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股价狂跌,马斯克搞政党、搞Robotaxi到底在搞什么飞机?

看马斯克搞政治,有人皱眉头,有人拍手叫好。这哥们不是才刚搞完收购Twitter,现在又搞个美国党(American Party),好像不整点事就不舒服。问题是,他这一搞,不只是政治新闻而已,还直接牵动着你手上那几张特斯拉股票。Robotaxi、FSD(全自动驾驶)、AI超级模型,每一项都可能改变未来交通的骨架结构。这么大的一盘棋,你现在该怎么下注?

政治这步棋:马斯克真的疯了?

讲白了,马斯克搞政党不是为了选总统,而是想在国会关键位置插一脚。这不是他第一次玩“边缘操作”,但战略上确实有点门道。最近特朗普刚推出了所谓的《Big Beautiful Bill Act》,直接砍掉联邦电动车税收抵免,马斯克自然不高兴。你以为他是为了多拿点补贴?错,他早就讲过:特斯拉不靠补贴也能打。

马斯克真正担心的是,美国政府债台高筑,美债利率飙升,最终经济系统崩盘。他要是连地球都搞不定,那怎么去火星?所以他搞这个政党,说白了,是为了让特斯拉、SpaceX、XAI这些公司别被政治生态卡死。。。。 继续阅读

你以为他在乱搞政治?其实马斯克在搞企业防身术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搞科技的越来越像在搞政治?以前我们还可以天真地以为,发明点高科技产品就能改变世界,结果现实啪啪打脸,原来你动到的,不只是产业,是票仓,是利益,是整个国家机器的齿轮。

马斯克(Elon Musk)最近又搞了个大新闻。他在7月4日发起X平台投票,询问是否应成立“美国党”(The American Party),理由很简单:美国被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搞烂了,现在需要一个新选择。最后有超过124万人参与,支持比例高达65.4%。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政治界的“我要造一台更好的车”?但别急着笑,这事背后牵扯的,不只是他个人的意气风发,而是特斯拉帝国未来的生存空间。

特斯拉的未来不只是科技,而是政治生存游戏

先讲一个冷知识:你以为马斯克只在乎火箭、电车、AI,但他其实早就在跟美国政府博弈了。这不是第一次他对政策翻脸,早在2021年拜登政府提出的《重建美好法案》(Build Back Better, BBB)中,就有不少对传统能源车、工会友好的条款,对特斯拉这种不靠工会、不走传统油车路线的公司来说,几乎就是一份打压书。。。。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她用Excel骗到1.75亿!连摩根大通都被骗得团团转

一间只存在于Excel表格里的公司,竟然成功骗过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拿下1.75亿美元收购款。你可能以为这只是Netflix剧本,但这不是剧情,这是Charlie Javice(查理・贾维斯)亲手写下的现实故事。

她用一堆假的客户资料,把自家做FAFSA助学申请的平台Frank包装成”超级热卖的产品”,成功吸引华尔街大佬们抢着出价。最后由Jamie Dimon亲自拉起收购大旗,急着出手,结果……成了代价昂贵的教训。

为什么重要

这不只是创业圈又一桩诈骗案,更关系到大企业在高压交易环境下如何做判断、识别风险。从创投圈到大型投行,人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Javice这类操作让我们看到,在FOMO(错失恐惧)主导的市场里,就算是摩根大通这种顶尖团队,也可能陷入”恋爱脑”状态,对风险视而不见。

关键点

  • Charlie Javice(Frank创办人)被判多项诈骗罪名,将于7月26日宣判,预估刑期14至17.5年。
。。。 继续阅读

Robotaxi来了,你还在担心油价?人家车已经去上班了

如果你现在还觉得特斯拉只是个电动车品牌,那你可能就像2010年还以为Netflix只会寄DVD,或是2021年还在用Zoom只是开会的人一样,眼看着浪潮来却还在沙滩上喝可乐。接下来这件事,可能会是我们这一代人生活方式彻底被改写的分水岭:Robotaxi。

特斯拉的Robotaxi不是出租车,而是平台革命

先把Robotaxi想像成自动驾驶出租车,其实有点低估它了。这东西不是来抢Uber饭碗的,而是连锅端那种。2024年6月,特斯拉将在德州奥斯汀推出一小队Robotaxi,只有10到20辆Model Y,但重点不是数量,而是验证模式。

