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股价狂跌,马斯克搞政党、搞Robotaxi到底在搞什么飞机?

看马斯克搞政治,有人皱眉头,有人拍手叫好。这哥们不是才刚搞完收购Twitter,现在又搞个美国党(American Party),好像不整点事就不舒服。问题是,他这一搞,不只是政治新闻而已,还直接牵动着你手上那几张特斯拉股票。Robotaxi、FSD(全自动驾驶)、AI超级模型,每一项都可能改变未来交通的骨架结构。这么大的一盘棋,你现在该怎么下注?

政治这步棋:马斯克真的疯了?

讲白了,马斯克搞政党不是为了选总统,而是想在国会关键位置插一脚。这不是他第一次玩“边缘操作”,但战略上确实有点门道。最近特朗普刚推出了所谓的《Big Beautiful Bill Act》,直接砍掉联邦电动车税收抵免,马斯克自然不高兴。你以为他是为了多拿点补贴?错,他早就讲过:特斯拉不靠补贴也能打。

马斯克真正担心的是,美国政府债台高筑,美债利率飙升,最终经济系统崩盘。他要是连地球都搞不定,那怎么去火星?所以他搞这个政党,说白了,是为了让特斯拉、SpaceX、XAI这些公司别被政治生态卡死。。。。 继续阅读

特斯拉OTA固件升级

以前我们买车,大概就像买一台冰箱:一旦交车完就尘埃落定,接下来几年也不会期待它还能进化什么。想要新功能?请换新车。不过这一切在特斯拉出现之后彻底翻转,它把手机界常见的 OTA(Over-the-Air)更新机制直接搬上了四个轮子的机器。

一开始大家也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不就更新个什么自动雨刷、UI界面?但真正体现这个设计厉害的,是有一位车主在论坛上分享:他买了一辆两年前的二手Model 3,本来以为就是勉强用用,结果开起来竟然和最新款的Model Y几乎没差,界面顺滑、功能齐全,甚至某些驾驶辅助功能还比他朋友的更新。他特地查了一下,发现车子几天前刚完成最新固件更新,瞬间变身“新车”,简直像汽车界的iOS系统升级一样。

特斯拉的固件更新有多频繁?

先讲结论:基本上只要车主愿意接上WiFi,特斯拉几乎每两周就会推一次更新。我透过 Teslamate 这个第三方记录工具整理出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个节奏。当然,特斯拉不是每次更新都搞得跟苹果发布会一样铺天盖地,它的做法比较像是。。。 继续阅读

讨喜的人生超废:为什么“不好搞”才是高阶人生配置

two woman helping a male friend

很多人不愿意承认,其实他们活得不太开心,是因为太”好相处”了。

你有没有发现,职场里永远有一类人,能力不一定最强,绩效也不一定最亮眼,但就是升得快、人缘好,老板还特别赏识。反过来看,很多真正有料的、搞创意的、效率爆炸高的,却总是因为“不合群”“个性强”被边缘化,最后干脆自己创业或被边缘到另一个时空。

这到底发生了什么?难道”好相处”真的这么重要?还是我们根本搞错了什么?

什么是“太好相处症”?

所谓“太好相处症”,就是那种习惯性地不说”不”、不愿得罪人、害怕冲突,哪怕内心超级不爽,也会点头微笑说:没问题,辛苦你了。

听起来很美德对吧?但代价是你的人生很容易就变成别人的配角。你不去争取,就没人会主动给你。

其实这心态,从小就被灌输进我们脑子里。家庭教育教你乖乖听话、学校鼓励你当个好学生,社会告诉你做人别太有棱角。久而久之,讨好成了本能,独立成了罪。

大明在一家外商公司做了十年。某天他的团队被并入另一个部门,老板直接跳过他,派了一个年轻人来接管整个小组。原因呢?“你做事太稳了,不像是会争位置的人。”。。。 继续阅读

稀土产业内幕:全世界都怕开,中国开爽爽,谁的问题?

Xinjiang Mines National Park, No. 3 Vein. Round cave entrance.

如果说全球高科技产业的命门在哪里?很可能就是那一撮不起眼、但没有它你手机、特斯拉、电动牙刷都得罢工的东西:稀土。这玩意听起来像什么仙丹灵药,实际上不过是一组矿物金属元素的统称。但别小看它,从芯片制造到军用雷达,稀土无处不在,是现代科技世界里的隐形霸主。问题是,这么重要的东西,为什么很多国家都不太积极开采?

