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简报] 买不起也要看的iPhone Fold:屏下镜头+无折痕屏幕

苹果又准备搞大新闻了。传闻中的折叠iPhone(有人叫它iPhone Fold)终于有更详细的爆料了。根据知名微博账号数码闲聊站(Digital Chat Station)的说法,苹果这次是玩真的:不只尺寸细节曝光,连屏下镜头这种黑科技也搬上了手机。看起来,库克是准备让折叠机彻底洗牌,而不是打打样子交差。

为什么重要

苹果一旦认真做一件事,通常不是来陪跑的,而是来改规则的。这款折叠iPhone如果成真,可能会直接重新定义“高端折叠机”这个市场,三星、华为等厂商(Huawei)不会太好过。

关键点

  • 内屏尺寸约7.76英寸,分辨率2713×1920,采用屏下镜头技术。
  • 外屏为5.49英寸,分辨率2088×1422,有打孔前摄。
  • 传闻内屏比例为4比3,且致力于做到肉眼难辨的无折痕效果。
  • 取消Face ID,改用侧边Touch ID指纹识别,节省内部空间。
  • 后置摄像头预计配备双镜头系统。
  • 定价预计高达2000美元左右,目标2026年量产。
。。。 继续阅读

蓝色起源的太空观光,是玩真的还是高级游乐园?

在大家都在评论蓝色起源(Blue Origin)New Shepard最新一飞时,突然有个热门问题爆了:为什么它落地后看起来像新车一样,一点烧黑、烧伤痕迹都没有?大家立马疑惑了:这是真的上了太空,还是只是表演?

第一眼看,确实有些反常。SpaceX的Crew Dragon每次返航后都像被炉火炙烤过,波音的Starliner也是灰头土脸。而New Shepard呢?闪闪发亮,连BBQ味儿都没有。不仅如此,蓝色起源面对质疑完全沉默,仿佛自断喉舌,让传言愈演愈烈。

真相是什么?作假,还是另有玄机?今天咱们来掰开揉碎讲清楚。

Suborbital与Orbital的本质区别

New Shepard其实走的是「亚轨道飞行」(Suborbital),最高飞行高度约106.9公里,超越了卡门线(Kármán Line)但远未进入真正的地球轨道。

返回时速度仅约1千米每秒(约2237千米每小时),远低于轨道飞行动辄7.8千米每秒(约28000千米每小时)的标准,因此产生的热量微乎其微,不需要大型隔热盾保护。。。。 继续阅读

花钱烧空间?戴森的新总部教你什么叫真正的品牌态度

在寸土寸金的新加坡,有人不计成本,把一座百年老发电站改造成科技总部。戴森(Dyson)这家公司在大多数人心中可能就是那个吸尘器牌子,但当你走进他们在圣占姆士发电站(St. James Power Station)的新总部时,会发现:这家公司连”造办公室”都跟别人不一样。

为什么重要

戴森总部的转型,不只是公司搬家那么简单。它展现了品牌如何用空间叙事,把历史、科技、文化统统揉进一栋楼里。这对想做品牌升级、空间设计、甚至想了解新加坡吸引科技企业手段的人来说,都是极具启发性的案例。

关键点

  • 圣占姆士发电站建于近百年前,是新加坡早期工业化的重要地标。
  • 由于列为国家纪念建筑,所有戴森新增的结构都必须可逆、可拆除。
  • 办公区、咖啡厅、演讲厅被设置在原本的锅炉房和涡轮大厅,保持超大挑高。
  • 实验室设在开关设备楼,天然适合划分空间使用。
  • 标志性螺旋楼梯不仅实用,还暗示了戴森产品的旋风分离技术(cyclonic action)。
  • 声学处理做得极细,隐蔽吸音结构+大量绿植减少开放空间的回音。
。。。 继续阅读

用分组管理法,让交易真正变成稳定赚钱的生意

如果你做过任何交易,就一定有过那种经历:好不容易赚了一笔,得意不到几天,全部吐回去。我们总是不自觉地,把成功的盈利当成了自己有天赋异禀,却看不到失败背后的基础原因:财务管理。