这批车将配备最新的 “Unsupervised Full Self Drive”,也就是无人监督的全自动驾驶技术。简单说,就是你可以让AI自己开车,不用你坐在旁边紧盯着,它也知道去哪、怎么开。虽然一开始会有后台人工监控,也限定在小范围地理围栏内活动,但本质上是让人类第一次从驾驶这件事里退居幕后。。。。 继续阅读

比亚迪卖车很猛?现金流一拆,全是幻觉

2024年第四季,比亚迪(BYD)风光登顶,拿下全球电动车销量冠军的位置,把特斯拉(Tesla)挤到一边。听起来像是中国品牌大胜资本主义代表的励志故事?先别急着鼓掌。账面漂亮,不代表口袋真有钱。这篇文章就来揭开比亚迪财务的真面目,也顺便聊聊为什么一些聪明的钱,最近选择了默默离场。

表面风光的销量神话

比亚迪的车确实卖得不错,尤其在中国市场几乎是横扫千军,什么宋、汉、秦,名字都像武将一样气势汹汹。但销量高,不代表赚钱多。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游戏。

拿特斯拉来对比更有意思。特斯拉过去几年在全球电动车市场呼风唤雨,自由现金流累积到161亿美元。比亚迪也不差,有139亿,乍一看两个都很稳。但当你认真扒一扒这些数字是怎么来的,故事就不一样了。

现金流的魔术:比亚迪是怎么做出来的?

账上现金多,其实可以有很多种办法弄出来。比亚迪这边,用的是延迟付款这招,也就是拉长应付账款的时间,俗称拖供应商的货款。

具体来说,比亚迪平均要163天才会付钱给供应商,也就是五个多月买你货还不一定还你钱。对比特斯拉,只拖个60到75天,算是江湖道义的正常水平。。。。 继续阅读

创投界的升级打怪:每轮融资到底在拼什么?

很多人在初次接触创投圈的时候,都会听到一堆术语:种子轮、天使轮、A轮、B轮、C轮、D轮……感觉像是玩宝可梦,升级打怪一关接一关。你刚加入团队,听老板说“我们正准备B轮融资”,还没搞懂融资是什么意思,就要跟投资人开会了。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拆解这个”轮次宇宙”,不只是告诉你概念,而是带你看透每一轮融资的底层思维。

融资不是发糖果:从种子轮说起

种子轮是最早期的融资,通常发生在产品还在 PowerPoint 上,用户还没影子的阶段。创业者这时候拿到的钱,几乎是靠个人魅力骗来的(开玩笑啦,但也差不多)。

这轮投的人不是傻,是赌徒。他们赌的是创办人的执行力、人脉、以及脑袋里的那个疯狂 idea 能不能变成独角兽。估值不高,通常不超过 100 万美元,出让股权比例大概 20% 上下。

换句话说,这是天使中的天使,连商业模式都还没成形的阶段,你要投进去,不只是钱,还有心理素质和无数个不眠夜。

天使轮:人脉与背景开始说话

到了天使轮,事情稍微有点谱了。产品可能做出。。。 继续阅读

巴菲特砍掉指数基金?你买的不是分散,是科技股套餐

最近一则新闻震撼了不少相信“躺着赚钱”理论的投资人:华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清仓了他手上的S&P 500指数基金。这对于长期奉他为投资界圣经的朋友们来说,等同于“信仰支柱突然动摇”。到底发生什么事,让这位长期宣扬指数化投资的大前辈,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全身而退?这篇文章就来好好拆解一下,也顺便讨论一下,指数基金是不是到了需要重新审视的时刻。

过去几十年下来,S&P 500的年均报酬率超过10%,把什么房地产、债券、定存、黄金全部都打趴。这也难怪有一大堆人把它奉为“懒人理财圣品”。但问题是:现在的市场,还是一样的市场吗?

这次卖掉的是 SPDR S&P 500 ETF(SPY)和 Vanguard S&P 500 ETF(VO),总值约 4500 万美元。听起来不少,但只占整个伯克希尔投资组合的 0.01%。换句话说,就是把零钱包里的零钱掏出来买杯咖啡,跟把整套房子卖掉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所以标题虽然惊悚,实情却是轻描淡写的小动作。但这依然透露出一个信号:连一向信仰指数投资的伯克希尔内部,都开始质疑这个策略了。。。。 继续阅读

马斯克又开大,特斯拉暴跌14%谁在偷偷出货?

