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邮政的「大甩卖」:从邮差到物流巨头的翻身仗
新加坡邮政(SingPost)最近以7亿新元卖掉了澳大利亚业务,股价终于回了一口气。大家都知道,邮政业的黄金时代早已过去。上一次我寄信,大概还是学生时代。SingPost这波操作看似是危机处理,背后却藏着一场「老牌邮政如何绝地求生」的商业启示录。
传统邮政的困境
邮政的衰落早有迹象。信件量年年下滑,新加坡的纸质信件从几年前的九千多万件跌到现在的不到九千万。邮票价格涨得再快,也赶不上数字化的冲击。像我这种喜欢买东西的人,唯一需要邮递服务的可能就是网购包裹了。对SingPost来说,这就是生意难做的缩影——邮寄信件的成本升高,需求却直线下降。
成本和需求的矛盾,让SingPost不得不重新思考它的商业模式。邮票涨价的同时,它还关闭了不少邮局,用包裹柜来替代。想想看,去便利店取包裹总比站在邮局排长队快多了吧?这波操作倒是聪明,既省成本又提升用户体验。
卖资产的「止血疗法」
这次SingPost卖掉澳大利亚业务,可以说是一次大规模止血行动。7亿新元的交易不仅缓解了财务压力,还给投资人送上了特别股息的甜头。虽然失去了一个增长引擎,但相比继续烧钱扩张,这是更现实的选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