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创作者警报:你的作品正在被X偷偷拿去养AI!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大家辛辛苦苦在X(原推特)上面发的图、写的内容,到了11月15日以后,随时可能被拿去训练AI?搞笑吧!免费帮X干活,还不用告知你,更别说什么钱了。有人说这算不算是“数字时代的新剥削”?我觉得倒是蛮有趣,平台从来不怕惹毛内容创作者,毕竟,你不用,我有的是人排队等着用。所以,这次X改规则,瞬间点燃了无数创作者的怒火,尤其是那些用爱发电的绘师们,他们的集体反抗也就不足为奇了。

X的条款更新,坑的是什么?

这次X搞的不是小修小补,而是彻底翻修——简单来说,任何你在平台上发布的内容,X都能拿去随意用,甚至可以丢给AI去训练。你辛苦画的图,写的文,X可以用来做AI模型,发布到自家媒体,还不用给你付钱。有人说,喂,X不是在发大招吗?是的,背后想的就是如何利用这些内容做更大的事儿,比如培养AI。但问题是,创作者们愿不愿意为此贡献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创作者的集体跳船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这事不痛不痒,毕竟你发个早餐照片,X拿去训练AI,也没啥了不起的。但对那些靠画画吃饭的绘师、靠内容变现的创作者来说,这个新条款就是赤裸裸的剥削。一个绘师朋友说,“就像你辛辛苦苦种了颗树,结果某天有人告诉你,这树从今天开始,随便别人砍来做家具,钱还全归人家。”很多绘师干脆选择放弃X,转战其他平台。有人可能觉得大不了换个平台继续发图呗,但对内容创作者来说,哪里有受尊重的环境,哪里才是他们的舞台。。。。 继续阅读

亚马逊发布彩色Kindle:变革电子书体验

亚马逊最近发布了首款彩色Kindle和重新设计的Kindle Scribe,让人眼前一亮。这不仅仅是科技硬件上的更新,还预示着数字阅读体验的一次质变。彩色屏幕、AI笔记功能,甚至防水设计都让人感觉亚马逊正在尝试“阅读+”的新玩法。新款设备的推出既是一次吸引用户的尝试,也是在数字阅读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

为什么重要:新款Kindle不仅仅是一款电子书阅读器,它带来的彩色屏幕与AI笔记功能开启了新的可能性。它不仅仅是硬件升级,更是阅读体验的再造,尤其对那些追求深度阅读和高效记录的用户有着独特的吸引力。

关键点:

  • 彩色屏幕加持:彩色Kindle的Colorsoft屏幕提供鲜艳的视觉效果,支持书籍封面、图片和高亮标记的彩色显示,大大丰富了视觉体验。
  • Kindle Scribe的智能笔记:AI驱动的“Active Canvas”允许用户在书本内记录,笔记能随书本内容动态调整,这意味着笔记与阅读内容真正无缝衔接。
  • 更快速的Kindle
。。。 继续阅读

言论自由?世界首富的社交致命一击

你有没有想过,作为一位现代科技公司的掌门人,连火箭都被政治“拦截”了?这听起来像极了一部好莱坞大片的场景,但它却真真实实地发生在我们眼前。在这个网络充斥着阴谋论、迷因和假新闻的时代,连特斯拉和SpaceX的老板马斯克也未能幸免于政治漩涡。被控因马斯克在社交媒体的言论不当,California Coastal Commission 居然从政治角度拒绝批准他的发射项目,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政治和商业之间的界限究竟在哪里?

马斯克的社交媒体风波与发射阻碍

首先聊聊事件的起因。SpaceX 计划在加州中央海岸增加火箭发射次数,本是一件促进科技进步的好事,然而这却因马斯克在其“X”平台上发出的某些言论而被该州的海岸委员会block掉了。

事情令人大跌眼镜,难道在美国这个标榜言论自由的地方,身为亿万富翁的马斯克发个言就能影响到商业活动?这个事件让我们不禁怀疑,在当今社会里,社交媒体言论是否也能像产品质量或市场需求一样对商业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5000亿美金新战场!AI芯片巨头的赌注有多大?

