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动车战况揭密:有国家起飞,有国家翻车,投资人看这篇就够

2024年全球电动车销售报告出炉,乍看之下像是一场电动车的嘉年华,但仔细一看,嘿,这场派对有人醉得很开心,也有人已经靠墙坐着喘不过气。这份超过千万台销量的统计报告,不只告诉我们谁在卖电动车,更揭露了谁的电动梦开始碎了。你以为这只是科技宅才在乎的事?不不不,这背后可是牵动着未来十年的投资趋势。

先说个人观察:很多人谈电动车,都爱聚焦在特斯拉(Tesla)、比亚迪(BYD),或者什么高科技的自动驾驶系统。但市场这玩意儿,不是只看谁技术强,而是看谁有办法卖得出去、谁能搞定补贴政策、谁能让消费者心甘情愿掏钱。这份来自 EV Universe 的报告,把2024年的全球电动车市场划开来给你看,从中美欧三巨头,一路到新兴市场的翻倍成长,我们用几个角度切进去,带你一层一层看清这块版图。

三大主力市场:谁还在猛攻,谁已经熄火?

先来看看2024年的销售龙头:中国一口气卖了634万台纯电车,几乎是全世界的一半以上,占比58.6%。这听起来很猛,但实际上成长只有1.3%。这就像是考试拿了第一,但只比上次多1分。这个数字还得对比2023年的35.7%成长来看,才知道这不是失速,是刹车踩到底了。

欧洲呢?稍微有点尴尬。全年199万台,竟然还负成长1.3%。你没看错,是退步。主要战犯叫德国,在补贴被腰斩后市场直接冷掉。幸好英国撑起场面,成功以38.2万台超车德国,成为欧洲新任电动王。

美国的表现也不能说太惨,有130万台出货,小涨7.3%。但是2023年可是冲了62%的成长,现在就像是跑完马拉松后拖着脚回家。全美市占率是8.14%,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追。

对比这三大市场:中国虽然量大但成长放缓,欧洲被德国拖后腿,美国略有增长但动能不足。简单说,就是大家各有烦恼。

翻倍市场:谁在趁乱抢地盘?

虽然老市场有些疲软,但新兴国家像打了鸡血一样暴冲。巴西、乌拉圭、智利这些名字平常你可能都不太会在电动车新闻里看到,却通通销量翻倍甚至三倍起跳。像巴西年成长高达219%,这不是成长,这是喷发。

而我们比较熟的市场中,新加坡也很狂,直接从5千多辆跳到1.4万台,市占率从18%飙到33%。这种速度在台湾大概只能靠房价来对比。政府的大力补贴和基础建设扩张,是关键因素。例如新加坡的注册费减免、高密度公共充电网建设,这些都是促成爆发的幕后功臣。

这些市场的共同点是什么?政策配合、补贴实在、进口关税合理,再加上中国品牌大举进攻,一来一往之下,成长自然不难。

冲高市占率的狠角色

你以为卖得多就叫成功?有些国家是卖得少但渗透率高,才是真正的“全民电车”。像挪威,市占率高达88.9%,几乎路上每十台车就有九台是电的。香港也猛,七成是电动车。

丹麦、荷兰、比利时这些地方也都破了五成或四成。这种情况反映一件事:市场如果成熟到一定程度,成长就不再靠补贴,而是靠结构性转变。民众开始认定电动车是基本配备,就像当年从功能型手机换智能手机一样。换句话说,这不只是潮流,而是新常态。

翻车现场:补贴一砍就跪的国家

不是每个国家都笑着离场。冰岛、芬兰、爱尔兰、新西兰这些国家,2024年电动车销量直接跳水。新西兰最惨,从14.5%的市占率硬生生掉到5%。原因?政府直接把补贴砍光,还加收使用费。这就像原本吃到饱突然变成按克计费,心里的落差自然是巨大。

这提醒我们,电动车市场有多吃政策奶水。一旦补贴撤掉,还能不能站稳,就看品牌、价格、充电基础设施能不能撑住了。如果只是靠撒钱撑起来,那终究撑不久。

值得注意的亚洲市场:被忽略的潜力股

亚洲除了中国,其实还有几个市场值得盯紧。像印度,2024年卖了将近10万辆,年增20%。虽然看起来还小,但三轮车早就过半是电动了,这代表市场基础其实已经成型。

马来西亚、泰国、印尼也都在政府政策推波助澜下逐步升温。这些市场一旦成熟,不只会成为消费市场,还可能变成制造与出口基地。电动车的下一波红利,很可能就藏在这些东南亚国家里。

小结

这份报告给我们的不只是一堆数字,而是让我们重新理解电动车在全球的真实状态。不是每个地方都像矽谷那样车车自动导航,也不是每个品牌都有特斯拉那种狂粉信仰。市场最终看的还是现实:谁撑得久、谁卖得动、谁抓得住政策节奏。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不用急着去追高那些一飞冲天的成长股,反而可以去观察哪些市场还有政策红利、哪些品牌正在默默吃下新兴市场。当大家都在看太阳升起的地方,或许你该多看看月亮升起在哪里,搞不好机会就在那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