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简报] 5000亿美金新战场!AI芯片巨头的赌注有多大?

随着AI需求的爆发,AMD和NVIDIA两大巨头正激烈竞争,试图在数据中心与AI加速器市场分得一杯羹。AMD近期的“Advancing AI 2024”活动上,一口气发布了多款AI和数据中心新品,还抛出5000亿美元的市场预测。然而,市场反应却远不及预期,股价反而显得平平。究竟是技术不够硬,还是市场不够买账?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深度拆解这场AI芯片之争。

为什么重要:AI芯片市场是半导体行业的“新战场”。随着数据中心、自动驾驶、智能家居等领域的需求激增,市场对高性能计算和AI加速器的需求正爆发式增长。5000亿市场规模不仅是个数字,更是未来科技发展的核心。

关键点

  • 新品发布:AMD推出了第五代EPYC服务器处理器、Instinct MI325X加速器以及Ryzen AI Pro 300系列处理器,主要针对数据中心与AI市场。
  • 市场预测:AMD预测AI数据中心市场将在未来五年从450亿美元增至5000亿美元,显现其市场潜力。
。。。 继续阅读

巨型筷子接火箭?SpaceX如何用脑洞大开的方式抓住超级重型

如果有人跟你说,他们用两根“筷子”接住了从天而降的巨型火箭,你大概会觉得对方是在开玩笑吧?然而,SpaceX还真这么干了!这年头,科技不仅脑洞大开,还在持续刷新我们的常识。这次,SpaceX不仅要让火箭安全回收,还特地拆了传统的着陆支架——因为他们有“筷子”!这些“筷子”其实是发射塔上的巨型机械臂,不仅可以精准夹住火箭,还能节省不少着陆设备的重量,这对未来任务来说意味着更少的成本、更高的效率。

火箭回收革命:为什么用“筷子”而不是支架?

首先要搞明白,SpaceX不是闲得慌才搞这么个奇葩设计,而是有实实在在的理由。以往的火箭回收,依赖的是支架着陆,可是支架自带重量和稳定性问题,影响了火箭的可用载荷。于是SpaceX团队问自己:有没有更轻量化、更精准的回收方案?答案是:有,把发射塔的机械臂当成“筷子”,直接在空中接住火箭,既可以消除支架带来的负担,还能更灵活地控制降落点。

想象一下,用两根巨大的机械臂精准对准高速降落的火箭并“夹住”它,工程上的挑战之大,实在不言而喻。但SpaceX的工程师们,就是喜欢挑战极限。。。。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苹果揭底:AI推理能力“崩溃”,你的决策安全吗?

随着AI的普及,人们对其智能能力寄予厚望。然而,苹果的一项新研究却揭露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这些“聪明”的大型语言模型并不具备真正的推理能力。研究表明,稍微变换问题的措辞或增加无关信息,AI的表现便会大打折扣,甚至算错基本问题。这无疑为对AI过度依赖的行业敲响了警钟。

为什么重要:苹果的发现提醒我们,当前AI模型的智能并非真正的“理解力”或“推理力”。在商业决策中,如果AI仅依赖于模式匹配而非逻辑分析,那么错误判断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对于科技驱动的企业,了解这些AI的局限性至关重要,甚至决定成败。

关键点:

  • 新基准GSM-Symbolic:苹果团队设计了一个专门的基准测试GSM-Symbolic,用来检验语言模型在推理上的脆弱性。结果显示,稍微改变问题的数字或结构,模型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答案。
  • 数学推理的脆弱性:简单的数学问题也能让AI“崩溃”。当问题里多加一个无关信息,例如“某些数量的差异”,AI常会误以为这信息会影响最终答案,导致错误。
。。。 继续阅读

特斯拉的未来局:机器人出租车一出,谁还敢说“失望”?