随着AI需求的爆发,AMD和NVIDIA两大巨头正激烈竞争,试图在数据中心与AI加速器市场分得一杯羹。AMD近期的“Advancing AI 2024”活动上,一口气发布了多款AI和数据中心新品,还抛出5000亿美元的市场预测。然而,市场反应却远不及预期,股价反而显得平平。究竟是技术不够硬,还是市场不够买账?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深度拆解这场AI芯片之争。

为什么重要:AI芯片市场是半导体行业的“新战场”。随着数据中心、自动驾驶、智能家居等领域的需求激增,市场对高性能计算和AI加速器的需求正爆发式增长。5000亿市场规模不仅是个数字,更是未来科技发展的核心。

关键点

  • 新品发布:AMD推出了第五代EPYC服务器处理器、Instinct MI325X加速器以及Ryzen AI Pro 300系列处理器,主要针对数据中心与AI市场。
  • 市场预测:AMD预测AI数据中心市场将在未来五年从450亿美元增至5000亿美元,显现其市场潜力。
。。。 继续阅读

巨型筷子接火箭?SpaceX如何用脑洞大开的方式抓住超级重型

如果有人跟你说,他们用两根“筷子”接住了从天而降的巨型火箭,你大概会觉得对方是在开玩笑吧?然而,SpaceX还真这么干了!这年头,科技不仅脑洞大开,还在持续刷新我们的常识。这次,SpaceX不仅要让火箭安全回收,还特地拆了传统的着陆支架——因为他们有“筷子”!这些“筷子”其实是发射塔上的巨型机械臂,不仅可以精准夹住火箭,还能节省不少着陆设备的重量,这对未来任务来说意味着更少的成本、更高的效率。

火箭回收革命:为什么用“筷子”而不是支架?

首先要搞明白,SpaceX不是闲得慌才搞这么个奇葩设计,而是有实实在在的理由。以往的火箭回收,依赖的是支架着陆,可是支架自带重量和稳定性问题,影响了火箭的可用载荷。于是SpaceX团队问自己:有没有更轻量化、更精准的回收方案?答案是:有,把发射塔的机械臂当成“筷子”,直接在空中接住火箭,既可以消除支架带来的负担,还能更灵活地控制降落点。

想象一下,用两根巨大的机械臂精准对准高速降落的火箭并“夹住”它,工程上的挑战之大,实在不言而喻。但SpaceX的工程师们,就是喜欢挑战极限。。。。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苹果揭底:AI推理能力“崩溃”,你的决策安全吗?

随着AI的普及,人们对其智能能力寄予厚望。然而,苹果的一项新研究却揭露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这些“聪明”的大型语言模型并不具备真正的推理能力。研究表明,稍微变换问题的措辞或增加无关信息,AI的表现便会大打折扣,甚至算错基本问题。这无疑为对AI过度依赖的行业敲响了警钟。

为什么重要:苹果的发现提醒我们,当前AI模型的智能并非真正的“理解力”或“推理力”。在商业决策中,如果AI仅依赖于模式匹配而非逻辑分析,那么错误判断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对于科技驱动的企业,了解这些AI的局限性至关重要,甚至决定成败。

关键点:

  • 新基准GSM-Symbolic:苹果团队设计了一个专门的基准测试GSM-Symbolic,用来检验语言模型在推理上的脆弱性。结果显示,稍微改变问题的数字或结构,模型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答案。
  • 数学推理的脆弱性:简单的数学问题也能让AI“崩溃”。当问题里多加一个无关信息,例如“某些数量的差异”,AI常会误以为这信息会影响最终答案,导致错误。
。。。 继续阅读

特斯拉的未来局:机器人出租车一出,谁还敢说“失望”?

特斯拉的未来蓝图一出,又是股价大跌,分析师唱衰,媒体群起而攻之,称“令人失望”。如果你跟我一样关注特斯拉也不下几年,这些套路大概也见怪不怪了。像极了当年Model 3、Cybertruck面世时的舆论场,每次重磅发布之后,总有人对未来的蓝图嗤之以鼻。殊不知,这些评论每隔几年就被现实打脸,成为未来投资的“注脚”。

一、特斯拉的大计:用机器人出租车重塑出行

说特斯拉未来十年最重要的布局,可能就是机器人出租车(Cybercab)了。这款车将以低于30,000美元的价格推向市场,并计划将每英里的使用成本压低到20美分。就这么个数,一下子把Waymo、Cruise这些对手远远甩开。为什么?这不只是关于“打车”的未来,更是关于“自动驾驶服务”的未来。