特斯拉最近的股价表现,说实话,就跟坐云霄飞车一样刺激。 短短几天内,股价跌了超过20%,单日还暴跌14%,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你可能还没来得及反应,它已经从高空俯冲到让人怀疑人生的谷底。

简单讲,就是马斯克和特朗普最近的“政治大戏”演太大,加上市场神经本来就绷得紧,特斯拉直接成了出气筒。

情绪市的教科书案例

先来看个细节。5月30日那天,New York Times突然爆料马斯克疑似吸毒、行为反常、还跟美国政坛搅在一起。 当天特斯拉成交量直接飙到1.23亿股。 隔天马斯克又突然公开反对新的税收法案,股价持续下探,但奇怪的是,交易量却慢慢萎缩。 你知道这通常代表什么?

这很可能是散户在卖。

机构投资人通常是理性思考、慢条斯理地做决定。 散户就不一样了,看到风吹草动就怕了,立马砍股保平安。

但是到了星期四收盘,画风又变了。 交易量突然飙到2.75亿股,远远超过新闻当天的水位,股价也跌到284美元。 这种量价结构,基本就是有大户(可能是机构)开始出手了,不论是砍仓还是进场,总之这已经不是你我这种小咖能搅动的水面。。。。 继续阅读

复利、情绪、运气?你搞懂的可能都错了

A very happy elderly bearded man takes out a lucky lottery ticket and celebrates a big win

你以为投资是知识的较量?那可能是你还没进市场被教训过。投资赚钱和你多聪明、学历多高没多大关系,真的。要是有,金融硕士们应该人手一栋山顶豪宅才对。但现实往往是:有些人学历普普通通,却能在股市里默默地把小钱滚成大钱。

投资不是知识竞赛,是情绪管理

很多人误会投资是技术活,读多一点财经书、上几堂财务自由讲座就能跑赢市场。结果发现,知识越多,越容易“想太多”。

反而那些啥都不懂的阿嬷,买完中华电信就躺着等配息,十年后笑嘻嘻走进银行刷出一个几百万的资产表。为什么?因为她没在管市场怎么波动,也不会被新闻搞到晚上睡不着。

市场最怕的不是你不够聪明,而是你太情绪化。涨一点就亢奋,跌一点就崩溃。投资最怕不是判断错,而是忍不住动手改策略。很多人不是赔在“选择错”,而是赔在“坚持不了”。

运气跟风险,才是真正的玩家等级考验

讲个经典例子,比尔·盖茨(Bill Gates)为什么能创办微软?他不是地球唯一聪明的人,而是因为高中时碰巧在一所能用上电脑的学校。这在1968年可是百万分之一的概率。。。。 继续阅读

日本升息升出一场金融灾难

要不是最近瞄到一个奇怪的新闻标题:「日本或比希腊更可能引爆全球金融危机」,我还真没那么关注这个一直默默存在感极低的国家经济。这不怪大家,日本长期以稳定著称,经济版面热度也总是排不上号。它不像美国老是在升息,也不像中国一天到晚在搞房地产拯救。可偏偏这次,轮到它扛起主角光环,而且不是演爽剧,是金融灾难片的那种主角。

日圆走强,看起来美,其实是灾

很多人以为货币升值就是好事,觉得”日圆升了,日本变强了”。醒醒啊大哥,这种逻辑在今天这种金融大环境下已经过时。日圆升值,对于搞了几十年零利率政策的日本来说,是一场硬着陆。

简单讲,日本长期靠低利率吸引全球资金。怎么吸呢?就是用所谓的”日圆套利交易(Yen Carry Trade)”,大机构借日圆(利率超低),换成美元、欧元等,再投入其他国家高收益资产。就像你拿银行0.3%的贷款去买年化8%的美债,稳赚不赔。关键是,这得建立在日圆便宜、利率低的前提下。

可现在,日本央行终于撑不住了,开始升息,日圆也变贵。这不就等于告诉那些套利仔:”抱歉,这个游戏不玩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