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开战!25% 关税砸向加墨,股市直接跪了

特朗普一发话,市场就抖三抖。这次,他直接放大招,要对加拿大、墨西哥的商品征收 25% 关税,还把对中国商品的税率从 10% 提高到 20%。话音刚落,美股三大指数齐刷刷往下掉,投资人开始抓头皮,市场上的紧张情绪蔓延开来。到底这波关税战意味着什么?对投资、经济和企业的影响又有多大?

关税大战再升级,背后逻辑是什么?

特朗普一直强调关税是保护美国制造业的最佳工具,他的逻辑很简单:逼着企业回流美国设厂,减少贸易逆差,让美国重新伟大。但现实哪有那么简单?

过去几十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的供应链早就绑在一起了。汽车产业是个最典型的例子,一辆车的零件可能要在这三国之间跑好几趟才能拼装完成。现在美国硬塞 25% 关税,等于直接打乱整条供应链。这不是保护美国制造业,而是让企业成本飙升,最终还是得转嫁给消费者。

至于中国那边,早就不是当年的代工厂角色,如今有不少产业链已经独立运作。加税能让美国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可能部分领域会有影响,但要完全切断,不太现实。而且,中国那边也不是吃素的,马上就准备了价值。。。 继续阅读

比特币暴跌,是末日还是上车良机?这次真的不一样吗?

最近币圈的行情让很多人怀疑人生。比特币前几个月还在狂飙,大家都在讨论 10 万美金甚至更高的目标,现在一转眼就暴跌,让不少人措手不及。到底是历史重演,还是市场要往更大的方向发展?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币圈的这些“循环”、“意外”以及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市场永远在重演,但细节不一样

有人说加密市场像是一场轮回,每隔几年就上演一次牛熊转换。回顾 2013、2017 和 2021 三个周期,的确每次比特币都会经历疯涨、回调、再创新高的路径。这让很多人相信,2025 还是会走出一波类似的行情,问题只是“时间点”对不对。

但如果市场真的只是单纯复制过去,那大家都该发财了,对吧?然而,现实并非如此。2017 年 ICO(首次代币发行)热潮主导市场,2021 年则是 DeFi 和 NFT 带动的狂潮,而如今,现货比特币 ETF 的通过带来了新的增量资金,同时机构入场的比重也逐渐提升。然而,美联储(Federal Reserve)的紧缩政策仍是市场的关键变量,决定着这轮行情是否能够如预期般发展。。。。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多签钱包也不安全?Bybit 史诗级被盗,Safe 被质疑到底 safe 吗?

加密货币交易所 Bybit 最近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黑客攻击,损失 50 万枚 ETH、stETH、cmETH 和 mETH,总价值 14.6 亿美元。此次攻击不仅让 Bybit 破了纪录,还引发了对整个加密行业安全性的深刻反思。Bybit 认为罪魁祸首是 Safe(原 Gnosis Safe),一个一直以来以高安全性著称的多重签名钱包。而 Safe 的回应则是:不是钱包本身的问题,而是某位开发者的设备被攻破。

这件事为什么重要

钱包安全一直是 DeFi 和 CeFi 之间的一个灰色地带。大家都知道交易所是黑客的重点目标,但 Safe 这种去中心化钱包也被攻击,让人开始质疑「多签」是否真能防止黑客入侵。这起事件引发了对整个钱包安全性的广泛质疑,市场对多签钱包的信任可能因此动摇。未来钱包服务商或需加强更严密的防护措施,以维持用户信心。

关键点

  • Bybit 遭遇重大攻击:损失 50 万枚 ETH 及相关资产,总价值 14.6 亿美元。
  • 攻击来源:Bybit 认为是
。。。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Bybit被黑客爆锤 14亿美金蒸发 谁的钱包还安全?

