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智能眼镜:下一场AI革命还是换汤不换药?

百度宣布要推出一款内置AI助手的智能眼镜时,估计大家的反应是“这不是Meta刚推出的那个吗?”一边是美国社交巨头Meta,带着Ray-Ban推出的智能眼镜赚足眼球;另一边是中国的搜索霸主百度,试图用这款AI眼镜翻身。

这听起来像是科技巨头的一场商业角力,实际上却是全球市场正在迎来一个关于AI硬件的新时代。然而,智能硬件的市场看似广阔,真正入局的玩家却不多。这种“高光产品”究竟是百花齐放还是昙花一现,百度这次到底是要走创新之路还是再次被打上抄袭的标签?本文就来剖析这场AI眼镜大战中的细节,看看它的“胜算”到底有多少。

百度的AI硬件布局

要说百度想做AI硬件,也不算突然。百度一直以来在AI领域砸下不少钱,从无人车到语音助手,都是试图借技术给自己开辟新路。可惜的是,百度并不是一帆风顺,很多硬件产品的市场反响都很一般。这次的AI智能眼镜号称内置百度的文心大模型,可以语音互动、拍照录像,还计划与百度地图和百科对接,显然是想玩个“大生态”战略,打通百度的内容平台。。。。 继续阅读

小而强大的2024 M4 Mac Mini能否成就你的工作站?

在考虑入手 MacBook Air 前,我曾经对 M4 版 Mac Mini 有过一丝心动。毕竟它价格不错,性能也不俗,甚至可以玩玩一些小型的理财或交易软件。然而,一想到指纹解锁这件事,立马就让我冷却了兴趣。你没听错!为了指纹解锁还得额外花钱买个 Mac 键盘,而这个键盘不便宜不说,还不是我喜欢的样式。

这种情况下,我的 MacBook Air 就立刻有了优势,就是自带指纹解锁,而且还带屏幕,便携也方便。这些优势一对比,Mac Mini 被我立刻pass掉了。

看看ifixit专业拆解Mac Mini

  • 拆解难度:拆解难度较大,涉及多种规格的螺丝,类似iPhone的拆解体验。
  • 超小尺寸:2024款Mac Mini仅5×5英寸大小,厚度2英寸,比以往更精致。
  • 可更换SSD:不同于以往的“封闭”,这款设备支持用户自行更换SSD。
  • 接口丰富:前面板配有2个USB-C接口、3.5mm音频插孔;背面有以太网、HDMI、3个Thunderbolt 4(M4
。。。 继续阅读

英特尔酷睿Ultra 200S评测:一场“纸上谈兵”的性能革命?

英特尔最近发布了全新的酷睿Ultra 200S处理器,引发了一阵轰动。这款被期待已久的桌面处理器,从名字到架构都做了不小的改动,看似代表着一次大胆的升级,然而实际表现却让许多用户大失所望。到底是英特尔的雄心壮志未能兑现,还是市场的期待过高?让我们一起来深度解析。

为什么重要

在竞争激烈的芯片市场,英特尔面临来自AMD的强大压力。近年来,AMD凭借着Zen架构在性能和能效上全面进攻,特别是在游戏和生产力场景中赢得了不少拥护者。这次英特尔推出酷睿Ultra 200S,希望用全新架构争回失地,然而,早期的性能测试显示,这款处理器似乎还欠火候。对用户和投资者来说,英特尔的这一步棋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未来市场份额的争夺和品牌的技术形象。

关键点

  • 接口变化:从LGA1700升级到LGA1851,尽管基板大小不变,但设计上更倾向于高端需求。
  • IPC提升:大核心的整数性能提升有限,而小核心则有显著的30% IPC提升,甚至超过上一代大核心。
。。。 继续阅读

AI竟然要追踪选举?Perplexity大胆尝试!

