。到了第三季度,房价甚至小跌了0.7%,这是自2023年第二季度以来的首次回调,买家感觉有机会了。

不过还有个原因,就是过去十个月没啥大项目推出,买房需求被压着没地方释放。这次一口气推了六个盘,像开了个大水龙头,买家直接冲进来抢了。你问“是不是大家都被低利率迷惑了”,我觉得与其说是迷惑,不如说是抓住机会。楼市虽然降温,但未来利率再怎么低,地段好的项目还是稀缺的,先下手的永远是赢家。。。。 继续阅读

开店前必看:眼镜行业的秘密,90%的人都搞错了

过去大家总说开眼镜店稳赚不赔,但真的是这样吗?最近有个朋友信誓旦旦地告诉我,他想开一家眼镜店,因为听说“眼镜行业暴利啊”。话是这么说没错,但如果真有那么简单,Focus Point这种已经上市的公司会让你赚得比它多?这行业水深得很,别光看表面光鲜。

眼镜店的暴利传说

从数据上看,眼镜店的确有点赚头。Focus Point在马来西亚有大约190间店面。去年卖了2.6亿马币,这平均马币1.3mil/店。税前利润还蹦到接近4千万,看着确实让人心动。但仔细翻翻它的财报,问题就来了:这点利润是怎么来的?大头在眼镜业务,可F&B、加盟管理这些副业也没闲着,尤其是它旗下的Komugi面包店,竟然还贡献了200多万的利润。说眼镜店暴利,怕不是要靠卖面包来加成吧?

重点是,这行业的现金流问题让人头疼。Focus Point的账期达75天,也就是说钱到手得等两个月半。这中间的风险你懂的,万一债收不回来,那利润表上看似风光的数字,也不过是镜花水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