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片市场的幕后大佬:博通凭什么让股价飙升?

博通 (Broadcom, AVGO) 是半导体界的「幕后推手」,虽然它不像英伟达那样家喻户晓,但几乎所有高端科技设备的背后都有它的技术支持。不管是数据中心的网络设备,还是AI服务器的关键组件,都少不了它的身影。过去几年,科技股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牛熊转换,英伟达 NVIDIA和AMD这些明星股赚足了眼球,但现在,博通的机会来了。

博通的独特优势:半导体+软件的双引擎

很多人提到博通,会直接把它归类为「半导体公司」,但这只是它的一部分。博通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仅有强大的半导体业务,还拥有一个正在飞速增长的基础设施软件业务,而这部分业务的毛利率高达90%以上。

目前,博通的半导体业务每季度大约贡献80亿美元的收入,而基础设施软件业务贡献67亿美元。而且,这两个领域的增长趋势都十分强劲。特别是AI相关的业务,上一季度增长了77%,达到了41亿美元。换句话说,AI爆发性的增长正在推动博通迈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2 纳米

。。。 继续阅读

市场崩盘=发财机会?加密货币暴跌后的投资逻辑

币圈最近的行情,够刺激吧?从年初的风光无限到近几周的断崖式下跌,市场情绪大起大落。去年12月比特币突破历史高点,投资者纷纷看涨,然而短短几个月,总市值已经回撤30%。这不仅仅是普通的波动,而是一次深度调整,考验着所有投资者的耐心和信心。

市场跌成这样,我们该怎么办?今天就来聊聊币圈的机会,以及Coinbase(COIN)的投资逻辑。

过去几周,市场发生了什么?

这次的暴跌,其实不算什么新鲜事。加密市场从来就不是给胆小鬼玩的。1月份大家还在谈论比特币会不会直接冲10万美元,结果一个回头杀,让总市值蒸发30%。短短一周,市场跌了20%,让无数杠杆玩家爆仓出局。

但这正是加密市场的典型节奏。回顾历史,每次牛市的中期调整都伴随着市场的恐慌情绪。回想2017年,比特币在1万美元附近震荡许久,市场一度以为它要回到3000美元,结果呢?后面直接拉到6万美元。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它往往押着相似的韵脚。

现在是抄底的好时机吗?

。。。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特斯拉又被搞?马斯克这次点名索罗斯,特朗普也来凑热闹

特斯拉又被盯上了,这次连特朗普都跳出来喊冤。周末,马斯克(Elon Musk)在X上大爆特斯拉遭遇有组织的抵制,直指某些和民主党有关的团体在背后搞鬼。没多久,特朗普也加入战局,痛批”极端左翼”在非法围剿特斯拉。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重要

特斯拉不仅是一家汽车公司,更是美国科技创新的象征。从华尔街到散户,大家都盯着它的每一步。如今,马斯克和特朗普联手炒作”特斯拉受迫害论”,可能会影响投资者信心,甚至引发监管关注。更关键的是,如果企业真的遭遇有组织抵制,可能会影响整个电动车产业的发展。

关键点

  • 特朗普开炮: 在Truth Social发文,称”极端左翼疯子”非法串通抵制特斯拉。
  • 马斯克指控: 直接点名民主党筹款平台ActBlue,称其涉嫌接受非法捐款,并资助了一场针对特斯拉的抗议行动。
  • 涉及组织: 他列举了五个组织,包括民主社会主义者协会(Democratic Socialists of America)、Disruption
。。。 继续阅读

美股再崩!是超值折扣还是地狱开端?投资人该如何应对?