真正的交易高手靠的不是一两次暴击,而是在小赢小输之间,稳扎稳打,走得更远。今天就来聊聊,我是怎么通过分组管理,把交易变成一门持续盈利的生意。

财务管理:起点不是赚得多,而是亏得少

大多数人一开始就跟着感觉跑,今天看好TSLA,明天重仓AAPL,一通乱冲。这样的操作,就像拿拖把涂鸦,毫无章法可言。

真正有效的方法,是在开盘前就分配好资金,进行分组管理,把各种资产整理成独立的”桶”(bucket)。每一桶都是一个小小的业务单元,独立核算,独立盈利。

分桶思维:每一组都清晰定位

以迪士尼(Disney)股票为例,实操流程大致是:

  • 购入100股迪士尼股票,占用一部分资金。
  • 持续卖出Covered Call,反复收取权利金,逐步弥补股票下跌带来的亏损。
。。。 继续阅读

用一张纸,打败分心怪兽:专注力提升的神级小技巧

Stressed worker struggling with multiple tasks at desk in bright office space during daytime

你有没有试过,手机一滑,结果整整一小时不知道自己干了啥?如果你常常在这种状态下醒来,那你可能不是不够努力,而是没有意识到:你根本还没准备好专注。这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活在一个处处是通知的年代,注意力被榨干得跟银行账户一样快。

很多人讲专注,讲得跟练气功一样高深,讲得那么玄乎,好像不关掉 WiFi 就没办法开始。但其实有个超简单的做法:在你专注的时候,旁边放一张纸,把那些想打断你注意力的鬼东西,全部写下来就好。没错,就是这么土法炼钢。这个方法听起来像幼儿园老师叫学生不要讲话,但对大脑真的有效。

为什么你会不断分心?

你以为你能多工处理,其实你只是在不断切换任务,而每次切换都会让效率变得更低。你要写报告,突然想到要查个股价,查完顺便看个 Telegram,接着就忘了刚刚写到哪。科学研究早就证实,大脑切换任务的时候,其实是在浪费注意力的燃料。

还有一种很常见的情况:脑中突然冒出一些“好点子”或“待办事项”,你不马上做就会怕忘记,于是你就放下手边的正事去处理这些分心念头。结果是事情没做完,时间也被冲得七零八落。。。。 继续阅读

[新闻简报] 新瓶装旧酒,RTX 5060登场:升级幅度感人,但钱包更痛

NVIDIA又来撒糖了。这次他们决定在Computex开幕前,偷偷丢出一张新的甜点卡——GeForce RTX 5060,价格锁定299美元。虽然外界还在等官方大吹特吹,但圈内早就传得沸沸扬扬。玩家的钱包,不安分了。

为什么重要

RTX 5060不仅是NVIDIA新一代入门级显卡的开端,还直接关系到2025年中低端显卡市场的价格战走向。更关键的是,它反映了NVIDIA在后AI浪潮下,如何继续维持PC游戏市场的地盘。

关键点

  • 5月19日上市,搭载GB206核心,3840个CUDA核心
  • 8GB GDDR7显存,128-bit位宽,带宽448 GB/s
  • 采用PCIe 5.0标准,但仅限8条通道
  • 功耗145W,适合中小型机箱用户
  • 上市当天同步解禁测评和销售,购买时可能无第三方评测参考
  • 定价与RTX 4060一致,都是299美元
  • 面临AMD Radeon RX 9060 XT的直接挑战

大局观

在AI芯片爆发的背景下,NVIDIA并没有放弃游戏玩家这块传统蛋糕。RTX。。。 继续阅读

最贵的内耗,是你演太多戏

Adhd.

你有没有被这种话击中过:

“你活着时,没几个人真正在意你。你走了以后,也不会有太多人记得你。”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我整个人愣住了。它像一把钝刀,割不开,却能一下一下磨掉你对世界的期待。听起来残酷,其实也在提醒我们:别太把自己看得太重。

