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没时间,是想太多、动太少

每天滑着手机、想着要不要转职、想学投资、想开副业,但时间一晃半年过去,Excel表格还停在第一行,Udemy的课程永远卡在3%。你以为你在等一个“更适合的时机”,其实你只是陷在“越想越难,越拖越想放弃”的死循环里。

越做越简单,是因为你在打破心魔

人脑很妙,它在面对未知的时候,总会自动启动保护机制,把一件事情想得特别复杂特别难,搞得你一动都不敢动。但只要你真的开始动手,哪怕只是很小的一步,比如打开一个Notion页面、写下目标,心理压力就会立刻下降。

曾经有个朋友想写个人品牌的部落格,一直卡在“要不要用Medium还是WordPress”。结果纠结了三个月,连第一篇文章都没写。我受不了,直接帮他开了个Notion,告诉他先写了再说。结果他一个晚上写了五篇。

越想越困难,是因为你没有反馈

想象一件事时,你是封闭在自己的脑袋里,反复模拟、反复设想,然后反复否定。这个过程没有任何正向回馈,只有越滚越大的焦虑。真正的解法,其实就是从“想”切换到“做”,因为做的过程会产生反馈。

例如你在想要不要转职做产品经理,脑里可能会担心自己没经验、不会用工具、不会写PRD。但你如果上个实战课程、或找人聊天、去面个试,就会立刻知道哪些担心是真,哪些纯属自己吓自己。

拖延,是一种心理逃避,不是懒

很多人把自己拖延归因于“我很懒”。但真实原因往往是“我怕做不好”,或“我不知道该怎么开始”,所以干脆不开始。这是心理上的保护性逃避,不是性格缺陷。

你有没有发现,有时候你连续几小时专注做一件事,会感觉特别有成就感、甚至有点上瘾?那是因为你进入了心理学上所谓的“心流(flow)状态”。而只有开始行动,你才有机会进入这种状态。

所以与其责怪自己“怎么又拖延了”,不如问问自己:“我是不是其实害怕开始?”

行动才有反馈,反馈才有进步

这个时代最怕的不是你慢,而是你一直站在原地。很多人害怕失败,害怕一开始不够完美。但真相是,大多数人根本不会注意你做得好不好,大家都太忙了,根本没空看你第一次是不是写错字、做丑图、发了没人看的贴文。

如果你愿意每次都多做一点点,哪怕只是多写一个段落、问一个人意见、上一个Zoom讲座,那些微小的进步就会累积出巨大的改变。

小结:该做就做,不想就别再想了

很多事情,不是你能力不够,而是你困在“想”里太久了。想清楚、想完美、想结果,这些想法把你困在原地。真正能解开这个死结的方法只有一个:做。哪怕是最小的一步,也比空想更有力量。

所以现在关掉这个页面,去做一件你拖了很久的事。你会惊讶,原来没你想得那么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