你可以想象,当机器人出租车上路时,市区出租车和网约车市场会被彻底颠覆。试想一下,在未来,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司机绕路”“计价器飞速跳”等问题了。这不是只属于Uber、Lyft或滴滴的生意,而是属于所有人——因为任何一个车主都可能成为“小老板”,管理自己的一队机器人出租车,从而实现“躺着赚钱”的梦想。。。。 继续阅读

星舰第五次发射冲刺!马斯克与 FAA 的太空拉锯战

美国航空航天界的新宠 SpaceX,近来遇上了头疼的“FAA难题”。说是太空科技,但和地上的“人事斗争”也没啥两样!马斯克雄心勃勃地要把星舰(Starship)送上天,第五次发射就在眼前。但天有不测风云,连 SpaceX 也得低头。原因?因为一切还得看 FAA 的脸色,批准不批准还不一定。

你可能会问,这可是 SpaceX,别家要发射火箭说卡就卡的,“科技狂人”马斯克的公司应该是“高科技特权”吧?结果还真不是,想上天一样得规规矩矩等许可。即便星舰的“筷子”系统已经准备好“空中抓捕”火箭,FAA 可没那么轻易放行。他们要担心什么呢?就连发射场周边的湿地保护和排放都算在内,甚至连音爆都成了考虑因素。

SpaceX 为啥非得飞不可?背后的天价成本

。。。 继续阅读

Cybercab亮相:特斯拉如何重新定义出租车业?

特斯拉最近的新品发布会简直就是一场科幻秀,舞台在南加州的华纳兄弟影城,马斯克伴着穿着宇航服的工作人员从蝴蝶门走出,不免让人觉得特斯拉的野心比电影还要大胆。而这次的主角,是一辆没有方向盘和踏板的自动驾驶出租车——Cybercab。这个出现在片场的未来出行工具据说要在三年内投产,但仔细一看,你会发现细节极少,甚至连最基本的上路标准都没交代清楚。

未来出行的「梦」与「风险」

让我们先来看看Cybercab这个概念背后的意义。特斯拉一直以来在自动驾驶上标榜技术领先,但就目前来看,想实现完全无人驾驶的商业化应用,充满了挑战。想象一下,没有司机的出租车在现实世界中穿梭,面对突发情况时要怎么应对?更不用说目前全球很多地区在自动驾驶法规上还没通过,即便是最前沿的美国也不过是在个别城市小规模测试。

想象是一回事,执行又是另一回事。马斯克自2016年开始就不止一次承诺自动驾驶的“即将到来”,而每次的实现时间却总在后延。所以这次的“2026年量产”承诺究竟靠不靠谱?是一个未来式愿景,还是一场“高科技梦”中的烟火秀呢?。。。 继续阅读

全球AI之战:OpenAI在新加坡设立亚太总部,东南亚会成为下一个硅谷吗?

看到新闻说OpenAI要来新加坡开分部,但各位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偏偏选这个小岛?这个决定背后藏着的,不只是“新加坡科技人才多”这么简单。讲白了,OpenAI盯上的其实是东南亚的潜力市场和新加坡政府的支持力度。

新加坡政府不是第一天玩AI,这里早就有AI Singapore这个计划,主打的是生成式AI,特别是要为东南亚打造符合当地文化和语言的模型。AI Singapore还打算用“Sea-Lion”计划训练出东南亚版本的ChatGPT,真是有心。

新加坡凭什么成为OpenAI的“亚太总部”?

先从地理位置讲,新加坡位于东南亚中心点,又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加上政府一直支持高科技产业发展,吸引力不小。再来,别小看新加坡的人才和数据基础设施,虽然地方小,但这里的高端人才密度和AI应用速度可不是吹的。更重要的是,新加坡政府愿意砸钱搞AI,吸引大公司来这里落地,这一点其实远比表面看上去的“科技重镇”来得更实际。

想象一下,一个国际大厂想要进入东南亚市场,新加坡可以给的环境和政策支持,比其他东南亚国家完善太多。对OpenAI来说,入驻新加坡就是找个跳板,不仅能打入本地市场,还能快速辐射周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