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简报] HTC宏达电又瘦身:卖XR给Google后,自己还能飞多高?

宏达电又上了新闻头条,原因是它刚刚宣布将XR(延展实境)部分业务以2.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Google。这场交易,不仅关乎两大科技公司的未来战略,更是科技行业的一次重要信号。这笔交易预计在第一季度完成,而相关细节也正成为业界热议的焦点。

为什么重要

XR(延展实境)是未来虚拟与现实结合的关键技术,而宏达电作为曾经的手机巨头,近年来在VR领域持续发力。这次交易表明,即使是技术深耕者也需要与更大的平台合作才能生存。对Google来说,这是加速构建Android XR生态系统的重要一步,而对宏达电,这更像是一种战略性精简,以集中资源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关键点

  • 交易金额:宏达电以2.5亿美元(约新台币81亿元)出售部分XR业务给Google。
  • 研发转移:部分宏达电XR研发团队将加入Google,为其创新技术基地提供支持。
  • 智慧财产权:宏达电以非专属授权的方式,将XR相关专利许可给Google。
  • 宏达电未来方向:专注VIVE品牌,精简产品组合,重点开发VIVE
。。。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苹果启用AI老将Kim Vorrath:Siri迎来大改造

苹果最近终于开始动真格了,将有“产品救火队长”之称的Kim Vorrath调入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部门。她此前领导了多个关键项目,其核心能力在于解决复杂问题和优化流程,这次肩负起整顿Siri和苹果AI的重任,绝非等闲之举。作为一个36年资深员工,她将肩负起整顿Siri和苹果AI的重任。这波操作很有看头,来聊聊。

为什么重要

坦白讲,Siri在过去这些年里基本上就是“听不懂人话”的代名词,比如用户常抱怨它无法准确理解简单指令或回答问题。,而苹果的AI部门相比谷歌、OpenAI这些对手更是显得疲软。AI技术正在席卷全球,苹果必须在这场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否则等于放弃未来的科技话语权。

关键点

  • Kim Vorrath的背景:她曾经负责原始iPhone软件的开发,还领导过iPhone、iPad和Mac操作系统的项目管理。这次被调入AI团队,无疑是要给Siri来一次彻底的大修。
  • 苹果的AI现状:2024年推出的Apple
。。。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NVIDIA要抢Intel饭碗?N1x芯片杀进笔电市场!

在CES 2025上,NVIDIA不仅展示了Project DIGITS迷你电脑,更有传闻称他们正在研发一款全新的N1x SoC芯片,准备打入笔记本市场。据悉,这款芯片可能采用先进的Blackwell架构,具备强大的AI算力和能效表现。这对NVIDIA来说,可不只是换个产品线这么简单,而是可能重塑整个平台格局。

为什么值得关注

NVIDIA一直是GPU霸主,但消费级笔电市场,他们几乎没涉足过。过去,NVIDIA曾尝试通过Tegra系列进军移动设备市场,虽然在任天堂Switch等设备上取得了一定成功,但在笔电领域因市场竞争激烈和生态布局不足未能突破。现在,NVIDIA有意推出N1x SoC,可能直接挑战Intel和AMD在笔电市场的地位。这不仅是产品线的拓展,更可能引发硬件生态的大洗牌。

关键动态

  • 联想曾短暂发布与N1x相关的招聘信息,涉及样品测试与硬件开发,虽已下架,但透露了合作端倪。
  • 爆料显示,联想2025款Yoga
。。。 继续阅读

英伟达未来不香了?汇丰调降目标价,内幕曝光!

最近,汇丰银行(HSBC)对英伟达的未来表现泼了点冷水。不是说英伟达不好,而是因为拜登政府加紧了AI芯片出口限制,加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以及数据中心客户采购需求减弱,导致英伟达的成长可能不会像大家期待的那样疯狂。想想看,前几年AI一波爆发,英伟达的GPU简直供不应求。但现在,情况有点变了。

英伟达的成长神话会放缓?