加密货币世界里,黑客像是一群觊觎金库的盗贼,这次他们把目标对准了 Bybit 交易所。根据链上数据分析师 ZachXBT 的追踪,黑客成功控制了 Bybit 的以太坊冷钱包,转移了价值超过 14 亿美元的资产。这宗黑客事件让市场再度响起安全警钟。

为什么重要

这不只是一次交易所被黑的事故,这代表着加密货币市场的安全问题仍然严峻。Bybit 是全球排名前列的交易所之一,资金体量庞大。如果这种规模的交易所都能被黑,那么其他平台是否也可能遭殃?这不仅影响投资者的信心,也可能让监管机构更有理由加强市场干预。

事件关键点

  • 攻击手法 黑客通过恶意代码伪装成正常交易,成功改变智能合约逻辑,从 Bybit 的多重签名钱包转移资金到温钱包(warm wallet)。
  • 损失规模 主要被盗资产包括流动质押以太坊(stETH)、Mantle Staked ETH(mETH)以及其他 ERC-20 代币,总额超过 14 亿美元。
  • Bybit 回应 Bybit 联合创始人兼
。。。 继续阅读

亏钱亏到怕了,Grab 终于盈利!但下个季度会不会打回原形?

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的科技公司越来越“成熟”?不是指他们的科技变成熟,而是他们开始想办法赚钱了。过去几年,烧钱换市场是主旋律,资本市场的钱多,投资人就爱听“我们还在增长”的故事。但 2024 年开始,一些公司终于意识到,不能只会讲故事,总要拿出点实际成绩。例如,Uber(NYSE: UBER)和 DoorDash(NYSE: DASH)等科技公司也在优化成本结构,以实现盈利。

今天就聊聊 Grab(东南亚的超级应用,类似 Uber 和 Uber Eats 的结合体,NASDAQ: GRAB),看看他们的盈利模式是否可持续。

Grab 终于赚钱了,但还能撑多久?

Grab 在 2024 年第四季度终于实现了净利润 1100 万美元,相较于上一季度的亏损 2000 万美元,是一次重大转变。同时,毛利率提升至 43%,显示出成本管理的初步成效。按理说,这对一直靠烧钱补贴用户的 Grab 来说是个好消息,股东们应该可以松口气了吧?但仔细看看财报,你会发现他们的盈利其实非常脆弱。。。。 继续阅读

黄金疯了?华尔街喊3300美元,真的假的?

今年黄金价格又炸了!从年初以来,金价一路狂奔,甚至逼近历史新高,让投资人又爱又怕。金价究竟还能涨多高?华尔街怎么看?这波涨势有什么幕后推手?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顺便看看你是不是该冲一波。

黄金涨势的幕后推手

黄金价格的走势并非随意波动,而是由多个复杂因素共同推动。我们拆解一下,看看目前黄金价格上涨的核心推力。

1. 经济不确定性:避险需求上升

大家都知道,黄金天生带有避险属性。只要市场有一点风吹草动,黄金往往就会成为资金避风港。最近经济环境怎么看都不像是风平浪静,几个关键点:

  • 通胀问题:尽管各国央行都在努力控制通胀,但效果有限,物价依然高企。投资人开始怀疑,未来几年是否会重演70年代的高通胀时代?物价压力一直居高不下,投资人开始怀疑,未来几年会不会重演70年代的高通胀时代?
  • 政策不确定性:美国大选、贸易关税问题,甚至是地缘政治紧张局势,都可能影响投资者信心,黄金自然成为不错的保值工具。

2. 央行抢着买

根据UBS(瑞银)和高盛(Goldman。。。 继续阅读

割美国人韭菜?中国投资者靠这招狂赚2亿美金!

特朗普币,从暴涨到崩盘,背后的故事就像是一场市场投机的真人秀,每个环节都充满戏剧性和利益博弈。短短几天之内,这个迷因币(meme coin)从无到有,再到被市场拍死在沙滩上,堪称一场加密货币界的“速度与激情”。但这波热潮里,真正的赢家是谁?亏钱的又是哪一批人?

