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简单的投资策略,如何让你悄悄亏光所有积蓄

投资市场里,买股、卖股就像买鞋子,总觉得自己穿上一双“百搭”的鞋,走遍天下都不怕。然而,现实往往比你想象得更复杂,尤其是当你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最优的投资策略时,市场会让你明白一个真理:“策略”只是用来装饰的“口号”,而真正的操盘永远比这复杂。

你是哪种策略派?

不久前,查尔斯·施瓦布(Charles Schwab)发布了一份关于各世代投资策略的调查报告,我一看那数据,顿时有一种看星座运势的既视感。买入并持有、成长投资、短线交易——每种策略在不同世代之间的流行度差异还挺明显。Boomers这群叔叔阿姨们似乎更偏向于保守型的“买入并持有”(60%),而新世代的Gen Z和千禧一代却对“短线交易”热情高涨,竟然有超过一半的人参与了短线操作。

这是不是很让人困惑?为什么大家都好像走在完全不同的轨道上?难道投资真的像星座一样,每个人的策略都被“命中注定”了吗?其实不然,所有的策略不过是工具而已,关键在于如何使用以及什么时候使用。。。。 继续阅读

揭露企业财报的真相:净利润、自由现金流和EBITDA到底差在哪?

Business Acronym EBITA as 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ES AND AMORTIZATION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公司年报看上去赚翻了,利润表上几亿几亿地跳,但奇怪的是,手上的现金却像失踪了一样,完全找不到。你可能会觉得自己是不是看漏了什么,或者公司到底在搞什么鬼?其实,这很正常。原因就是因为净利润、自由现金流和EBITDA这三大指标各有各的玩法。

我来说说为什么这些数字有时候会让人抓狂,也分享点我的看法,看看怎么用这些数据不被公司“财报化妆术”给坑了。

净利润:看似简单,实则复杂

Conceptual business illustration with the words net income

净利润,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公司赚了多少,扣掉支出,剩下的就是钱呗。”大错特错!净利润可是按“权责发生制”来的,也就是说,不管钱到没到手,只要收入和支出发生了,就给你算账上了。讲白了,企业可能发货了,钱还在天上飞呢;同样,开销账单早来了,钱还在公司账户里躺着。

所以净利润只能看看热闹,真正的财务健康谁也不敢光看它。想想看,假设一家公司今年突然卖了块地,利润表上一下子冒出一个大数字,你是不是以为公司大发了?问题是,这笔钱可能就只进账一次,你觉得公司下次还能再卖块地吗?说不定,明年净利润又被高高挂起了。。。。 继续阅读

暴跌30%!手表投资者如何避免血亏?

Explore financial loss with a dynamic 3D candlestick chart that vividly illustrates market crash effects.

手表市场的这场“过山车”行情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一切泡沫的背后,都是过度的贪婪与狂热。”奢侈品手表,特别是劳力士和百达翡丽这些品牌,在过去几年内成了不少人眼中的“硬通货”。有的人甚至幻想它们是金融市场之外的“避风港”,可惜现实却狠狠泼了一盆冷水。

手表市场崩盘的原因分析

Watches Price Index像ETF指数由来自十大奢侈品牌的60款手表组成,这些手表根据交易价值进行排序和加权。该指数作为二手手表市场价格走势的指标,帮助收藏者了解市场动态。

疯狂背后的冷思考

回顾疫情期间,许多人因为居家隔离,生活被迫慢了下来。于是,一些原本对时间不太敏感的朋友突然觉醒,手表不再是个工具,而是一种身份象征。更有意思的是,一些热门表款价格在二手市场甚至飙升到了零售价的两倍多——这种现象,我想,在股市上叫做“泡沫”。当时的市场似乎只看到价格不断上涨,忽略了背后的供需不平衡和投机炒作。

以劳力士的“绿水鬼”为例,曾经一度成为二手市场上的“硬通货”。2021年初,这款表的价格一度飙升至15万美元(远高于其原价)。很多人开始觉得手表不再只是奢侈品,更是可以迅速升值的投资工具。但这就像股市中的“击鼓传花”,一旦没人接棒,花儿就谢了。。。。 继续阅读

疫情以来最强刺激!中国央行这波操作到底管不管用?

