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I刷到怀疑人生?可能是你卡在了某个阶段

人生哪有那么多顿悟,更多的是慢慢松动的执念。很多人说自己卡关,说什么找不到方向、动力全无,感觉人生没戏了。但问题往往不在环境,而在脑袋里那套早就过期的“操作系统”。

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其实是内建的一套解释器,有人信命、有人整天喊躺平,有人拼命刷KPI赚钱但还是觉得空虚。这些背后,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你所处的思维阶段,限制了你能看到的可能性。

一切从“螺旋动力学”说起

这不是什么新潮名词,而是一套很老派、但很有料的心理学理论,叫做 Spiral Dynamics(螺旋动力学)。提出者是 Clare W. Graves,一位心理学家,他发现人类的价值观其实是会随着生存条件和内在需求进化的。

这套模型后来也被 Don Beck 和 Ken Wilber 等人扩充整合,变成今天我们看到的完整版本。它描述的是,人类的心智结构会从单纯生存的阶段,逐渐进展到自我实现、整体观和系统思维。

重点是,这不是你背几个名词就能跳级的事情。每个阶段都有它的功课,没做完,你就只能卡在那里打转。

第一层:活着就好

最底层的阶段是“Beige”,就是动物本能。饥饿、逃避危险,没有逻辑,也没有价值观。再往上是“Purple”,部落与家族,信祖先、拜神明,有点像小孩在家庭中求安全感。

这些阶段听起来离现代人很远,但事实上,一旦社会出事、战争、经济崩盘,很多人还是会回到这种“活着就好”的模式。

第二层:控制与成功

再上去是“Red”,讲求力量与冲突解决。很多街头帮派、极权政府的逻辑其实还卡在这里。之后是“Blue”,相信制度与秩序,典型如宗教团体、公务体系、企业文化里那种讲规矩的样子。

然后是“Orange”,成就导向、理性思考、竞争逻辑。也就是我们在商场、创业圈最常见的那种人。他们会读《原子习惯》、拼效率、写OKR,但内心其实是怕输。

第三层:共感与整合

到了“Green”就不一样了,这阶段重视共融、情感连结、社会正义、爱与和平。但也容易滑进所谓的“观点相对主义”,什么都包容、什么都不敢下判断,最后变成没立场的群体。

这也是 Elon Musk 最讨厌的那一类人,他称这种思维为“woke mind virus”。虽然说法很直白,但某种程度确实点出了问题:过度的多元,有时也是一种瘫痪。

再往上是少数人才能进入的“Yellow”和“Turquoise”阶段。前者强调系统性与多元整合,后者则是全球意识与灵性合一。这些人通常不太会在社交媒体高谈阔论,因为他们知道,大多数人根本还没准备好理解这些事。

你的操作系统更新了吗?

你之所以感觉人生卡住,往往不是因为你不够努力,而是因为你还在用上一个阶段的逻辑处理这一阶段的问题。

一个很常见的例子是:你可能已经不满KPI人生,但还是硬逼自己去学时间管理、写晨间日记。问题不是你做得不够,而是你早该跳出“Orange”的成功焦虑,开始问自己:“这一切对我来说有意义吗?”

或者,你卡在“Green”的和谐幻想里,什么都想照顾、谁都不想得罪,结果什么也推不动。你以为自己很包容,其实只是不敢承担决策后的压力。

怎么知道你该升级了?

有几个信号可以参考:

  • 你对原本信奉的价值观产生怀疑
  • 你开始对“这就是人生”的说法感到不耐烦
  • 你内在的矛盾多到爆炸,但又找不到语言来解释

这些都表示你的“操作系统”已经开始松动,但你还没下载新版。

如何换系统,而不是换工作

很多人一感到焦虑就想换工作、搬家、找新伴侣。但其实你需要的是心智升级。以下是六个步骤,帮助你启动转变:

  1. 看见改变的可能性:阅读、谈话、旅行,任何让你打开视野的东西。
  2. 解决未解的核心问题:通常跟工作、健康、关系有关。
  3. 产生对现状的失调感:不是抱怨,而是彻底地“受够了”。
  4. 找到其他可能的路径:书、podcast、AI教练都行,只要能提供你新框架。
  5. 拆解障碍:完美主义、原生家庭、社会期待等等,都要一一面对。
  6. 容许混乱期的存在:升级过程一定会失控,不舒服才是正常的。

小结

真正的转变从来不是靠哪本书、哪堂课、哪个Guru。是你在某一瞬间,真的受够了现在这种活法,然后决定试着做点什么改变。

你不用一次理解所有阶段,但你得开始察觉自己正在哪个阶段卡关。也许你正好走到人生的一个“Beta期”——开始怀疑、开始乱、开始想逃。

但那不是坏事,那是你要升级的信号。不要急着跑去换城市、换圈子。先换脑袋,剩下的才会跟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