汇丰的分析师Frank Lee给出的新预测是,英伟达2025年在数据中心GPU的收入大约是2360亿美元,比之前预期的2530亿美元低了一些。怎么会这样?主要是因为拜登政府突然加紧了AI芯片的出口限制,这让英伟达的全球市场变小了不少。

你可能会问,这样的影响有多大?HSBC本来估计英伟达能卖出41,500台AI服务器机架,现在下修到35,000台。最惨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只卖20,000到25,000台。虽然听起来有点可怕,但即便是这样,英伟达的每股收益(EPS)也还是比市场平均预期高出8%到14%。。。。 继续阅读

Intel又翻车?AMD Ryzen 9800X3D卖到缺货,Arrow Lake真有这么烂?

最近,AMD在CES 2025上狠狠地打了Intel一巴掌。AMD的高管Frank Azor直接把Intel最新的Arrow Lake桌面CPU形容成“糟糕”,并指出其存在性能不稳定、发热量高、功耗控制差、驱动程序兼容性问题以及多线程处理表现不佳等问题。

这些缺陷让Arrow Lake在与AMD产品的竞争中显得力不从心。结果就是,AMD自家的Ryzen 9800X3D需求飙升,导致市场上一片缺货。Intel这波操作也太离谱,让我们好好来拆解一下这场芯片大战的来龙去脉,看看AMD和Intel到底在玩什么把戏。

Intel Arrow Lake——从期待到失望

原本Intel Arrow Lake系列可是被寄予厚望的,特别是对于那些死忠的PC玩家来说。但产品一上市,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游戏性能不如预期,还伴随着驱动程序不稳定、发热严重和功耗高的问题。这些问题大部分Intel也修了一些,但效果嘛……不怎么样。用户体验没什么实质提升,反而让人怀疑Intel到底是在做什么。这就好比你花大钱买了部超跑,结果油门踩到底还跑不过家用轿车。。。。 继续阅读

苹果还在吃老本?马克扎克伯格这波吐槽扎心了!

说到科技巨头,苹果和Meta绝对是绕不过去的两座大山。不过,最近Meta的CEO马克扎克伯格一句话直接点燃了战火:苹果已经20年没有推出伟大的产品了,马克扎克伯格认为这是因为苹果过于依赖过去的成功,缺乏突破性的创新。。听到这话,很多果粉估计心里一紧,毕竟iPhone确实改变了世界。但冷静想想,马克扎克伯格这番话,还真不是毫无根据。

苹果到底还创新吗?

回顾一下,iPhone 2007年横空出世,一下子把诺基亚、黑莓送进了历史博物馆。之后,iPad、Apple Watch、AirPods陆续上线,看上去还挺热闹。但这些真的算得上”伟大”的发明吗?更像是把现有产品优化了一下,体验更顺畅、设计更时尚。比如,iPhone的刘海屏变成了灵动岛,Apple Watch每年都在小幅升级健康功能,但用户对这些变化的反馈普遍认为创新力度不足,更像是微调而非突破。,但这些都只是锦上添花。可革命性?好像差了点意思。

再看看近几年的新品,比如Vision。。。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真香还是套路?RTX 5090D和国际版有啥猫腻?

NVIDIA 最近宣布了 GeForce RTX 5090D 进入中国市场的消息,这款显卡和标准版 RTX 5090 配置几乎一致,价格也一样。但别以为这只是换个名字的简单操作,其背后还有不少值得深究的商业逻辑。

为什么重要

中国市场对于全球科技巨头来说,从来都是一块香饽饽。推出 RTX 5090D,不只是一次技术输出,更是 NVIDIA 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的一次市场博弈。对玩家来说,这意味着高性能显卡的本地化,同时也反映出公司对中国市场策略的调整。