答案其实很简单:环保问题超级麻烦,搞不好还会被当地民众告到死。

稀土到底有多关键?

先讲结论:你现在能在手机上刷IG、打开笔电追Netflix、开特斯拉冲回家,背后都有稀土的功劳。

稀土包含17种元素,像钕(Neodymium)、铒(Erbium)这些名字听起来像哈利波特魔法书里的材料。钕能制造高性能磁铁,是电动车马达和风力发电机的核心组件。例如,特斯拉Model 3的永磁同步电机就离不开钕。铒则用在光纤通信和激光设备中。简单说,你能用上的高科技产品,几乎都少不了稀土这个”隐藏角色”。

不只是民用产业,美国国防部对稀土也超敏感。战斗机、导弹系统、声纳、雷射武器,很多都离不开它。拜登甚至在2022年动用《国防生产法》(Defense。。。 继续阅读

你以为他在乱搞政治?其实马斯克在搞企业防身术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搞科技的越来越像在搞政治?以前我们还可以天真地以为,发明点高科技产品就能改变世界,结果现实啪啪打脸,原来你动到的,不只是产业,是票仓,是利益,是整个国家机器的齿轮。

马斯克(Elon Musk)最近又搞了个大新闻。他在7月4日发起X平台投票,询问是否应成立“美国党”(The American Party),理由很简单:美国被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搞烂了,现在需要一个新选择。最后有超过124万人参与,支持比例高达65.4%。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政治界的“我要造一台更好的车”?但别急着笑,这事背后牵扯的,不只是他个人的意气风发,而是特斯拉帝国未来的生存空间。

特斯拉的未来不只是科技,而是政治生存游戏

先讲一个冷知识:你以为马斯克只在乎火箭、电车、AI,但他其实早就在跟美国政府博弈了。这不是第一次他对政策翻脸,早在2021年拜登政府提出的《重建美好法案》(Build Back Better, BBB)中,就有不少对传统能源车、工会友好的条款,对特斯拉这种不靠工会、不走传统油车路线的公司来说,几乎就是一份打压书。。。。 继续阅读

钱不是重点,重点是你有没有本事说“不”

有些人花一辈子研究怎么赚钱,有些人一边讲干话一边赚钱,还有些人呢,一边滑手机一边羡慕别人赚钱。这篇文章不是什么励志金句合集,而是要带你拆解现实中财富积累的底层结构。没有闪闪发光的口号,只有一步步真实可行的路。这不是速成秘笈,而是一套长期有效、可复制但不好走的路线图。我们来聊聊《The Algebra of Wealth》(中译:财富方程式)这本书背后的逻辑,讲清楚钱到底怎么来,怎么留得住。

财富到底是什么?不是钱,是选项

大部分人提到财富,脑中浮现的画面是名车、豪宅,还有在Instagram上环游世界的网美。但书的作者Scott Galloway说,真正的财富不是你有多少钱,而是你有多少“选择权”。

什么意思?简单说,就是你有没有能力在面对工作、生活甚至人际关系时,敢说“老子不干了”。如果你靠薪水过日子,那你可能看老板脸色吃饭;但如果你有足够资产撑住生活,就算不上班,也没人能逼你去拼KPI。这才是实质的自由。。。。 继续阅读

什么2200MPa超强钢、HAD智驾?这些小米话术你最好别全信

要讲最近最有娱乐性的产业剧,非小米造车莫属。别的不说,他们营销团队真的太会玩,一波又一波的花式宣传让人眼花撩乱,有些甚至让人分不清到底是在看车展还是在看段子合集。

尤其是当他们开始说“百公里加速不含起步时间”、2200MPa 超强钢、纸巾盒是车规级,但车载芯片是消费级时,我开始认真怀疑他们是不是在内测一个全新维度的文案引擎。

不是你理解错,是他们话术真的很精

我们来拆几个经典话术。比如“百公里加速不含起步时间”这种说法,听起来好像很猛,但真正稍微接触过一点车评或动力学的朋友都知道,百公里加速,国际通用定义是从 0km/h 开始测,也就是完全静止状态。你现在告诉我起步那段不算,那到底是几公里开始测的?3?5?这就像你去考多益(TOEIC)听力,结果监考官跟你说前面两题太简单所以不算分。