Perplexity,一个自带“AI疑问”的搜索引擎,最近宣布推出美国大选信息追踪平台。想象一下,这种“人工智能”会产生“幻觉”的搜索引擎,现在要负责追踪和更新选举信息?不少人都在捏一把汗。然而,Perplexity有信心让用户信任这个新平台,并希望凭此增强在AI领域的公信力。

为什么重要

美国大选不仅关系全球政治风向,也是考验AI在处理敏感信息时可靠性的重要机会。Perplexity选择在这个时候推出大选追踪平台,既展示了数据能力,也冒着AI信息偏差的风险。AI在此类实时更新和信息筛选的应用中被寄予厚望,但它能否担起重任,还需要市场的验证。

关键点

  • Perplexity的数据来源包括美联社和Democracy Works,信息覆盖总统、参议院和众议院选举,横跨州级和全国层级。
  • 平台能回答选民关注的选举问题,比如投票条件和投票时间等。
  • 在选票措施、候选人政策立场等方面,Perplexity提供AI总结的分析,力图让用户轻松获取关键信息。
。。。 继续阅读

Chrome 的 V3 时代 真的要向广告低头?

各位科技控,广告拦截党们,你们都准备好了吗?Microsoft Edge 和 Google Chrome 宣布正式停用 Manifest V2,这可是拦广告大军的一次重大考验!啥是 Manifest V2 和 V3?简单来说,它就是个“浏览器插件的发动机”,决定了你的浏览器能不能有效拦住广告。很多人开始担心:这不等于放开手脚让广告铺天盖地吗?然而,V3 的实际效果可能比你想象中更耐打。今天就让我来拆解一下它的运作方式,顺便分享一些我的“战斗经验”。

V3 更新真的有差?还是只是“狼来了”?

首先,这次更新并不意味着广告拦截器要歇菜了。其实在实际测试中,V3 的表现并没那么惨烈。我在 Chrome 上实测了 Ublock Origin 之类的插件,发现拦截率基本没什么太大变化。许多媒体在渲染“广告末日”,不过我实在看不出它有多大的威胁。当然啦,有些细微的差异,比如一些比较顽固的广告可能会溜过去,尤其是 YouTube 那些烦人的 Shorts。但总体来说,大部分主流网站还是老样子。。。。 继续阅读

苹果收购 Pixelmator:设计神器还能保持“良心”吗?

Pixelmator 团队宣布加入苹果,整个创意工具界顿时炸开了锅。毕竟 Pixelmator 是对标 Adobe 的一款极具用户体验的设计工具,能跟 Adobe 比肩的“良心”产品,谁能不爱?这次被苹果收购,既让人期待又担心:会不会被苹果的“同化魔咒”吞噬掉?今天就带你从各个角度看看这场收购对苹果、Pixelmator 和用户来说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重要

Pixelmator 以其“极致 Mac 用户体验”而备受欢迎,一直以来是设计师们的良心选择。此次被苹果收购,不仅标志着苹果在专业创意工具上的野心,更透露了其在软件创新上的新布局。对于苹果的创意生态,Pixelmator 加入可能带来质的提升。反之,这也可能会重蹈苹果收购 Dark Sky、Workflow 等优秀应用被“消化掉”的覆辙。

关键点

  • Pixelmator 专注苹果生态:自成立以来,Pixelmator 只支持 Mac、iPad 和 iPhone 平台,已经深度融入苹果系统。
。。。 继续阅读

我们为何分叉Flutter?Flock的诞生背后隐藏的秘密

随着Flutter不断扩展,似乎也迎来了它的分叉时代。作为谷歌开发的UI框架,Flutter以其“写一次,处处运行”的特点吸引了大量开发者。然而,随着功能范围扩大、开发团队资源不足、优先级改变,Flutter社区中一些开发者决定走出一条“开拓新大陆”的路,创建了分叉项目Flock,试图解决原有框架无法解决的痛点。

为什么重要

Flutter的影响力已不仅限于移动端,桌面、Web甚至物联网设备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然而,这种急速扩展带来的不只是荣光,还带来了负担。谷歌内部的资源优先级调整,让Flutter团队捉襟见肘,响应迟缓,bug堆积。对商业项目依赖Flutter的团队来说,Flutter的开发节奏已经逐渐跟不上需求,而Flock的出现给了大家一个“更灵活”的选项,吸引了一些开发者的目光。

关键点

  • 全球约有一百万名Flutter开发者,而Flutter团队仅有50人左右,平均每人需支持两万开发者,负担显然过重。
。。。 继续阅读

全球流量价格排行榜:你的数据费是不是被坑了?