特斯拉的未来蓝图一出,又是股价大跌,分析师唱衰,媒体群起而攻之,称“令人失望”。如果你跟我一样关注特斯拉也不下几年,这些套路大概也见怪不怪了。像极了当年Model 3、Cybertruck面世时的舆论场,每次重磅发布之后,总有人对未来的蓝图嗤之以鼻。殊不知,这些评论每隔几年就被现实打脸,成为未来投资的“注脚”。

一、特斯拉的大计:用机器人出租车重塑出行

说特斯拉未来十年最重要的布局,可能就是机器人出租车(Cybercab)了。这款车将以低于30,000美元的价格推向市场,并计划将每英里的使用成本压低到20美分。就这么个数,一下子把Waymo、Cruise这些对手远远甩开。为什么?这不只是关于“打车”的未来,更是关于“自动驾驶服务”的未来。

你可以想象,当机器人出租车上路时,市区出租车和网约车市场会被彻底颠覆。试想一下,在未来,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司机绕路”“计价器飞速跳”等问题了。这不是只属于Uber、Lyft或滴滴的生意,而是属于所有人——因为任何一个车主都可能成为“小老板”,管理自己的一队机器人出租车,从而实现“躺着赚钱”的梦想。。。。 继续阅读

星舰第五次发射冲刺!马斯克与 FAA 的太空拉锯战

美国航空航天界的新宠 SpaceX,近来遇上了头疼的“FAA难题”。说是太空科技,但和地上的“人事斗争”也没啥两样!马斯克雄心勃勃地要把星舰(Starship)送上天,第五次发射就在眼前。但天有不测风云,连 SpaceX 也得低头。原因?因为一切还得看 FAA 的脸色,批准不批准还不一定。

你可能会问,这可是 SpaceX,别家要发射火箭说卡就卡的,“科技狂人”马斯克的公司应该是“高科技特权”吧?结果还真不是,想上天一样得规规矩矩等许可。即便星舰的“筷子”系统已经准备好“空中抓捕”火箭,FAA 可没那么轻易放行。他们要担心什么呢?就连发射场周边的湿地保护和排放都算在内,甚至连音爆都成了考虑因素。

SpaceX 为啥非得飞不可?背后的天价成本

。。。 继续阅读

Cybercab亮相:特斯拉如何重新定义出租车业?

特斯拉最近的新品发布会简直就是一场科幻秀,舞台在南加州的华纳兄弟影城,马斯克伴着穿着宇航服的工作人员从蝴蝶门走出,不免让人觉得特斯拉的野心比电影还要大胆。而这次的主角,是一辆没有方向盘和踏板的自动驾驶出租车——Cybercab。这个出现在片场的未来出行工具据说要在三年内投产,但仔细一看,你会发现细节极少,甚至连最基本的上路标准都没交代清楚。

未来出行的「梦」与「风险」

让我们先来看看Cybercab这个概念背后的意义。特斯拉一直以来在自动驾驶上标榜技术领先,但就目前来看,想实现完全无人驾驶的商业化应用,充满了挑战。想象一下,没有司机的出租车在现实世界中穿梭,面对突发情况时要怎么应对?更不用说目前全球很多地区在自动驾驶法规上还没通过,即便是最前沿的美国也不过是在个别城市小规模测试。

想象是一回事,执行又是另一回事。马斯克自2016年开始就不止一次承诺自动驾驶的“即将到来”,而每次的实现时间却总在后延。所以这次的“2026年量产”承诺究竟靠不靠谱?是一个未来式愿景,还是一场“高科技梦”中的烟火秀呢?。。。 继续阅读

全球AI之战:OpenAI在新加坡设立亚太总部,东南亚会成为下一个硅谷吗?

看到新闻说OpenAI要来新加坡开分部,但各位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偏偏选这个小岛?这个决定背后藏着的,不只是“新加坡科技人才多”这么简单。讲白了,OpenAI盯上的其实是东南亚的潜力市场和新加坡政府的支持力度。

新加坡政府不是第一天玩AI,这里早就有AI Singapore这个计划,主打的是生成式AI,特别是要为东南亚打造符合当地文化和语言的模型。AI Singapore还打算用“Sea-Lion”计划训练出东南亚版本的ChatGPT,真是有心。

新加坡凭什么成为OpenAI的“亚太总部”?

