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钱亏到怕了,Grab 终于盈利!但下个季度会不会打回原形?

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的科技公司越来越“成熟”?不是指他们的科技变成熟,而是他们开始想办法赚钱了。过去几年,烧钱换市场是主旋律,资本市场的钱多,投资人就爱听“我们还在增长”的故事。但 2024 年开始,一些公司终于意识到,不能只会讲故事,总要拿出点实际成绩。例如,Uber(NYSE: UBER)和 DoorDash(NYSE: DASH)等科技公司也在优化成本结构,以实现盈利。

今天就聊聊 Grab(东南亚的超级应用,类似 Uber 和 Uber Eats 的结合体,NASDAQ: GRAB),看看他们的盈利模式是否可持续。

Grab 终于赚钱了,但还能撑多久?

Grab 在 2024 年第四季度终于实现了净利润 1100 万美元,相较于上一季度的亏损 2000 万美元,是一次重大转变。同时,毛利率提升至 43%,显示出成本管理的初步成效。按理说,这对一直靠烧钱补贴用户的 Grab 来说是个好消息,股东们应该可以松口气了吧?但仔细看看财报,你会发现他们的盈利其实非常脆弱。

首先,Grab 主要靠外卖(Deliveries)、叫车(Mobility)和金融服务(Financial Services)赚钱。外卖业务营收 4.07 亿美元,增长 13%;叫车 2.82 亿美元,增长 19%;金融服务 7400 万美元,增长 38%。金融业务的增速很猛,但占比仍然较小,真正赚钱的还是叫车。

那问题来了,Grab 的盈利到底是靠增长来的,还是靠砍成本?

从数据来看,Grab 这次盈利主要得益于削减市场营销(Sales & Marketing)和研发(R&D)支出,分别占收入的 12% 左右。而 G&A(General & Admin)开支仍在上升,占收入的 19%。换句话说,Grab 省了推广费用,但公司运作成本依然高企。如果市场竞争加剧,Grab 可能不得不重新投入补贴,盈利能否维持就成了问题。

未来展望:挑战与机遇并存

展望未来,Grab 面临的挑战不小。虽然第四季度实现了盈利,但全年净亏损仍达到 1.84 亿美元。此外,2025 年的收入预期在 33.3 亿至 34 亿美元之间,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 34 亿美元。这导致公司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下跌 7.5%,至 4.94 美元。

竞争方面,Grab 在外卖和叫车服务领域面临激烈竞争。为了保持市场份额,公司可能需要增加营销和补贴投入,这将对盈利能力产生压力。

不过,Grab 也有机会。根据谷歌(Google)、淡马锡(Temasek)和贝恩(Bain)联合发布的东南亚数字经济报告,该地区的互联网经济预计在 2025 年达到 3630 亿美元,消费者对数字服务的需求仍在快速增长。如果 Grab 能够有效拓展金融服务等高增长业务,并提高整体运营效率,未来仍有可能实现持续盈利。

结论:盈利只是开始,持续性才是关键

从盈利能力来看,Grab 在 2024 年第四季度取得了突破,但能否持续盈利仍是未知数。削减营销费用带来的短期盈利并不稳固,未来如果市场竞争加剧,盈利可能难以维持。投资者需要关注 Grab 在提升运营效率、拓展高增长业务以及应对市场竞争方面的策略和执行力。

科技公司终于开始考虑赚钱了,但能否持续盈利才是关键。Grab 若想在长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找到提高用户粘性和降低获客成本的方法,如强化会员体系或优化动态定价策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