Illustration of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financial chart going down, global finance crisis, stock market crash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的表现让人不禁皱起了眉头。通货紧缩的阴云笼罩,消费欲望萎靡不振,房地产市场更是一片哀鸿遍野。对于一个曾经高速增长的经济体来说,这样的局面无疑是个噩梦。为了打破这种僵局,中国央行最近抛出了疫情以来力度最强的刺激政策,试图重振市场信心。这背后究竟有何深意?这些政策真的能“药到病除”吗?让我们一起来剖析。

政策解读:降息与降准双管齐下

央行此次的刺激政策主要体现在降息与降准的双重措施上。降准,即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能直接释放更多流动性,让银行有更多资金可以贷款给企业和个人;降息,则通过降低借贷成本,鼓励企业和消费者借贷消费或投资。

说得简单点,这就好比给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希望能让大家“有钱可借,有钱敢借”。毕竟,钱在兜里放着是死的,流动起来才能给经济注入活力。然而,问题在于,市场上真的有那么多人愿意借钱吗?企业不扩张,消费者不买单,再多的流动性也只会在银行系统里打转,根本流不到实体经济中去。。。。 继续阅读

Tom Lee 转向:对美联储降息后市场的悲观预测!

在投资界,这位长期以来被视为“超级多头”的市场策略师,最近对股市的看法竟然出现了动摇。美联储在年内罕见地大幅降息 50 个基点,但市场反应却并不如预期般乐观。Tom Lee 的言论也从一贯的乐观变得更加谨慎,甚至在 CNBC 的节目中,他不再像过去那样信心满满。这究竟是市场前景不明朗,还是隐藏着其他玄机?

美联储降息:意外中的冷静

今年美联储的降息行动引发了广泛关注。一般而言,降息是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尤其是在没有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小幅降息通常会推动股市上涨。然而,降息 50 个基点却释放了不一样的信号:似乎预示着经济中存在更深层次的问题。

根据历史数据分析,当美联储在没有经济衰退的情况下降息 25 个基点,市场表现通常较为乐观,3 至 6 个月后的股市大概率会上涨。然而,当降息幅度达到 50 个基点时,市场往往在接下来的 6 到 24 个月内表现不佳,因为这通常意味着美联储感知到了更大的风险。这一点,也许正是 Tom Lee 目前心态转变的原因之一。。。。 继续阅读

四大周期交替,你准备好迎接全球大变局了吗?

Midnight Black Friday shopping spree, with shoppers jostling to grab discounted clothes in a shopping center. Generative AI

全球经济正在经历剧烈动荡。无论是俄乌冲突,还是中东局势,再加上日益紧张的国际局势,所有这些迹象都预示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正在悄然酝酿。与此同时,科技的迅猛发展也在不断重塑我们的世界,特别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那么,在这一片动荡与不确定性中,谁将成为乱世英雄?如何在这巨变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深思的问题。

全球矛盾四重奏

地缘政治的激化

俄乌战争、巴以冲突,这些都是表面现象,而背后真正推动这些事件的,是全球两大势力的深层对抗。美国与俄罗斯、美国与中东国家的博弈,其实是旧有世界秩序与新兴力量之间的较量。地缘政治的动荡,不仅直接影响这些地区的人民,更波及全球经济和能源供应。无论你身处何地,都会感受到油价上涨、通货膨胀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资源争夺的白热化

争夺资源,这种行为自古至今从未停止过。石油是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如今也在激化中东、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矛盾。随着传统能源的逐渐枯竭,新兴能源的开发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对资源的争夺,不仅局限于石油,还包括稀土、锂等新能源资源。可以预见,未来几十年内,围绕资源的争夺将愈演愈烈,世界局势将因此变得更加复杂。。。。 继续阅读

为什么90%的人不敢尝试的投资方法,却能轻松打败市场?

monkey business - chimp, monkey, stock, market, traders, trading, finance, investment, analysis, financial, professionals, broker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有趣的话题:大多数投资者都梦寐以求能够“打败市场”,但为什么很多人最后选择了更保守的指数基金呢?我们都听过这么一句话:“90%的人都无法战胜市场。”这让很多投资者觉得自己没有超越市场的能力,最终放弃了尝试。然而,最近有一个有趣的实验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只要给一只猴子足够的时间,它甚至可以随机选出比市场表现更好的投资组合。

市场指数的盲点

投资市场上,有一个很常见的误解,那就是认为投资标普500指数基金就等同于投资了“市场”。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毕竟标普500代表着美国500家最大的公司,但它并不完美。标普500采用的是市值加权法,也就是说,它的投资比重完全由各公司的市值大小决定。结果就是,像苹果、微软、亚马逊这些科技巨头的波动,几乎可以左右整个指数的表现。

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加权方法其实隐藏着很大的风险?一旦这些大公司表现不佳,整个市场都会受到拖累。就好比把鸡蛋都放在了少数几个大篮子里。如果这些篮子出问题,损失将是巨大的。这就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市值加权真的合理吗?。。。 继续阅读

智能合约之王跌落神坛:以太坊终结篇?

