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VA这家西班牙银行最近玩得挺大,直接买了3000个ChatGPT企业版许可证,半年内就搞出近3000个专属GPT,号称效率提升一大截。这事乍听起来像是一场科技圈的烟火秀,炫酷但虚无,不过深入一看,还是有不少干货值得琢磨。
为什么重要
AI的企业应用从来不是单纯为了“炫技”,而是要给业务带来实际价值。BBVA作为全球知名的金融机构,他们的实践为金融行业提供了一份宝贵的试验报告。这不仅关乎效率提升,更是一次对未来银行模式的探索:AI能否真正融入企业复杂生态系统?
关键点
- 初期成果:BBVA的员工利用ChatGPT企业版创作了近3000个专属GPT,覆盖法律、风控、营销、人才管理和财务等领域。初期用户反馈80%认为每周能节省超过两小时工作时间。
- 主要功能:GPT被用来分析复杂风险短语的意图、生成客户回复草稿等,帮助员工快速完成繁琐任务。
- 技术挑战:与复杂内部系统整合难度大,特别是动态数据和实时交互。尽管OpenAI提供了“Action”功能,实际操作仍面临障碍。
- 未来计划:BBVA计划2025年扩展更多ChatGPT许可证,并逐步追踪具体成本节省和业务增值。
大局观
AI进入企业的故事,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BBVA的案例显示,即便是财力雄厚的大型银行,也需要在文化、技术和商业目标之间寻找平衡。对于OpenAI来说,这种企业级合作也为其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经验,如何优化产品以满足企业需求,是它能否在企业市场站稳脚跟的关键。
言外之意
AI工具正在重塑企业内部的“创意生态”。像BBVA这样的企业,员工不是被AI取代,而是被赋能去做更多创造性的事。这种转变可能会让企业对员工能力的定义发生变化,从“执行力”向“创新力”倾斜,未来的招聘和培训可能也会随之调整。
下一步
接下来最大的问题是,这些工具能否从节省时间转变为直接增加收益?比如,如何让GPT深入到数据分析、投资策略等核心业务环节?同时,AI的大规模部署会不会引发员工对隐私或数据透明度的担忧?这些问题需要技术和管理层的双向探索,BBVA能否趟出一条路,对行业来说非常关键。
结语
BBVA的实践让我们看到,AI不仅是科技圈的“流量密码”,更是企业未来竞争力的重要变量。但要真正用好这把AI利剑,关键不在工具本身,而在于企业如何调整思维去拥抱变化。期待更多类似BBVA的企业,能给行业带来新的启发,也给科技赋予更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