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要买下迪士尼,也不是再拍一部什么《鱿鱼游戏》的续集。他们是真的想把自己变成科技巨头——目标是:2030年冲击一兆美金的市值。
看到这个数字时我第一个反应是:是不是又有人喝多了?但看完Netflix接下来几年打算做的事,我觉得它至少比币圈那些空投计划靠谱得多。
Netflix的真正对手已经不是串流平台
很多人还在看Netflix跟Disney+或HBO Max的恩怨情仇,但实际上Netflix早就不跟这些人玩了。他们现在对标的,不是内容公司,而是苹果、亚马逊、甚至Nvidia这种万亿美金俱乐部的常驻玩家。
要玩进这个等级,Netflix要做的绝对不只是多拍几部美剧。他们的计划包含两个关键数字:
- 用户从目前的3亿,涨到4.1亿。
- 年营收从390亿美金,翻倍到780亿。
这不只是成长,这是变身,甚至是再造一个Netflix。
增长发动机1:国际市场的全力出击
Netflix很早就意识到:美国市场差不多饱和了,增长要靠出海。他们去年把超过一半的内容预算花在了非美国地区,比如印度、巴西这些宽带普及率高、人均收入开始提升的新兴市场。
而且他们不只是丢美剧过去,而是砸钱拍本地剧。你在Netflix上看到的泰国鬼片、印度爱情片、甚至阿根廷足球纪录片,都是Netflix全球化的具体策略。对这些地区的用户来说,这不只是Netflix,而是“我们自己的平台”。
增长发动机2:广告订阅的商业化规模化
我们习惯了Netflix是纯付费订阅,但实际上它早就上线了广告版低价订阅方案。这种看广告换折扣的模式在美国已经跑了一段时间。
接下来Netflix打算让广告收入在2030年达到90亿美元。这不是个随便喊的数字,是他们要用广告营收补上营收翻倍目标的关键拼图。
业界分析机构MoffetNathanson指出:一旦Netflix的广告用户达到临界点,商业价值会有指数级跃升。讲白点就是,这是一条还没完全开发完的新金矿。
真正可怕的是:它已经是最赚钱的串流平台
很多人以为串流平台都在烧钱抢用户,这没错。但Netflix早就不是烧钱阶段。
去年Netflix的净利润是87亿美元,远远甩开其他平台。连迪士尼和华纳兄弟到2024年才刚开始在串流业务上转亏为盈,其他像Paramount、Comcast还在泥沼中挣扎。
等别人刚开始搞清楚怎么赚钱,Netflix已经在规划下一个10年的收入模型了。
市占领先但空间仍大
根据JustWatch的数据,Netflix和Amazon Prime Video在2025年Q1都占有约20%的市占率,而第三名之后的竞争者没有任何一个超过13%。
但Netflix自己说,他们在全球所有市场的电视屏幕时间只占10%,这代表:还有一大块蛋糕没人吃。
别忘了,在高通胀、高利率、消费缩紧的大环境下,大家越来越不爱出门消费,反而回归“宅经济”。而串流,就是宅经济的核心娱乐方式。
抗衰退的逻辑:你不出去,就打开Netflix
今年美股动荡,Netflix的股价反而逆势上涨了10%。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市场波动,是投资人开始意识到它的抗周期能力。
如果Netflix是一家超市,它卖的是人人都消费得起的情绪出口。在经济不稳时,正是这些便宜娱乐会爆发。
高层也不避讳这一点,他们自己就承认:Netflix某种程度上是抗衰退的商业模式。这听起来有点冷血,但现实确实如此。
小结:Netflix不只是内容商,它是科技公司的下一位候选人
Netflix不是不务正业,而是它早就不满足当一个内容平台。它现在要做的,是用内容作为入口,建立一个全球娱乐商业帝国。
从内容到广告,从美剧到印度电视剧,从月费到情绪消费,Netflix其实已经在构建一个不依赖美国、不依赖单一收入来源、能横跨经济周期的超级平台。
所以如果你还把它当成一个会拍剧的公司,那你可能会错过这家公司真正的野心。
这年头,能认真做内容还能认真赚钱的公司不多了,更别说它还想玩进科技股的游戏。Netflix,值得你重新认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