Digital money movement chart with crypto falling in price down to zero due to panic sell off by investors and traders reacting to negative news, red candlestick graph showing bear stock market crash

以太坊(ETH)曾经是区块链世界的明星,凭借智能合约的创新,开创了Web3、去中心化金融(DeFi)等革命性应用。然而,如今的以太坊似乎在慢慢失去光芒,链上交易量下降、手续费接近为零,市场情绪低迷。究竟是暂时的“感冒”,还是以太坊正走向终结?本文将深入探讨以太坊的现状、背后的原因,以及它未来可能的命运。

现货ETF的“黑天鹅”

今年7月,以太坊现货ETF的推出曾让市场寄予厚望,投资者期盼能像比特币ETF一样,为ETH带来新一轮的上涨行情。但事与愿违,ETF发布的消息反而引发了一波抛售潮。短短两周内,ETH价格对美元暴跌44%,而在ETH/BTC对比中,跌幅更是显著。这无疑给了“比特币信徒”们更多炫耀的理由。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类似的“卖消息”事件屡见不鲜。投资者往往在重大利好消息发布之前入场,而当实际利好落地时却选择离场获利。这次的ETH ETF事件似乎也逃不过这个循环。不过,ETF的影响并非单一原因,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背后更深层的市场结构问题。。。。 继续阅读

巴菲特大举减仓美银:股神为何撤出银行业?

巴菲特,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投资界的传奇。他的每一个举动都备受市场关注,因为这些动作往往意味着重大趋势的转变。近来,巴菲特减持银行股的消息震动了整个金融界,尤其是他对美国银行的持续减仓。这位“股神”在银行股的投资历史上曾取得过辉煌的成绩,但为何如今却加速撤离银行业?本文将带你深入解析巴菲特减持银行股的背后原因,探讨其未来投资动向,并挖掘出这个决定对市场和投资者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

巴菲特的减仓背后:银行股为何不再香?

巴菲特在今年的几次重大减仓行动中,尤其是对美国银行的处理,引发了外界的诸多猜测。从7月17日开始,巴菲特连续12个交易日减持了美银股票,持股比例从最初的10%以上,一直降到11%左右。这一系列操作,使得外界猜测巴菲特对银行业的信心是否已经动摇。

银行股,曾是巴菲特的“心头好”。早在1962年,他就以高瞻远瞩的眼光收购了第一家银行。当时的银行股是极具吸引力的投资标的,因为银行拥有的“float”——即存款,是可以自由使用而无需立即偿还的资金。这笔资金给银行和类似的金融机构带来了极高的流动性,且可以通过投资获取更多回报。而巴菲特的这一发现,也成为他在之后投资保险公司的一大关键策略。。。。 继续阅读

房租掩盖真相:美国实际通缩正悄然来临

Street Sign Inflation versus Deflation

美国经济最近出现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转变:通缩。是的,你没听错,尽管官方数据显示通胀率为2.5%,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你可能会想,物价下降不是件好事吗?答案却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得多。虽然一部分商品确实变得便宜了,但这背后隐藏着一个更大的经济问题——潜在的失业和经济停滞。为什么媒体对此保持沉默?而美联储又如何在高压政策下继续驾驭这艘经济巨轮?我们将深入探讨美国通缩的真正风险,以及未来几个月可能面临的严峻挑战。

官方数据的“调试”:通胀背后的通缩迹象

美国8月份的官方数据显示通胀率为0.2%,但这是经过调整后的数字。如果我们看未经调整的数据,仅为0.1%,而7月的数据也与此持平。这意味着,美国的整体通胀率几乎为零。更重要的是,如果剔除住房成本,实际的通胀率已经为负数,也就是说,美国实际上已陷入通缩。

住房成本在通胀计算中占了36.4%,它是影响通胀率的最大因素。然而,住房成本并不能反映真实的通胀水平,因为它是一个滞后指标。房贷利率的上涨导致住房成本飙升,拖累了整体数据的真实性。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整体物价水平下降,房租和抵押贷款成本的上升却掩盖了通缩的真实面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