关键点

  • 核心规格:RTX 5090D 使用 GB202 GPU 核心,拥有 21,760 个 CUDA 核心,32 GB 的 GDDR7 显存,速率高达 28 Gbps,总带宽达到 1792 GB/s。
  • 价格定位:中国市场售价约 16,499 人民币,与国际版 RTX 5090 持平。
  • 特殊版本:没有 Founders Edition(创始人版),但 GALAX 和七彩虹等厂商推出了多种定制版本,如液冷和风冷。
  • 法规应对:早期的 RTX
。。。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英伟达 CES 2025 发布:RTX 50 系列与 Cosmos 平台掀起科技狂潮

英伟达 CES 2025 发布会刚落下帷幕,如果你错过了,那绝对得找时间补一补。这次的发布会,不仅是一场技术的狂欢,更像是给整个科技行业打了一针肾上腺素。发布的内容多到炸裂,但最吸睛的还是 Blackwell 架构的 RTX 50 系列,配合 Cosmos 平台的惊艳亮相。好吧,让我们细聊这次发布会的商业启示,看看这股科技浪潮怎么影响我们的钱包。

为什么重要

RTX 50 系列和 Cosmos 平台的发布,标志着人工智能、图形处理和超级计算正快速融合。这样的技术突破不仅重新定义了游戏行业,还给数据中心、机器人和自动驾驶等领域带来全新机遇。可以这么说,英伟达不仅在推新品,更是在搭建一整套未来计算的基础设施。

关键点

  • RTX 50 系列:基于 Blackwell 架构,性能比上一代提升三倍,光线追踪能力达到 380 TFLOPS。起售价仅 549 美元。
  • 移动性能革命:RTX 5070 笔记本售价 1299 美元,性能媲美上一代顶级台式机。超薄机型厚度仅
。。。 继续阅读

AMD大招背后的小秘密:避开M4 Max是不是心虚了?

AMD最近放出了一颗大招,推出了Ryzen AI Max芯片。这是一款面向创作者和游戏玩家的16核笔记本芯片,强调AI和图形性能。听起来很厉害,但当他们拿来和苹果M4芯片比性能的时候,似乎用了一些很“聪明”的策略,甚至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AMD的芯片有什么新花样?

Ryzen AI Max主打高性能,特别是在AI计算和图形渲染方面。它在多个基准测试中表现不俗,比如渲染软件Blender和v-ray的测试结果,显示领先苹果M4芯片86%。但问题是,它的对比对象并不是苹果最强的M4 Max,而是12核和14核的M4 Pro。这让人不禁想问,AMD是不是故意避开了某些对手?

在Cinebench 2024的多线程测试中,Ryzen AI Max的表现也显得不那么耀眼。它仅比12核M4 Pro高出2%,甚至落后于14核M4 Pro 3%。苹果16核的M4 Max未被纳入对比,而这款芯片拥有多达40核GPU,比M4 Pro的20核GPU更强悍。看到这儿,你是不是也觉得AMD有点避重就轻?。。。 继续阅读

新手机旧卡烦恼:XOX eSim迁移的流程

Closeup photo of unsure attractive girl looking empty space bit lip oops isolated on bright yellow color background

2024年末,我趁着我的iPhone12电池渐渐不够给力后,也趁着苹果iPhone 16销量下滑,苹果不断给节日折扣下,买了个最新的iPhone16。想说趁换新机的机会,把旧的iPhone12里的所有资料转移过来,顺便体验一下所谓的“无缝迁移”。结果悲剧就是eSim没法转到新手机上。

到底问题出在哪儿?是我操作太笨,还是苹果的流程有坑?还是我的iPhone12不支持?

运营商支持

  • 转移 eSIM 的能力取决于您的移动运营商是否支持 eSIM 转移。某些运营商可能不允许此功能,要求用户获取新的 eSIM 或在转移不被支持的情况下恢复使用实体 SIM 卡。
  • 用户应向其运营商核实 eSIM 支持的具体情况,因为不同提供商之间的政策可能会有很大差异。

无论如何,结果就是:Eight电信和XOX的eSIM迁移失败。特别是我的马来西亚XOX sim卡,一度让我很担心,毕竟我人在新加坡,这要是搞不定,回趟马来西亚换卡可就麻烦了。Eight就是要我到他们的Service。。。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