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放大招:6月Robotaxi上线,自动驾驶终于要来了?

特斯拉(Tesla)又双叒叕放大招了。这次马斯克(Elon Musk)在Q4财报会上,直接宣布了Robotaxi(无人出租车)将在2024年6月正式商用,并且特斯拉的完全自动驾驶(FSD)技术正迎来一个关键节点。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这不仅仅是特斯拉的技术突破,更可能是未来几十年内最大的商业机会。

Robotaxi:真正的自动驾驶商业化来了?

马斯克这次说得很直接——6月,奥斯汀(Austin, Texas),特斯拉的无人出租车要正式开始收费运营。不是测试,不是试点,而是“真正的商用”。这一点和之前含糊不清的时间表不同,这次他给了一个明确的月份,意味着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进展可能比外界想象得更快。

不过问题来了,这次马斯克的时间表到底能不能实现?过去特斯拉也曾多次给出激进的预测,例如Cybertruck的量产时间和FSD的完全成熟度,但最终往往有所推迟。因此,这次6月的Robotaxi计划,究竟是技术进步的信心,还是又一次“过度乐观”,值得关注。。。。 继续阅读

Meta 砸 650 亿盖数据中心?半导体这波行情还能飙多高?

如果你还在纠结半导体是不是过气行业,那你可能要换个角度思考了。最近 Meta 砸下重金,大手笔加码数据中心建设,光是 2025 年的资本支出就预估高达 600 亿到 650 亿美元,而 2024 年的支出约为 370 亿美元,相比之下,这个增长幅度相当惊人。再加上微软、亚马逊等巨头纷纷加码,整个市场就像是在给半导体行业打鸡血,直接推着它往前冲。

科技巨头的钱往哪儿砸?

大企业的支出走向,基本上就是投资界的风向标。这次 Meta 的数据中心投资规模远超市场预期,直接表明 AI 和云计算基础设施的需求正处于爆炸式增长阶段。微软已经确认 2025 年的支出高达 800 亿美元,亚马逊也不甘落后,整个科技圈都在抢占 AI 算力的制高点。

说白了,大家都看清了一件事:未来不是拼谁的软件跑得快,而是谁能提供更强大、更稳定的算力。AI 应用的落地需要庞大的数据支撑,比如 OpenAI 的 ChatGPT 训练需要处理海量数据,而数据中心正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心脏。

半导体行业的春天到了?

。。。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反贪科技战开打!AI+区块链能不能抓到大老虎?

马来西亚反贪会(MACC)宣布加大科技反贪力度,借助先进技术提升调查效率。他们决定不再只靠传统调查方式,而是直接上科技战场,祭出人工智能(AI)和区块链技术,对抗越来越高端的贪污手法。这不仅是一次技术上的升级,更是对未来反贪趋势的一个信号。

为什么重要

现代贪污已经不是简单的现金交易,而是借助加密货币、离岸账户,甚至AI技术来掩盖踪迹。传统调查手段已经跟不上这些变化,导致许多大案难以破获。AI和区块链的加入,将帮助MACC精准识别贪腐模式,甚至在交易发生之前就能察觉异常。

关键点

  • 区块链不可篡改:所有交易记录上链,意味着一旦数据被记录,就无法随意更改,让洗钱和非法资金流动更难隐藏。
  • AI识别模式:人工智能能够分析大量数据,发现金融交易中的异常模式,从而精准定位可疑资金流动。
  • 提升透明度:MACC鼓励政府采用电子采购系统和无现金支付,以减少中介环节,降低贪污机会。
  • 国际标准认证:MACC的鉴证实验室已获得ISO/IEC
。。。 继续阅读

算力霸权要崩?DeepSeek 让 Nvidia 股价跳水,AI 赛道要变天?

科技圈最近掀起了风暴,AI 赛道迎来新的挑战者,Nvidia 市值瞬间蒸发 6000 亿美元。这次搞事的主角叫 DeepSeek,一家来自中国的 AI 公司,一夜之间让华尔街的投资者全体捏了一把冷汗。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事儿对市场意味着什么?