先从地理位置讲,新加坡位于东南亚中心点,又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加上政府一直支持高科技产业发展,吸引力不小。再来,别小看新加坡的人才和数据基础设施,虽然地方小,但这里的高端人才密度和AI应用速度可不是吹的。更重要的是,新加坡政府愿意砸钱搞AI,吸引大公司来这里落地,这一点其实远比表面看上去的“科技重镇”来得更实际。

想象一下,一个国际大厂想要进入东南亚市场,新加坡可以给的环境和政策支持,比其他东南亚国家完善太多。对OpenAI来说,入驻新加坡就是找个跳板,不仅能打入本地市场,还能快速辐射周边。。。。 继续阅读

苹果CEO套现5000万,隐藏着什么市场信号?

在全球股市的动荡和科技行业不断调整的背景下,苹果CEO蒂姆·库克再度出售了超5000万美元的股票。这一举动引起了广泛关注,也让市场对苹果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更多猜测和讨论。这次抛售行为不仅仅是财务操作,更折射出一些潜在的战略信号。

为什么重要:库克的股票抛售时机让人不得不思考,作为苹果的掌舵者,他对未来市场的看法到底是什么?而且,作为全球最有价值公司之一,苹果的每一个高层举动都会影响到投资者情绪,甚至波动整个市场。

关键点:

  • 库克卖了多少钱:他出售了223,986股苹果股票,总计获得50,276,076美元。
  • 股票来源:这部分股票是库克基于苹果股东回报相较标普500的表现而获得的绩效奖励。
  • 新授股票:库克刚刚获得了219,502股苹果新股,其中部分将在未来几年内逐步归属。
  • 库克的持股状况:他目前仍持有超过300万股苹果股票,市值超5亿美元。

大局观:库克经常在10月份出售股票,过去几年也多次出现类似操作。虽然表面看起来是个常规的财务操作,但在苹果正面临技术创新瓶颈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这次的抛售行为无疑加剧了市场对苹果未来增长潜力的怀疑。。。。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哈佛学生发明神秘眼镜,扫描面部秒查你的所有信息!

在隐私保护愈发成为全球焦点的当下,两位哈佛学生大胆推出了一款搭载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眼镜,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个项目利用Meta的Ray-Ban智能眼镜,通过简单的面部扫描,自动获取目标的个人信息。这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背后反映出的风险与伦理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

为什么重要:随着人工智能与人脸识别技术的进化,个人隐私正变得愈加脆弱。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数字化的社会中,人脸识别已从科幻走向现实,给个人信息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这类技术的普及可能导致一个”透明人”的社会,任何人都无法真正隐藏自己的身份。

关键点:

  • 该项目由两位哈佛学生利用Meta Ray-Ban智能眼镜开发,命名为I-XRAY。
  • 用户通过眼镜扫描面部,即可获取目标的姓名、住址、电话号码及家庭成员信息。
  • 尽管项目代码未对外公开,视频演示却展示了该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可行性。
  • 这个项目的目的是警示公众人脸识别技术的潜在威胁,尤其是在个人隐私保护方面。
  • 开发者表示,他们无意将技术商业化,而是希望引发更多关于隐私保护的讨论。
。。。 继续阅读

拒绝订阅的未来:Office 2024 到底值不值?

微软最近推出了 Microsoft Office 2024,这是一次专为不想订阅 Microsoft 365 的用户准备的重磅更新。无论是个人用户还是小型企业,大家终于有机会一次性购买 Office 套件,而不是每月付费订阅。这次 Office 2024 更新有哪些亮点?是否值得升级?一起来看看。

为什么重要:Microsoft Office 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办公软件之一,而订阅模式一直饱受争议。对于那些不想每月或每年付费的用户来说,Office 2024 是一个难得的选择。它让用户能够一次性支付并获取核心功能,长期节省费用。

关键点:

  • Office 2024 包含 Word、Excel、PowerPoint、OneNote 和 Outlook 的时间锁定版本。
  • Excel 2024 支持动态数组、IMAGE 函数,并能从网页提取图片。
  • PowerPoint 新增摄像头实时插入功能以及录音室功能,方便制作多媒体演示。
  • Word 2024 改进了文件恢复功能,能够在系统崩溃后自动恢复工作。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