特朗普币的诞生与暴涨

1月17日晚,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推出了自己的加密货币“特朗普币”。对于熟悉加密市场的人来说,这种迷因币的诞生方式其实并不陌生。没有技术创新,没有独特应用,完全是靠一个响亮的名字和社群效应炒起来。

然而,市场上只要有话题性,资本就愿意涌入。特朗普的名字本身就是一张超级IP,在美国政治圈和资本市场都能搅动风云。短短几个小时内,资金如潮水般涌入,让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代币,在一夜之间暴涨超过300%,最高触及2462美元的惊人价格,总市值一度突破145亿美元。

这时候,美国投资者可能还没完全醒过来,但另一群人已经精准出手。。。。 继续阅读

印度削关税,特斯拉进场!这市场真的能赚钱?

特斯拉最近在LinkedIn上发布了一系列招聘信息,涵盖服务技师、客户顾问、交付运营等多个岗位,工作地点集中在孟买和德里。这是特斯拉即将进入印度市场的重要信号。过去几年,马斯克(Elon Musk)一直因为印度的高额进口关税犹豫不决,现在政府的态度显然变了。这波操作,究竟只是试水,还是特斯拉已经做好了全力进军的准备?

印度市场的机会在哪里?

印度的电动车市场目前仍然是小池塘,2024年电动车销量约10万辆,而同期中国卖了1100万辆。但这里有两个关键点值得注意:

  1. 政府减税了:印度将高端车的基本进口关税从110%降至70%,降低了特斯拉入场的门槛。
  2. 市场潜力巨大:虽然目前销量不高,但印度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汽车市场之一,尤其是电动车政策正在逐步推进。

关键点

  • 特斯拉发布13个职位,涵盖技术、销售和运营岗位,主要在孟买和德里。
  • 印度政府调整关税,对4万美元以上的高端进口车从110%降到70%。
  • 印度电动车市场仍小,但成长性极强
。。。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交易费杀手锏?Buterin这一招能救以太坊吗?

以太坊最近的技术升级又来了,这次主角是Vitalik Buterin,他主张把以太坊主网的Gas上限提高10倍。这是什么概念?简单来说,就是让每个区块能处理更多交易,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网络效率。乍听之下很美好,但这里面牵扯到的技术和经济权衡,没那么简单。

为什么重要

过去两周,以太坊的Gas上限已经上调了20%,但Buterin觉得还不够。虽然现在大部分交易已经转移到Layer 2(L2),但主网(Layer 1,L1)依然是以太坊生态的基石。如果L1不扩展,当L2出问题时,用户想要逃生就会发现门太小,根本挤不出去。更别说,如果主网交易费用居高不下,区块链的抗审查能力也会大打折扣。

关键点

  • 降低交易成本:Gas上限提高意味着每个区块能处理更多交易,直接降低交易费用。
  • 增强抗审查能力:如果交易上链成本太高,遇到L2审查时,用户可能无法迅速切换到L1。
  • 避免L2大规模退出的灾难:如果某个L2突然崩溃,而L1扩展能力不足,数百万用户的资金可能会被卡住。
。。。 继续阅读

Palantir:数据界的神话,还是烧钱无底洞?

Palantir(PLTR)是一家让投资者又爱又恨的公司。有人说它是未来数据帝国的基石,也有人认为它是个烧钱无底洞,迟早要爆雷。究竟它能否实现盈利,还是只是市场的又一次狂热?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股价一路狂飙,市盈率高得离谱,你可能在想:这到底是投资机会,还是市场的又一次幻觉?今天我们就来拆解这家公司的底细,看看它究竟值不值得买。

Palantir 到底是干啥的?

Palantir Technologies(PLTR)是一家以数据分析为核心的科技公司,专门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情报分析工具。它的客户群体豪华到爆,包括美国军方、政府机构,以及各大企业。听起来像是硅谷版本的CIA,但别误会,它并不抓间谍,而是利用大数据帮助客户做决策。

很多人把Palantir比作”数据界的谷歌”,但这家公司的商业模式和普通软件公司大不一样。它不卖标准化的软件,而是提供定制化的数据解决方案,价格昂贵,客户黏性极强。换句话说,这是一家”定制化数据分析服务公司”,它不靠软件订阅赚钱,而是靠长期的合同和项目收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