Nvidia 崩了?AI 赛道出现变数

过去两年,AI 赛道基本等于 Nvidia 独占鳌头。谁都知道,AI 训练离不开算力,而 Nvidia 的高端 GPU 像 H100 这种,简直就是 AI 公司的命根子。所以,市场也一直认为 Nvidia 未来几年都会吃香喝辣,股价节节高升。

但这次 DeepSeek 的出现让大家开始怀疑:是不是 AI 未来的“算力霸权”正在松动?DeepSeek 号称自己的 AI 模型在性能上不输 OpenAI,但计算成本却大幅下降。换句话说,AI 训练可能不再依赖天价的 Nvidia 芯片,而是有更便宜高效的替代方案。

消息一出,Nvidia 直接崩了,股价狂泻 17%。不仅 Nvidia 受伤,连带整个芯片股也被拖下水,博通、镁光科技等大厂股价都跌了超过。。。 继续阅读

AI芯片需求会崩?市场怕错了重点!

最近,一家叫DeepSeek的中国AI公司突然成了全球科技圈的焦点。不是因为它的技术有多牛,而是因为一则“600万美元复制OpenAI”的传闻,直接把美股AI板块炸了个大坑。纳斯达克指数跌了3%,英伟达更是惨烈,一天内暴跌17%。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魔幻?但别急,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顺便聊聊AI行业的那些“内幕”。

一、600万美元的“神话”是怎么来的?

先说说这个600万美元的数字。DeepSeek在去年12月底发布了一篇技术论文,提到他们的DeepSeek-V3模型训练成本大约是600万美元。这个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呢?简单来说,就是租用云计算资源完成最终训练所需的费用。听起来很便宜对吧?但问题在于,这个数字只涵盖了训练的最后一步,完全没算上前期的研发成本。

比如,模型架构的设计、算法的优化、数据的获取、员工的工资、GPU的购买,还有无数次的测试运行。这些费用加起来,可能比600万美元高出一个数量级。用这个数字去跟美国科技巨头在AI上的投入做对比,简直就是拿苹果比橙子,完全不搭边。。。。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DeepSeek杀疯了?美国AI优势还能撑多久

人类的最后考试,指的是一场对AI模型极限能力的全新测试,同时也是科技竞赛的一次高潮。Scale AI的CEO Alexandr Wang 最近抛出了一些爆炸性的观点,不仅揭示了中美之间AI领域的竞争现状,还点出了几个足以让人警醒的现实问题。什么叫科技冷战?这才是真正的较量。

为什么这件事重要?

AI不只是科技爱好者的玩具,它正逐渐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中美两国在AI领域的此消彼长,不仅关乎企业的创新能力,还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与经济主导权。特别是当中国AI实验室如DeepSeek这样的玩家快速崛起,并发布令人震惊的突破性模型,美国还能稳坐第一的位置吗?

关键点

  • DeepSeek的崛起:中国AI实验室DeepSeek的最新模型在性能上与美国顶尖模型相当,甚至在某些领域有所超越。这说明中美AI差距正快速缩小。
  • 硬件“一手被绑”的传说:尽管中国面临美国对顶级芯片的出口限制,据业内消息,DeepSeek居然拥有约50,000个H100芯片,这一数字远超外界预期,也令人深思它们是如何实现的。
。。。 继续阅读

算力、数据和时间:特斯拉为何依然是自动驾驶的王者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听起来像是科幻电影里的剧情吧?但其实,它背后隐藏着一个特别朴素的逻辑:时间、算力和数据积累。为了对比清楚中国的自动驾驶行业,咱们今天就来一次没有滤镜的深度分析。这个领域比的是谁更脚踏实地,谁的方向感更清晰。

特斯拉如何做到全球标杆?

先聊特斯拉,人家为啥牛?简单,两个字:积累。先看算力,特斯拉不仅买到了英伟达最先进的芯片,还自研了一批高效芯片。德州工厂直接搭了一个由七万张卡组成的算力中心。这不是在玩数字游戏,最新的FSD版本就是靠这套设备训练出来的。

再看数据,特斯拉车主们每天都在帮忙“打工”,你开车上班,人家就在后台用你的行驶数据做优化。全球700多万辆车,每辆车有8个摄像头,日常运转的摄像头数量超过5000万。这样的数据规模,中国车企即使憋红了眼也难以企及。理想汽车一年卖50万辆,拿什么比?