这套说法最早是在 SU7 Ultra 的发布中看到的,当时小米宣称零百加速只要 1.98 秒,不过旁边悄悄写了“不含起步时间”。不少人以为是“惯性起步”或“滚动起步”,其实官方并没有明说测试方式,只是把一个相对好看的数据放大说。这种策略就像你去夜市买一条“自称原价三千”的牛仔裤,标签上印着“现折。。。 继续阅读

地震80%机率来袭,日本还能玩吗?风险这东西你真的懂吗?

City destroyed by an earthquake

最近社群上流传着各种「别再去日本了,会被地震震死」的警告,看起来就像你搭个廉航班机,目的地不是东京而是地狱。到底是媒体在危言耸听,还是日本真的快被震烂?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场可能震出历史记录的「南海海槽大地震」,看看它到底多严重,会不会影响你的旅游计划,甚至你的钱包。

地震是什么?巨型地震又是什么?

我们小时候上地理课都会背:日本在板块交界带,所以常有地震。这说法没错,但这次讨论的「南海海槽大地震」可不是你在东京饭店里感受到那种轻微晃一下的等级。

简单说,巨型地震(Megaquake)是指规模8.5级以上的地震。就像有个网红币一天涨了300%,你不是说它“表现好”,你是得怀疑它是不是吸毒。这种震级已经不是杯子摔破,是整栋楼都可能垮掉的等级。

全球这种地震平均每10到20年才会出现一次,而日本那个南海海槽,就是全世界最有机会出现这种等级的地方之一。根据日本官方研究,未来30年内发生的机率是80%。听起来就像是你买彩票中头奖的反向版,不是不可能,而是很可能。。。。 继续阅读

AC慢慢充、DC爽爽快:开电车前你该知道的现实版物理课

每次聊到电动车,旁边一定会有亲戚跳出来说:我朋友的表哥听说谁谁谁插着延长线充电,然后房子烧掉了。虽然这听起来像是八点档剧情,但老实说也不能完全怪他们担心——因为充电这件事,本身确实涉及一些你可能没听过的数字,搞错了就麻烦大了。

今天这篇就来一套电动车“用电常识合集”,不卖弄术语,只讲实在的,尤其是你如果在新加坡,或者哪怕以后考虑买电动车,这些都得懂,不然真的容易踩雷。

基本电学单位懒人包

首先,电动车的电量单位用的是“度”,1度电等于1kWh(千瓦时)。不要把它当作啥复杂单位,其实就可以当作“油箱容量”来看。像特斯拉 Model 3 的电池容量是60度,意思就是满电可以储存60度电。

那电压(V)跟电流(A)又是什么鬼?新加坡家用电压通常是230~240V。电流如果用一般三孔插座,那极限大概是13A,再高就危险了。

如果你是那种家里随手用延长线的人,注意了:有些延长线的承载能力只有2000W。换算一下就是2000W。。。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罗马仕安克一起翻车,问题电芯到底有多雷?

充电宝本来只是生活里一个小配角,现在却成了定时炸弹。6月以来,罗马仕(ROMOSS)、安克创新(Anker Innovations)等品牌陆续宣布召回超200万件产品,背后的导火索是同一家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Amprius)。这事不仅搞得品牌满脸灰,还顺手炸出了整个快充行业的集体失控。

为什么重要

这不仅是几个品牌的“事故”,而是整个充电宝生态系统的安全警报响起。你可以想象成是行业为了“高能量密度+极致轻薄”踩足油门,却连安全这块刹车都不要了。供应链失控、质量监管缺位,最终烧掉的不只是产品,还有信任。

关键点

  • 安克、罗马仕等合计召回200多万件产品,其中安克还在美国召回116万件。
  • 问题集中在安普瑞斯提供的软包电芯,隔膜原料被代工厂偷偷换掉,引发安全隐患。
  • 安普瑞斯70多张3C与ISO认证被暂停,多家品牌电源认证也受影响。
  • 罗马仕旗舰店在各大电商平台已下架充电宝产品,仅剩配件在售。
  • 安克提供三种补偿选项,包括全额退款、升级换新和商城代金券。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