Desperate investor monitoring steep declines in stock market, bear market turmoil, dramatic lighting, emotional impact

最近打开新闻,满屏都是美股大跌的消息,科技股一片哀鸿遍野,有些股票甚至已经跌到让人怀疑人生的程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市场的短期修正,还是即将迎来更深层的经济危机?如果你也是满脑子问号,不妨跟我一起拆解原因。

这次市场动荡的背后,其实有几个核心因素。有人说是因为关税战火重燃,有人说是因为经济数据转弱,还有人觉得是市场过热后的自然回调。不管是哪一种,这种级别的回档,绝对不是单一事件造成的。今天就来解析这场股市大逃杀的真相,并探讨投资人该如何应对。

关税战乱再起,企业措手不及

当市场以为美中贸易战已经告一段落时,特朗普再度出手,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额外加征10%关税,累计起来已高达20%。不仅针对中国,美国还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加征了25%。

企业最害怕的就是这种政策朝令夕改,今天加税,明天可能取消,后天又来个新规定。这让很多公司完全无法规划长期成本,也影响了投资与消费信心。举个例子,苹果(Apple)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时成功躲过关税影响,但这次在财报会议上被问到类似问题时,执行长库克(Tim。。。 继续阅读

美股风暴下的特斯拉:抄底还是跑路?一篇搞懂!

特斯拉的股价最近像坐云霄飞车,一路狂跌,让不少投资人心惊胆战。这时候,有些人可能已经慌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手里的股票砍了再砍。但也有人在大跌的时候捡便宜,准备迎接下一个大行情。问题是,特斯拉(Tesla)真的能在2025年底前回到$900吗?还是说,这家公司即将迎来更大的挑战?

影响特斯拉股价的三大因素

政策不确定性:关税与政府调控

过去几年,市场一直在适应各种突如其来的政策调整。今年,关税战再次成为焦点。一会儿对中国车厂加税,一会儿又传出可能有豁免,政策像是在随机抽奖,搞得企业主和投资人无所适从。

企业需要稳定的政策环境来做长期规划。过去几年,特斯拉在欧洲的超级工厂扩张计划就受到当地政策变化的影响,例如德国柏林工厂曾因环保审查被推迟,美国政府对电动车补贴政策的变化也让市场一度犹豫。想象一下,你是一家供应链涉及全球的电动车公司,你会愿意在这种摇摆不定的环境下大举投资吗?政策不明朗,许多公司只能暂缓扩张,影响整体行业发展。。。。 继续阅读

欧元大杀四方,美联储在装死?这波行情你看懂了吗?

大家最近看到欧元对美元一路上涨,可能心里都在疑惑:“是不是欧洲经济形势突然变好了?” 或者“美元是不是要凉了?” 其实,市场的运作远比想象中复杂。今天就来分析一下,到底是什么因素在推动欧元走强?

银行政策的影响

欧元的上涨,主要受欧洲中央银行 (ECB, European Central Bank) 和美联储 (Fed, Federal Reserve) 的政策分歧影响。当欧洲中央银行显得比美联储更果断,比如发布更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数据,或明确表示不会快速降息,就可能吸引投资者增持欧元。例如,最近一些欧洲央行官员公开表示:“欧元应该更强,我们不会轻易降息。” 这类表态自然会推高市场对欧元的预期。

相反,如果美联储态度偏向鸽派,市场可能会减少对美元的押注,将资金转向其他更具吸引力的市场。如果美联储开始表现出经济降温的迹象,或暗示放缓加息步伐,美元的吸引力就会下降,进一步助推欧元升值。

经济数据的支撑

除了政策因素,市场还会密切关注实际经济数据的表现。如果欧洲的GDP增长率好于预期,或者制造业、就业市场表现亮眼,都会为欧元提供强劲支撑。同样,如果美国经济开始放缓,出现衰退迹象,比如企业投资减少或消费者信心下滑,市场就会减少对美元的需求,从而推高欧元的相对价值。。。。 继续阅读

特朗普又开战!25% 关税砸向加墨,股市直接跪了

特朗普一发话,市场就抖三抖。这次,他直接放大招,要对加拿大、墨西哥的商品征收 25% 关税,还把对中国商品的税率从 10% 提高到 20%。话音刚落,美股三大指数齐刷刷往下掉,投资人开始抓头皮,市场上的紧张情绪蔓延开来。到底这波关税战意味着什么?对投资、经济和企业的影响又有多大?

关税大战再升级,背后逻辑是什么?

特朗普一直强调关税是保护美国制造业的最佳工具,他的逻辑很简单:逼着企业回流美国设厂,减少贸易逆差,让美国重新伟大。但现实哪有那么简单?