忙碌,是一种自我加戏

我们每天焦虑地卷来卷去,到头来才发现,很多所谓的“压力”,其实都是我们自己演出来的戏。没人真的天天盯着你表现得好不好,大多数人忙着顾自己的生活,根本没空惦记你。

“别人怎么看我”“我有没有被认可”这些执念,说白了就是精神内耗。累的根源,不是事多,而是心太吵。

如果你的焦虑是因为想讨好所有人,那真的没必要。人生中最重要的,是那几个真正懂你、挺你的人。点头之交,够礼貌就行,不必较真。

痛苦,有时是内心加工出来的

更扎心的是:我们很多的“痛苦”,其实不是现实带来的,而是情绪的二次创作。加班是现实,觉得自己委屈、没价值,是情绪的戏。

你之所以觉得撑不下去,不全是因为事情太多,而是因为你在脑中上演了一部《我是全世界最惨》的独角戏。。。。 继续阅读

美国经济自己爆了,还怪别人?这锅甩得太艺术了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才刚换了总统,美国经济就像坐上溜滑梯一样,一路狂跌。股市下滑、美元贬值,小企业接连倒闭。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现实正在上演。如果这是一出舞台剧,那剧本真可以拿金酸梅奖。

美元与股市:联手下坠的双响炮

美元兑主要货币贬值近10%,美国国债殖利率飙升,股市却一片惨跌。这种组合,以前只有在金融危机时才会看到,现在却成了家常便饭。更诡异的是,美联储明明在降息,房贷利率却卡死在7%。这背后显然是市场对通胀和政策方向的信心崩塌,连最老道的投资人也开始迷茫。

别怪别人,这锅美国自己背

更荒谬的是,这次经济危机并不是外部打击,而是政策自己“作”出来的。疫情后,美国GDP与债务的比例其实已稳定多年。但这届政府一连串政策像是放烟火:Doge预算节流改革、随意上马的关税、乱七八糟的补贴计划,不仅没起到刺激作用,反而拖了经济的后腿。

财政赤字高达2万亿美元,却靠强劲的GDP增长勉强撑住。但你不能永远靠“撑”。于是政府提出“节流”,目标是省下1500亿美元。听起来很威风?其实就像一个年薪五万的人,每年省下九十块,连一杯星巴克都换不来。这种操作对债务山几乎毫无作用。。。。 继续阅读

想要暴利?那TLT不是给你的——它是给想睡得着觉的人

Trade and finance concept.Businessman checking stock market by his smartphone and laptop.Caucasian Male using mobile phone investing application.Stock market investment and trading app in hand.

最近不晓得你有没有发现,市场开始有点神经质。美股、亚洲市场连着几天像是感冒发烧一样,一下跌一下涨,搞得大家心情也跟着上上下下。如果你正在烦恼该怎么应对这种高波动的局面,或许你已经注意到市场上不少投资人开始重新关注长期美债ETF,比如 iShares 20+ Year Treasury Bond ETF(TLT)。这种债券ETF到底值不值得买?买了之后,是吃利息、躺平当债主,还是会变成韭菜第二?我们来拆一下。

大环境不妙:谁都在等风来

先讲背景。2024年第一季,全球股市基本上被特朗普的一连串操作搞得鸡飞狗跳。清明节那阵子,他宣布针对亚洲几个出口大国恢复关税,市场直接吓坏,多空双杀连发,连债市也不安生。

你可以不管他讲什么,但市场不会。投资人一怕,资金就会往美债跑,尤其是长期公债。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像 TLT 这种美债ETF又重新走红。

债券ETF是干嘛的?

如果你对债券ETF还不是很熟,简单来说就是:你出钱让基金帮你买美国政府的债券,然后每年领点利息,有时还能赚点债券价格上涨的差价。和直接买债的差别是,你不需要自己管到期、不用去开户买一张十万美元的美债,ETF把这些复杂事搞定了。。。。 继续阅读

Uber要完了?Robotaxi才是真正不吃饭、不请假的司机

你知道吗?我们真的快不用自己开车了。不是开玩笑,也不是马斯克又在台上画大饼。就在这个月,特斯拉的Robotaxi服务已经在奥斯汀和旧金山完成了1500次实际试乘,总里程超过1.5万英里。不是模拟,不是封闭测试场,而是真实道路的上路运营。讲白了,自动驾驶这东西,终于从实验室爬出来,开始抢Uber司机的饭碗了。

Robotaxi到底是什么?它是基于特斯拉自家的FSD(Full Self Driving)系统,再搭配一整套配套的叫车、派车、路线优化系统,让没有司机的Model 3和Y,真的能接你上下班、送你回家、甚至自己出去赚钱。它不是科幻小说里那种“十年后可能会出现”的玩意,而是现在已经在跑的实测项目。

。。。 继续阅读