最近我们都得靠手机上网,不论是刷短视频、看网剧还是上班摸鱼,流量几乎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然而,你知道全球1GB流量的价格差距有多夸张吗?以色列只要$0.02,瑞士却要高达$7.29!这中间的价格差异简直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活在一个平行宇宙中。

为什么全球数据价格差距这么大?

要理解全球移动数据费用的差距,我们得从几个角度分析,而这背后也藏着一些国家的市场结构、竞争情况和使用习惯的秘密。

1. 激烈的市场竞争驱动低价

以色列和印度的流量价格几乎便宜得像是送的——以色列$0.02,印度$0.09,根本不用心疼。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竞争!在这些市场上,运营商竞争得如火如荼,不给消费者更低的价格根本留不住客户。在以色列,几乎每个人手上都有一部智能手机,市场渗透率已经超过美国。运营商拼命压低价格,结果就是消费者坐享其成,流量随便用。

2. 高成本结构造就高价

再看看瑞士和美国,1GB的价格分别为$7.29和$6.00。在这些国家,运营商的成本高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瑞士的基础设施维护费用、人工成本都较高,结果就是数据价格也水涨船高。想在瑞士随便刷视频?那可是得掏腰包的。。。。 继续阅读

MacBook Pro M4系列性能爆表:值得升级吗?

MacBook Pro 2024系列刚发布就引发广泛关注。新款M4系列不仅在硬件上拉满,更加入了新的显示和端口选项,看似就是在挑逗那些手痒的老用户去升级。对于那些已经习惯了M1的老用户,新品究竟值不值得投入?下面我们一探究竟。

为什么重要:M4芯片直接将MacBook Pro的性能推向新高,编辑大图、渲染3D场景都能轻松胜任,而苹果还带来了令人惊喜的续航表现和12MP摄像头。如果你是设计师、程序员或从事数据分析的职场人,这次升级可能会改变你日常的工作体验。

关键点:

  • M4性能提升:比M1快1.8倍,尤其适合图片编辑和复杂场景渲染。M4 Max版本甚至可提升3.5倍。
  • 强化AI支持:神经引擎比M1强大3倍,AI任务处理更流畅。
  • 双外接屏幕支持:M4型号可支持两个高分辨率外接显示器,再加上三个Thunderbolt 4端口,连接扩展无压力。
  • 新增纳米纹理屏:有效减少眩光,让使用者能专注于屏幕内容,适合户外或高亮度环境下使用。
。。。 继续阅读

买新不如买旧?苹果M3 MacBook Air翻新机才是真香选择!

苹果刚刚发布了一周的M4产品更新,但我却入手了M3的MacBook Air。听起来有点反常对吧?其实,这是聪明人省钱的最佳选择,苹果直接把标配内存提升到了16GB,不用再为了多出来的8GB硬生生加价300新币!更何况,MacBook Air的M4系列可能要等到明年甚至后年才会亮相,怎么能不抓紧机会?

苹果的套路,看得清楚才不入坑

买苹果这事儿,最重要的是「时机」!大家都知道,苹果家产品的更新周期虽说稳定,但定价和贬值也是个道道。根据MacRumors的推测,M系列处理器的产品周期接近605天(大概两年),这意味着如果你等不到M4发布,不妨认真考虑M3版本。像现在刚好赶上苹果产品线更新的窗口,M3系列的MacBook Air又降价,尤其是翻新机,性价比简直绝杀。如果你抓准时机,半年内跌500新币的价格,不用多想,闭眼入手就对了。

为什么选择M3版本?苹果的“微妙升级”策略

苹果有时候像个精明的商人,拿小升级来吊消费者胃口,但这次不一样,M3系列的MacBook。。。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