过去几十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的供应链早就绑在一起了。汽车产业是个最典型的例子,一辆车的零件可能要在这三国之间跑好几趟才能拼装完成。现在美国硬塞 25% 关税,等于直接打乱整条供应链。这不是保护美国制造业,而是让企业成本飙升,最终还是得转嫁给消费者。

至于中国那边,早就不是当年的代工厂角色,如今有不少产业链已经独立运作。加税能让美国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可能部分领域会有影响,但要完全切断,不太现实。而且,中国那边也不是吃素的,马上就准备了价值。。。 继续阅读

比特币暴跌,是末日还是上车良机?这次真的不一样吗?

最近币圈的行情让很多人怀疑人生。比特币前几个月还在狂飙,大家都在讨论 10 万美金甚至更高的目标,现在一转眼就暴跌,让不少人措手不及。到底是历史重演,还是市场要往更大的方向发展?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币圈的这些“循环”、“意外”以及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市场永远在重演,但细节不一样

有人说加密市场像是一场轮回,每隔几年就上演一次牛熊转换。回顾 2013、2017 和 2021 三个周期,的确每次比特币都会经历疯涨、回调、再创新高的路径。这让很多人相信,2025 还是会走出一波类似的行情,问题只是“时间点”对不对。

但如果市场真的只是单纯复制过去,那大家都该发财了,对吧?然而,现实并非如此。2017 年 ICO(首次代币发行)热潮主导市场,2021 年则是 DeFi 和 NFT 带动的狂潮,而如今,现货比特币 ETF 的通过带来了新的增量资金,同时机构入场的比重也逐渐提升。然而,美联储(Federal Reserve)的紧缩政策仍是市场的关键变量,决定着这轮行情是否能够如预期般发展。。。。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多签钱包也不安全?Bybit 史诗级被盗,Safe 被质疑到底 safe 吗?

加密货币交易所 Bybit 最近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黑客攻击,损失 50 万枚 ETH、stETH、cmETH 和 mETH,总价值 14.6 亿美元。此次攻击不仅让 Bybit 破了纪录,还引发了对整个加密行业安全性的深刻反思。Bybit 认为罪魁祸首是 Safe(原 Gnosis Safe),一个一直以来以高安全性著称的多重签名钱包。而 Safe 的回应则是:不是钱包本身的问题,而是某位开发者的设备被攻破。

这件事为什么重要

钱包安全一直是 DeFi 和 CeFi 之间的一个灰色地带。大家都知道交易所是黑客的重点目标,但 Safe 这种去中心化钱包也被攻击,让人开始质疑「多签」是否真能防止黑客入侵。这起事件引发了对整个钱包安全性的广泛质疑,市场对多签钱包的信任可能因此动摇。未来钱包服务商或需加强更严密的防护措施,以维持用户信心。

关键点

  • Bybit 遭遇重大攻击:损失 50 万枚 ETH 及相关资产,总价值 14.6 亿美元。
  • 攻击来源:Bybit 认为是
。。。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Bybit被黑客爆锤 14亿美金蒸发 谁的钱包还安全?

加密货币世界里,黑客像是一群觊觎金库的盗贼,这次他们把目标对准了 Bybit 交易所。根据链上数据分析师 ZachXBT 的追踪,黑客成功控制了 Bybit 的以太坊冷钱包,转移了价值超过 14 亿美元的资产。这宗黑客事件让市场再度响起安全警钟。

为什么重要

这不只是一次交易所被黑的事故,这代表着加密货币市场的安全问题仍然严峻。Bybit 是全球排名前列的交易所之一,资金体量庞大。如果这种规模的交易所都能被黑,那么其他平台是否也可能遭殃?这不仅影响投资者的信心,也可能让监管机构更有理由加强市场干预。

事件关键点

  • 攻击手法 黑客通过恶意代码伪装成正常交易,成功改变智能合约逻辑,从 Bybit 的多重签名钱包转移资金到温钱包(warm wallet)。
  • 损失规模 主要被盗资产包括流动质押以太坊(stETH)、Mantle Staked ETH(mETH)以及其他 ERC-20 代币,总额超过 14 亿美元。
  • Bybit 回应 Bybit 联合创始人兼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