中国自动驾驶的“通病”

聊到中国自动驾驶,有些企业总喜欢喊“超越特斯拉”,听上去有点像“说书”。但别被情怀冲昏头,算力和数据的差距就摆在那儿。这就像一场比赛,人家已经跑了十圈,而你连鞋还没穿好。。。。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苹果启用AI老将Kim Vorrath:Siri迎来大改造

苹果最近终于开始动真格了,将有“产品救火队长”之称的Kim Vorrath调入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部门。她此前领导了多个关键项目,其核心能力在于解决复杂问题和优化流程,这次肩负起整顿Siri和苹果AI的重任,绝非等闲之举。作为一个36年资深员工,她将肩负起整顿Siri和苹果AI的重任。这波操作很有看头,来聊聊。

为什么重要

坦白讲,Siri在过去这些年里基本上就是“听不懂人话”的代名词,比如用户常抱怨它无法准确理解简单指令或回答问题。,而苹果的AI部门相比谷歌、OpenAI这些对手更是显得疲软。AI技术正在席卷全球,苹果必须在这场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否则等于放弃未来的科技话语权。

关键点

  • Kim Vorrath的背景:她曾经负责原始iPhone软件的开发,还领导过iPhone、iPad和Mac操作系统的项目管理。这次被调入AI团队,无疑是要给Siri来一次彻底的大修。
  • 苹果的AI现状:2024年推出的Apple
。。。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新加坡无人驾驶翻车了?巴士撞车背后的真相和教训

1月20日,新加坡发生了一起关于“无人驾驶”的交通事故:一辆标榜“自动驾驶”的巴士在金文泰与一辆白色汽车相撞,而巴士当时正由安全操作员手动驾驶。这样的新闻是不是让你感到有点出戏?所谓的“无人驾驶”,居然是有人开车?让我们从这次事件背后挖掘出更多值得思考的内容。

为什么重要

无人驾驶技术被认为是未来交通的核心解决方案,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潜力令人兴奋。然而,这次事故让我们看到,从技术实验到实际应用,依然存在巨大的落差。对企业来说,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品牌公信力的考验。

关键点

  • 事件经过:义安理工学院的无人驾驶巴士服务自2023年起上线,覆盖校园及周边公共交通站点。这次事故发生在新扩展的金文泰地铁站线路。
  • 运营模式:巴士在校园内是全自动驾驶,公共道路上则由安全操作员手动驾驶。这说明当前技术尚未完全应对复杂的实际交通环境。
  • 事故细节:新加坡民防部队表示,事故中有一人轻伤但拒绝送医。官方已展开调查。
  • 技术背景
。。。 继续阅读

英伟达未来不香了?汇丰调降目标价,内幕曝光!

最近,汇丰银行(HSBC)对英伟达的未来表现泼了点冷水。不是说英伟达不好,而是因为拜登政府加紧了AI芯片出口限制,加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以及数据中心客户采购需求减弱,导致英伟达的成长可能不会像大家期待的那样疯狂。想想看,前几年AI一波爆发,英伟达的GPU简直供不应求。但现在,情况有点变了。

英伟达的成长神话会放缓?

汇丰的分析师Frank Lee给出的新预测是,英伟达2025年在数据中心GPU的收入大约是2360亿美元,比之前预期的2530亿美元低了一些。怎么会这样?主要是因为拜登政府突然加紧了AI芯片的出口限制,这让英伟达的全球市场变小了不少。

你可能会问,这样的影响有多大?HSBC本来估计英伟达能卖出41,500台AI服务器机架,现在下修到35,000台。最惨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只卖20,000到25,000台。虽然听起来有点可怕,但即便是这样,英伟达的每股收益(EPS)也还是比市场平均预期高出8%到14%。。。。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